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

讲真,石家庄十一车市火了。火得有点不讲道理,甚至带着一丝魔幻。

这种火,不是什么经济回暖的狼烟,更像是一场官方请客、品牌掏钱、全民参与的大型行为艺术。舞台就搭在石家庄,剧本叫“金九银十”,主角是每一个揣着钱又怕被割的消费者。什么国家补贴、地方发券、车展促销,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约等于给一个残血的英雄灌了一瓶大红药,然后又开了个疾跑。效果怎么样?效果就是4S店,哦不,现在应该叫各个品牌的角斗场,门槛都快被踩烂了。销售顾问忙到晚上八点才能下班,这已经不是996了,这是直接快进到ICU了。

你以为大家是突然有了购车热情?不,大家只是突然有了占便宜的借口。那个叫“懂车帝”的APP,每天早上10点准时发券,搞得跟双十一抢压缩毛巾一样。这种感觉我懂,就是那种“虽然我可能不是很需要,但不抢就感觉亏了一个亿”的奇妙心态。车企们也“悟了”,不装了,摊牌了,什么品牌调性、技术壁垒,在“订金1000变3000”和“免机油保养”面前,都是花里胡哨。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降价。如果降价没用,那就加大加大再加大。

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有驾

但这场狂欢的B面,是大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你走进汽车园,会发现这里不是市场,是两个平行世界。一边是比亚迪、长城这种门店,人多到像是菜市场开业,销售嗓子都喊哑了,订单量增长100%甚至400%,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增长曲线,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而另一边呢,某些品牌的门店里,销售比顾客还多,大家面面相觑,气氛尴尬到可以原地开一桌狼人杀。销售顾问脸上的表情,堪比道诡异仙里的角色,又癫又迷茫,心里默念:“坏了菜了,这个月KPI咋整”。

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有驾
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有驾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现实演绎。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比亚迪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告诉同行:“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不是要把蛋糕端走,它是要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更有意思的是买车的人。

你看那个拿着小本本的陈女士,把各个车型的价格、配置、优惠、续航记得清清楚楚。这哪里是买车,这分明是在写一篇关于《论当代汽车消费的性价比最优解》的毕业论文。还有那个赵先生,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之间反复横跳,计算那一万多块的优惠到底值不值。

新闻里管这叫“理性消费渐成主流”。

是是是,说得都对。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想翻译一下。什么叫理性消费?说白了,就是兜里没几个钢镚,生怕被当成韭菜给噶了。真有钱谁还跟你拉EXCEL表啊?直接就是“这辆,这辆,还有那辆,除了不喜欢的,都给我包起来”。现在消费者决策周期从7天拉长到30天,销售平均要跟进四五次才能成交,我看得都累!真的,太累了!

销售说现在的消费者很专业,提问都问到点子上。废话,都被逼的。这届消费者,上知电池技术路线,下知供应链成本控制,个个都是行走的汽车百科。他们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能在无数的营销陷阱和技术黑话中,精准地找到那条通往最低价的路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这些拿着计算器的消费者。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买车这事儿说得跟修仙渡劫似的,可能有点夸张。但你回头看看现在的车市,不是修仙是什么?

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有驾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这个角斗场里,还有一群“修仙者”,他们修炼的是另一种功法——品牌玄学。

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有驾

你看那个从保定跑到石家庄,就为了“砍砍价”、“要赠品”的马先生,目标是奔驰E300。还有那些买宝马的,订单里八成都是燃油车。你跟他们聊什么续航、智能座舱、性价比?他看你的眼神,就像你在德云社讲英语,属于典中典了。

对他们来说,车不是车,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社交场上的任意门。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宝马最牛的是什么?是那个蓝天白云。他们买的不是一堆钢铁和零件,他们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就是比你强”的无声宣告。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试图用理性去解构他们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

所以,这场石家庄车市的狂欢,到底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绝对的补贴和降价面前,所有的品牌忠诚度都可能不堪一击。也说明,当市场疯狂内卷,消费者就会被逼成专家。还说明,信仰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护城河,也是最昂贵的消费品。

左手计算器,右手三叉星:我在石家庄围观买车渡劫-有驾

最后的赢家是谁?车企吗?他们增量不增利。消费者吗?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换来了一点点优惠,心力交瘁。

可能根本没有赢家。在这场掀桌子的游戏里,活下来,就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至于理性?理性在“再降五千,送全车贴膜”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