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这个活儿,说着简单,其实水很深。那天楼下老王提着桶让我去帮忙擦车,我正好没啥事,过去一瞧,他那辆新天籁白得贼亮。可细瞅车顶上竟有斑点,像被鸟拉了几炮。老王倒喷我说:“雨洗过啦,你看还不干净?”我忍不住笑,告诉他,“你这鸟粪,雨下再大也是糊在上头,烧漆是真事。”他还不太信,非说洗车就是糊弄事,不用太讲究,我只好让他自己琢磨去。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没琢磨明白洗车那点门道。前阵子我们小区有个GTR车主,弄得特精致,每三天就去自动洗车,回来还能吹嘘:“全自动,高科技,省事!”那刷子转起来的劲儿,真吓人。我们修车铺的老丁都说,“你这新车,等三年,看车漆还能剩几分亮!”自动洗车的尼龙刷子,摸起来糙得很,每次拉一层细划痕,一年下来效果看不太出来,三五年车漆就变啞巴了。我说你要是图省事也就认了,别回头埋怨店家坑人。
说起来洗车的时机,也不少人搞错。很多朋友觉得,没多少灰就不洗,尤其是北方这边,基本春天才见得着干净的天。但真危险的是看不见的东西。比如那会上海朋友说,冬天地上撒那融雪剂——他原本以为大马路干净,底盘一点锈都没有,后来保养时老技师指着刹车管喊,“你看这里全锈了,那就是咱懒!”据他说,下雪后不给底盘冲掉盐分,时间长了就噬钢铁,镀层掉得飞快。
还有那些非中性洗涤液,也挺能坑人。前阵子有人在车友会群里抱怨:“家门口新开了家豪华洗车行,用的洗液能去油渍,结果我C6洗完一月,感觉车身发暗,不亮了,咋回事?”后来老技师一句话:“碱性太高,磨掉你的保护层。”真要细究,其实打蜡、封釉虽贵,至少能扛点日常损伤,省得车漆半年一变色。
洗车这茬,还真分地区,我老家东北铁岭这边,冬天不洗车真不行。撒的那个融雪剂要是沾上没及时弄,底盘一年小坑小锈没跑。可偏有人听人瞎说,“冬天少洗车,铁冻不开花!”错的很!再说广东客户那会讲,春天潮,到了村镇公路上,柳絮和泥混一车缝子,不及时冲,风干了进胶条,全是隐患。
说起冷门配置,前两天试驾新EQS,副驾还带一个氛围灯洗车模式,专门让你看清落水没?头一回见,还有主动式喷水嘴转向,跟着方向跑,这都有车主指出来。可楼下隔壁丁叔,新买的老帕萨特手动挡,看见我用超细纤维擦车,还嘟囔:“小青年花架子,咱用毛巾还不是一样?省得麻烦。”其实毛巾用错,缝隙里的沙子抹车身带一道小痕,来年铁定能看出来。
夏天那阵子,我试过一次大中午洗车,脑袋被热风烤得晕。结果晒干后,车身一层水碱斑,怎么擦都不掉,有点气人。后来售后哥们教我:“水印都是那会晒的,换阴天或者晚上,省心。”
还有那群里新来的一位来自山东,买皮卡回村干活,跑泥路,隔天必洗,一回反映底盘包塑脱了。他说,后来洗车顺便请技师多喷下底盘护板,才发现泥背后藏碎石,时间长了不冲真能顶破漆。
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人信传言,用洗洁精洗车,说起泡快省钱。那一年朋友的CRV,用了一年,表面光滑没错,过保一查各处细划,塑料件都开始泛白。原厂技术经理讲过,非专业洗涤液加速老化,别看一时省事,后头麻烦大。
你说现在新车智能化多了,有带自动识别喷洒力度那机器,听销售随口一提,说还能区分漆色和污渍。朋友体验觉得,还是人手细抠靠谱。其实看个人吧,有的人爱折腾,天天擦风挡玻璃生怕糊一点灰,有人半年懒得洗一次,碰上鸟拉都不带理的。
后来洗车店老板吹牛,说知道啥叫“时间窗”?雨雪天过去48小时内不动手,酸雨腐蚀越发狠。打蜡这事也是,车主眼里嫌麻烦,其实相当于买份保险,新车头年能撑久点,三月一次打腊,漆面就不会发哑。
用车八卦可不少。上个月一群人统计——自动洗车两年以上老车,车主自测光泽比同龄手洗车平均差一档。有人跟我说这纯属玄学,不过我自己是信的。
有师傅还讲过老年代际变化:七八年前大家都随便街边冲冲,盖块车衣算完,现在见识多了,有人甚至买进口软水器,说啥不落水碱。新老车主观念真不一样。
前些天邻居换了二手车,原车主写留言条,特意交代“雨雪后记得冲底盘,别嫌费事”。看得出来,这些经验都是用钱买来的。
洗车这玩意,真就是一门学问。弄明白门道,省心不少。不信你们去那些什么洗车微信群里瞅瞅,有人一年去几十次,照样把新车洗成老头样,也有懂门道的一礼拜一次,三年后车身还跟新出厂似的。
讲到这我倒想起,当年我舅舅爱洗车,开着老桑塔纳退役那年,漆面比邻居新买的还精神。人家都说洗的不是车,是个心气。至于我自己?囤着两瓶洗车液,太阳不毒的时候慢慢鼓捣,反正图个乐呵。昨天还碰上洗车店女孩说,夏天别贪快,晒干了后悔都来不及——听着倒挺有道理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