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比亚迪夏纯电续航升级160km,还卖24.98万?老司机带你看透这场加量博弈
01 上周朋友说他正琢磨换车,盯上了比亚迪夏。 理由很简单,不想天天充电,希望多跑点电动里程。 听说新款夏申报了,纯电续航从100km提升到160km,大家都炸锅了。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 我自己也开过老款的夏,续航表现嘛,只能说还行吧,不算惊喜。
02 咱先把新车申报信息捋一遍。 官方最新数据,新款夏搭载36.6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写的是160km。 这和现款的180km(同容量电池)有点眼熟。 老款有100km和180km两个版本,都是1.5T插混系统。 现在新增了160km选项,名字可能叫‘夏PRO’,预计是区分一下定位。 问题来了。 160km到底是打算取代原本的180km高配,还是只是把原来的100km升级挪个地儿? 这两个方向不一样,车主心态也完全不一样。
03 说到价格,现款100km低配是24.98万起步。 如果新款160km版本顶着一样的定价,那就算‘加量不加价’了。 但现在还只是申报阶段,售价没官宣。 按照国内插混车型一贯做法,’新版本溢价’的套路用得挺频,厂商习惯性地把动力和配置分层卖。 不过,我也见过友商直接把低配升级纯电续航,价格基本不动。 但比亚迪夏实际会不会这么厚道? 我只能说“市场化操作”这玩意儿,咱们得等等真官宣。
04 插个个人经历。 去年春节,开朋友的夏跑回老家,全程几乎都是油混,纯电用得少。 大城市里,大家确实更在乎纯电续航,能天天用电不烧油,油耗低,日常体验好。 但像长途场景,电基本撑不了,跑一百多公里电就见底,要不然就烧油。 车友们对插混的用法,真跟厂家想得不太一样。 有的人全程用电,有的人还是习惯加油。 续航提升是好,但160km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讲,还没有彻底解决‘一天一充’的痛点。
05 来点硬货。 很多人看到160km纯电续航,觉得‘不够看’。 ‘为什么不直接上300km?’ 其实插混车为啥不做大电池,主因不是技术瓶颈,而是成本、平台结构和限重。 还得考虑车辆自重、能耗、综合续航,甚至法规(像GB 9743-2024有不少安全指标)。 虽然看起来‘多加点电池,续航不就拉满了’,但实际操作起来,车企是掂量着平衡。 加电池,车重上去,空间牺牲,综合性能可能还下滑。 再说一句,纯电续航标200km,实际能用的大多得打个八折。 也就是好点的天气,能跑140-160km就谢天谢地了。
06 不少网友问激光雷达是不是标配。 根据申报信息,新车支持‘车顶选装激光雷达’。 意思就是,部分版本可能带,低配未必有。 厂家一贯的‘选装’套路,主打一个分层定价。 有配置,但想要那得加钱。 这种小心机,买过比亚迪的朋友应该懂。
07 打个比方。 买插混就跟点外卖选配菜一样。 你多加钱,啥都能升级,但最后发现,好像吃来吃去,其实主食都没变。 很多人一开始就是奔着用电来的,结果市区高频用,全靠电,100km不够,180km也勉强,160km只能算个过渡。 真要解决续航焦虑,还得靠纯电车型或者更快的充电桩布点。 插混,只能说是‘下有妥协,上不极限’的选择。
08 有朋友直接吐槽:‘电池给这么大的车配个300km不行吗?’ 说人话就是,大家盼的不是参数升级,而是实际体验能不能跟上。 我个人觉得,这类中高端插混,厂商还有空间继续放量,只是看他们舍不舍得在成本线上再压压利润。
09 最后一句。 新款夏到底能不能维持24.98万的价格,或者说160km续航版会不会成为最香的入门选项,咱们只能等等比亚迪的官宣。 早买早享受,晚买有升级。 但我建议真心在乎续航的朋友,还是多拿实地体验、问问用过的车主再下手。 车就是工具,实际用着顺手最重要。 其他的,你自己想清楚,就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