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一——看到这个数字,心里多少有点波澜吧。
别误会,这可不是哪个福利彩票头奖金额,而是上汽名下MG和荣威在8月份悄咪咪攒下的销量成绩单。
一个月,两个品牌,71,000台车就这么交到车主手里了。
其实说句实话,这年头车企想“笑着晒成绩”,难度不小。
毕竟对手一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各种新能源、智能化,卷得让人怀疑人生。
那么,MG和荣威到底凭什么能拿下24%多的同比增幅?
真的就是风水轮流转,还是人家自有锦囊妙计?
要不,我们翻翻这份销量账单,顺带八一八背后的门道,看看到底是实力爆发,还是噱头凑数。
不妨先分开说说。
MG,老牌英伦血统,虽然“改籍”多年,但那种一点点精致又不失运动的风格,粉丝们一直念念不忘。
8月份,MG销量发力,同比涨了18%。
表面看着平淡,实际上要知道,在当前车市能有这样的涨幅,已经算是不俗了。
毕竟一众对手还在嗑着流量和补贴,MG硬生生刷了一波“老将新功”。
而另一头,荣威直接点燃了烟花。
销量同比蹿了56%。
别说同行眼线肯定刷亮了,就是吃瓜群众也得鼓鼓掌。
毕竟一半多的增幅,在竞品堆里有点像“火箭升空”级别。
但这到底是偶然的好运,还是品牌力觉醒了?
别急,往下看。
来,先聊聊新出的MG4这台风头正劲的小家伙。
新车8月份一上市就掀起波澜,外观潮到不行,完全打中当下年轻人的那颗躁动心脏。
大两厢定位,价位嘛,6.88万到10.28万,别说,还算厚道。
一上来就甩出42.8度跟53.95度两种磷酸铁锂电池版本,你想走经济路线,还是想体验远距离自由全都能满足。
续航数据也漂亮,CLTC工况下,分别能跑437公里和530公里,说实话,基本能cover一般家庭一周通勤外带周末郊游的小愿望了。
更劲爆的还是“开售40分钟,大定就破万”的纪录。
这效率,有点像春运抢票,怕是MG的客服电话都忙到飞起了吧?
更何况,上市即交付,再拖拉搞那一出“先画大饼,再等半年提车”的套路,MG这次明显想拿“急性子车主福利奖”。
还有个小彩蛋,半固态电池版年内也要“批量交付”,憋着的黑科技随时准备放大招。
这种推陈出新的节奏,追热点都嫌自己慢,难怪能打榜。
不过,MG这波操作到底是市场自来水,还是自己花式助攻?
咱捋一捋:
首先,定价一刀切进7-10万区间,处于刚需用户心头好;
其次,品牌背书,情怀加持,再加上真实的产品力,说一句“表里如一”不为过;
再看配置,续航,用户能选,官方不藏私;
最妙的是,不玩虚的,上市就能提车,这年头谁还喜欢“望穿秋水”?
总归一句,MG就是懂年轻人想要的是什么,打中需求才掏心掏肺买单。
转个镜头,说说荣威。
本月荣威带来的好戏是M7 DMH。
简单介绍下,这是一辆定位中型插混轿车的新车,9月17号就要强势登场。
预售价拉到9.78-11.48万,用官方话讲,那就是“堆料不加价”,对于想要混动体验又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价格搭配配置,吸引力拉满。
电池给到19.7度,得出的咋样续航呢?
纯电能跑160公里,通勤不用愁,偶尔小出游也玩得转。
最离谱的,是综合续航居然达到了2050公里,这种数据,看着比部分同级别合资或进外车都要“卷”得多。
虽说综合续航多少掺杂条件,但单单释放出来这个信号,你猜多少人往“能充能加还能省钱”这点上打起了算盘?
事实上,中国家用车用户一直以来就特别在意性价比,尤其耗油跟续航。
荣威这波瞅准了时机,M7 DMH布局正中下怀,你说它不懂人心那是瞎说。
再细抠细节,荣威一直号称“科技普惠”,用高技术配平民价码,M7 DMH继承下来,10万上下能买到一台空间舒展,动力又不拉胯的插混车,怎么看都像“掏空工程师脑袋出品”。
不过要吹还得等9月正式上市后市场投票,到底卖点能不能变真金,留给时间。
细想想,MG和荣威的这波销售数据,背后是车市的风向在变。
已经不是那个靠“广告铺天盖地,明星开路”的时代——用户看重的是体验、产品力和性价比。
MG主攻年轻消费群体,走实在路线;荣威则把混动市场当成主战场,干脆推高续航,拼耐力。
用个网络段子来说就是:“再不卷点真材实料,韭菜谁来割?”
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身边太多例子,身陷“画饼大战”的消费者,都恨不能怒甩几百条差评。
而MG和荣威的做法,看似简单,实际是摸准了人心。
你愿意等,你就等,不愿意,直接上车。
再回头用一组业界数字对比就更好玩了。
今年8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零售同比增速,大部分也就个位数上下,下滑的也不算少。
MG和荣威能做到24%多的增长,不说吊打同行,但至少说明企业在新品策划、渠道调度、供应链把控上一点没得含糊。
尤其在一片“新能源”、“高端智能”的呼声中,两家都能出奇不意地抓住各自目标用户。
荣威用插混杀入主流家庭圈;MG用时髦造型和高性价比吸粉年轻用户,各自耕耘,各自欣喜。
可这还不是全部真相。
我们都知道,销量能跑得快,背后还要看交付速度和用户口碑。
MG这次不说“上市即交付”,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享受“买车秒提”的爽感,拉高好评率,那些隔山观虎斗的对手,估计汗都快出来了。
荣威M7 DMH虽然要等到9月“揭盖头”,但已释放的配置、价格、续航信号,足以蓄起一波预期。
要说这算不算提前收割流量?
不得不讲,这波营销操作顺势而起,让人掏口袋都得说声服气。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惑:MG和荣威这种增长能否持续?
答案未必简单。
毕竟车市下半年动荡依旧,两家要想一直跑在行业“小红花”榜单顶端,还得看后续产品、服务以及用户体验跟不跟得上。
不过,就眼下这波操作,起码证明了一个铁律——用户需要的,企业真的得用力满足,别再玩假大空那套老套路。
不怕车卖不掉,就怕你不对路。
往远处想,这也许预示着09后的消费逻辑正在主导车市。
不看情怀也不盲目追新,横向比价,高效决策,对不对胃口,捂不捂得住钱包,一秒见分晓。
MG4攻年轻;荣威M7 DMH站家庭;两手抓,两头赚,谁说新老品牌不能玩转新时代?
说是风口也好,说是能力也罢,71,000台的成绩单就明晃晃地摆在桌面上。
要问下一个月会不会出王炸,大家还是老本行:拭目以待,市场说话。
到这里,也想听听大家:
MG和荣威这波操作,你觉得靠的是运气,还是背后有硬核功夫?
怎么看,这个销量,稳么?
评论区畅聊,别客气,来点犀利的!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