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买车,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选长安逸动?这问题看着简单,其实背后掺杂着一堆现实。如果咱们手头预算有限,又想要一部省心实用,还能撑点面子的轿车,到底该如何抉择?国产车这些年一路往上爬,合资品牌的光环慢慢褪色。今天又看见新款长安逸动上市,起步价8.79万,甚至限时价能压到7.29万,对于打工人来说,诱惑力到底大不大?
先说说车的外观。之前那个老逸动,总给人一种“看着还行,但总感觉哪儿不出彩”的感觉。现在新款第四代逸动外观直奔着年轻时尚去的,用的自家UNI系列的设计,前脸更有棱角,灯组也搞出了三段式日间行车灯。你说外行看不懂?其实一眼看过去,车头的精气神和突破感确实比之前强很多。轮毂尺寸方面,不同配置3套选择,最大能拉到18寸,这在这个价位也算给足了面子。
尺寸怎么说?4785毫米的车长,2765毫米的轴距,别说,这种规格在紧凑型轿车区间里已经算宽敞。如果后排需要经常坐人,腿部空间多多少少能给点舒畅。别小看空间这种事,一家老小、朋友同事,啥场合都能用得上。这年头谁还想买个小空间的车憋屈自己?
说到内饰,早前国产车给人一种“用料不行、细节粗糙”的印象,尤其深夜摸着塑料中控总觉得心寒。这一代逸动内饰,颜色上直接来三种选择——金曜黑、神秘红、紫砚白,一看名字就有点绕,不过实际效果确实提升不少。最扎实的是仪表盘和中控屏,分别10.25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这些年谁还忍得了那种小JPG一样的屏幕?电子换挡也用上了,舒适性、科技感都给足了。顶配一上,连全景天窗也安排上了,有这种配置,谁还在意什么花里胡哨的氛围灯?
然后别忘了最关键的一点——动力。这辆车搭载的是自主研发的1.5T 500Bar高功率发动机,192马力,最大扭矩310牛米,百公里加速能做到8秒。你想啊,之前十万块钱以下的轿车能有啥?大多还是1.5自吸,动不动就只有一百来匹马力,爬坡都能让你怀疑人生。现在逸动这动力参数,早就不是“小马拉大车”那种尴尬。踩下油门,舍得给你推背感,不用天天幻想着某某合资品牌才能开的劲头。
有人问了,动力这么强,底盘会不会跟不上?前悬是麦弗逊独立的,后悬还是纵臂扭转梁非独立,这似乎成了国产轿车的标配。很多人拿非独立悬挂来说事儿,其实咱们把车开在中国的路面上,除非真热衷大力操控,否则普通上下班没谁真能感受到底盘极限。非独立有非独立的好,省空间更省钱,要是你真在意,直接选高价德系去。
那到底买这车值不值?放在大环境下看,10万内车牛马不少,各有自己的受众。逸动这一波算是把配置和动力往同价位头部顶去,外观年轻化,内饰用料不再抠门,马力堪比部分合资自吸2.0的水准。但为啥还是有人犹豫?说到底,有些人心里还是觉得“国产不如合资”,觉得“保值率不行”,觉得“品牌形象低调”。但你真要把车作为生活工具、交通工具,谁还能不在意买到东西合不合算、用起来省不省事?
再说现在大家的钱包,啥都涨价了但工资好像没啥动静。以前买车图个面儿,讲牌子什么都能忍;现在买车想的更多是“耐用不耐用、省心不省心、性价比高不高”。10万买合资,你只能拿到乞丐版,买国产你能拿到将近顶配。在功能体验这块,国产越来越不像个低门槛选手,反而拉高了标准。对于喜欢科技感,注重养车成本的年轻人来说,逸动的这些调整不就是在“投其所好”吗?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部车它不是只靠参数生活。开着是不是舒服,用着顺不顺心,跑几年之后会不会小毛病不断,这些细节只有时间才知道。长安作为老牌,在消费者心里的耐用性、售后口碑,确实稳了一些。你要问“新逸动实不实用?”我觉得百公里加速8秒,市区红绿灯不掉链子,高速超车有底气,空间够用、油耗控制也能看。这不就把一部日常轿车该有的主角光环都安排上了么?
有人总把“买国产亏不亏”挂在嘴边,好像花钱买合资就铁定没错。可细细想想,花最小的钱能买最实用的东西,才是大多数人的终极目标。你让年轻人搞车,挂个国产标理不理面子,现如今已经变小了。谁都希望用车期间别坑自己、维修方便,底子硬、油耗省,这才是务实生活的本事。
但我要再问一句,国产车越来越好,咱们到底真的“会选车”了吗?很多时候信息看多了,论坛刷多了,反而变得纠结。配置强力,有天窗大屏,颜值也够,翼动都安排上了,价钱还压到7万多。你说不是眼下最优选之一,还能有谁?有些事不用追求大而全,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咱们普通人想的无非就是,上班路畅快,载家人舒服,维修不贵,偶尔出去浪一趟,回家不用为维修和故障发愁。你说长安逸动这种调整,是不是更像懂买车人的思路?
当然,有人觉得“动力变强会不会不省油”,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1.5T跟老款自吸比,功率提了、油耗提升个零点几升也是常规操作。换来推背感和更好的提速体验,权衡下来值不值?得看每个人的用车场景。你天天城市通勤,面临堵车,油耗都高没办法,开啥车都一样;可如果要跑长途、高速,这种小排量涡轮省油要明显好于老式大排量。
再看看全液晶仪表盘、大尺寸中控屏、天窗这些玩意,早已经是车企挤破脑袋想给用户的“面子工程”。但现在连价格不高的国产轿车都能搞上这种配置,也从侧面说明了市场变了。这年头,你不给点诚意配置,连最低价位用户都不买账。
最后还是得问问自己,买车图啥?以前买车要面子,现在更多的是买个踏实安心。长安逸动新款把价格、颜值、动力都拉到前排,这波动作就是冲着“占据年轻消费群体”来的。你说十年前谁敢想八九万能买到192马力的配置,空间和科技感都兼顾?现在不是做到了吗?
车都是拿来用的,咱们要的无非是经济、舒适、耐用和一点安全感。天天跟别人比“品牌”也不能多出来啥生活实惠,到头来车只是咱们一部分生活工具而已。中国品牌已经能把车做到这个份上,该抢的市场已然拿下,剩下的就是我们到底“还要犹豫啥”?谁说八九万不能有好马力、好配置?有些事不是看别人怎么选,自己用着爽才算真的赢。
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买车要问自己到底要啥,别总被网络热点、品牌光环裹挟着,适合自己的车型,才是人生最舒服的选择。长安逸动这波新款,确实让人觉得:原来实惠和高配也能兼得,国产也能成为多数人的安心首选,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