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中国的汽车圈里出了个大新闻,可能很多人在国内还没太注意,但这事儿在地球另一边的南美洲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长城汽车,这个咱们都挺熟悉的国产品牌,在巴西的一个新工厂正式开业了。
这听起来可能就是个普通的商业活动,但关键在于,来给这个开业仪式站台的,是巴西现任总统卢拉。
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亲自为一个中国企业的工厂剪彩,这面子给得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名堂?
为什么长城汽车要不远万里跑到巴西去建厂,还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到尾好好捋一捋。
首先,这个工厂本身就很有说头。
它不是长城自己找块地从零开始盖的,它的前身,是德国大名鼎鼎的豪华品牌——奔驰的工厂。
就在圣保罗州一个叫伊拉塞马波利斯的地方。
2021年的时候,奔驰因为自己的全球战略调整,决定关闭这个工厂,撤出巴西的生产线。
当时这事儿对当地经济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一个世界级的大厂说走就走,留下了不少失业的工人和一个闲置的现代化厂房。
结果没过多久,咱们的长城汽车就嗅到了机会,在2023年果断出手,把这个现成的工厂给接了下来。
你想想这个场景,曾经是德国工业骄傲的生产线,现在换上了咱们中国汽车的标志,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所以,巴西总统卢拉为什么会亲自到场?
答案就很清楚了。
长城汽车的到来,不仅仅是盘活了一个废弃的工厂,更是给当地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长城宣布,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向巴西投资超过一百亿雷亚尔,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一百一十五亿元。
这可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巨额投资。
而且,长城还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目前工厂已经雇佣了五百三十名员工,其中有十分之一还是原来奔驰留下的老员工,这说明长城很看重当地的技术和经验。
年底前,员工数量还要翻倍,增加到一千人,实行两班倒来加紧生产。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能带来这么大投资和这么多就业岗位的企业,那都是贵客,必须得高规格接待。
卢拉总统的出席,既是对长城汽车的欢迎和支持,也是向全世界释放一个信号:巴西张开双臂,欢迎有实力、负责任的中国企业来共同发展。
那么,咱们再换个角度看,长城汽车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下这么重的本钱去巴西呢?
难道国内的市场不够大吗?
国内市场当然大,但问题是,现在的国内市场实在是太“卷”了。
咱们可以看一组数据对比,就一目了然了。
根据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到七月份,长城汽车在国内的总销量是六十七万多辆,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小,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六,可以说增长得相当缓慢。
而海外市场呢?
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仅仅在七月份这一个月,长城在海外就卖出了四万一千辆车,这个数字占了它当月总销量的将近百分之四十!
更厉害的是,进入2024年,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了长城总营收的近四成。
这组数据的背后,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国内,各大汽车品牌都在拼命厮杀,价格战、技术战打得不可开交,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已经是一片“红海”。
与其在家里跟兄弟们卷得头破血流,不如扬帆出海,去更广阔的“蓝海”里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巴西,正是这片蓝海里最诱人的一块市场。
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和汽车市场,巴西的潜力巨大。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巴西的电动车销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在最受欢迎的几款爆款车型里,中国品牌就占据了六席。
这说明咱们的国产车在当地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场基础,长城选择此时重兵投入,可以说是顺势而为,踩准了节奏。
当然,想在别人的地盘上站稳脚跟,光有钱和勇气是不够的,还得有实实在在的策略。
长城这次就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首先是深度本地化。
他们计划在三年之内,让巴西工厂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长城不是简单地把中国的零件运过去组装一下,贴个“巴西制造”的标签就完事了。
而是要在当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到配套的物流、服务,都要在巴西本地发展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为当地创造更多的间接就业,真正做到与当地经济深度捆绑,共同成长。
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其次是在产品上精准投放。
长城在巴西工厂下线的首款车型,选择了咱们国内家喻户晓的“神车”——哈弗H6。
这款车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和可靠性,之前通过进口的方式在巴西就已经卖得很火了。
现在实现本地化生产,价格上肯定更有优势,交付速度也更快,无疑会进一步巩固它的市场地位。
之后,更硬派的哈弗H9和实用的长城炮皮卡也会陆续投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这里面最能体现长城“懂行”的,是他们正在为巴西市场量身打造一款乙醇混合动力汽车。
为什么是乙醇混动?
因为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和消费国。
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巴西的加油站里,乙醇汽油非常普及,价格也比纯汽油便宜。
所以,能使用乙醇燃料的汽车在当地特别受欢迎。
长城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市场特点,专门研发适合当地能源结构的产品,这表明他们是真的用心在研究和融入巴西市场,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产品复制过去。
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往往是决定一个品牌在海外能否成功的关键。
最后,把巴西工厂放到长城汽车的全球版图里看,它的战略意义就更加凸显了。
这并不是长城在海外的第一个工厂。
早在2019年,长城就在俄罗斯的图拉州建成了工厂,主要辐射东欧和中亚市场。
2024年初,他们在泰国罗勇府的工厂也正式投产,目标直指整个东南亚市场。
现在,随着巴西工厂的正式开业,一个横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全球制造金三角”已经初步形成。
这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就像是长城安插在全球三大洲的三个战略支点,让它的产品能够更快捷、更低成本地覆盖全球主要的新兴市场,同时也能更好地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和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已经从过去单纯的产品出口,升级到了技术、资本和品牌全面输出的新阶段,真真正正地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和国际巨头们同场竞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