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每天骑着电动车出行的朋友们都感觉到了,路上的检查似乎越来越频繁了。
过去,大家出门前最在意的一件事,可能就是记得把安全头盔戴好,觉得这样就算是做到了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咱们国家电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3.5亿辆这个惊人的数字,这个庞大的“电动车军团”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确实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了让大家的路走得更顺、更安全,从今年11月份开始,很多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都开始加大对电动二轮车和三轮车的上路检查力度。
除了戴头盔这个“老规矩”之外,又多了四项必须要检查的内容。
这可不是小事,每一项都关系到我们能否合法合规地在路上行驶,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面临罚款甚至是扣车的处罚。
今天,咱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把这四项必查内容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个明明白白。
首先要查的,就是您这辆车的“户口”,也就是它有没有合法登记上牌。
过去很多人买电动车,推回家就直接骑了,觉得这就是个大号的自行车,没那么多讲究。
但现在不行了,国家对电动车进行了非常清晰的分类。
咱们得先弄清楚自己的爱车到底属于哪一类。
最常见的一种,是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它有脚踏板,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电池电压也不能高于48伏。
这种车属于非机动车,上的是蓝色或者绿色的牌照,手续相对简单。
但如果您骑的是那种速度更快、没有脚踏板的电动车,那它很可能就属于“电动轻便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了。
这两类车,在法律上已经被明确划归为机动车管理,必须悬挂和摩托车一样的黄色牌照。
至于电动三轮车,情况各地有所不同,但大方向也是纳入机动车管理,需要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交警在路上检查,第一眼看的就是这块牌子。
您的车有没有牌?
挂的牌子是真的还是假的?
牌照上的信息和您的车子对不对得上?
这些都是检查的重点。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给车辆上牌,就等于给它办了一张“身份证”。
万一发生了交通事故,可以通过车牌信息迅速找到车主,处理起来有据可依,这对事故中的各方都是一个保障。
如果一辆无牌车在路上横冲直撞,出了事一溜烟跑了,那对受害者来说是多大的伤害?
所以,给爱车上个合法的“户口”,是安全上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说完了车的“身份证”,接着要查的就是它的“保障”,也就是有没有按规定购买保险。
很多人一听到保险就觉得是多花钱,尤其是骑电动车的,总觉得我小心点开,不会出事。
这种想法其实非常危险。
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被认定为机动车的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国家是强制规定必须购买“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强险”。
这个保险的作用,不是为了让您放心去出事故,而是在万一发生意外时,能有一个坚实的后盾。
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您骑着一辆没有买交强险的电动摩托车,不小心在路上剐蹭到了一辆小轿车,对方车门上划了一道痕,去修理厂一问,修理费要两三千。
这个钱,就得您自己从口袋里掏。
但如果您买了交强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发生事故后,在保险的赔偿限额内,这笔修理费就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了。
这不仅是为对方负责,更是为自己减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道路情况复杂,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出意外。
交强险就像一个“护身符”,它用一个相对较小的成本,为我们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提供了一层保护。
所以,交警检查保险,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加上一把锁。
第三项要查的,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驾驶人的“资格”,也就是您有没有与所驾车辆相匹配的驾驶证。
这个问题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我骑个两轮的电动车,还需要驾照?”答案是,真的需要,但这要看您骑的是什么车。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电动车是分类的。
如果您骑的是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那么在绝大多数地区,确实是不需要驾驶证的。
但如果您骑的是电动轻便摩托车,就需要持有F证或者更高级别的驾照;如果是电动摩托车,那就得有E证或更高级别的驾照;而要是开电动三轮车,则大多需要D证。
这个规定的逻辑非常清晰:车辆的性能越强,速度越快,潜在的危险性就越大,对驾驶员的技能和交通法规知识要求自然也就越高。
一辆时速可以轻松达到五六十公里的电动摩托车,它在路上的风险系数已经和普通摩托车没什么两样了。
如果让一个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和考试的人来驾驶,那无异于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置于危险之中。
无证驾驶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处,不仅面临罚款,还可能被行政拘留。
更严重的是,如果在无证驾驶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即使责任不全在您,您也可能因为这个违法行为而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甚至保险公司都有理由拒绝赔付。
所以,在骑车上路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车属于哪一类,再对照一下自己的驾照,确保人与车“匹配”,千万不能再抱着“骑电动车不用证”的老观念了。
最后要查的,是车辆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就是车辆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这一点非常实际,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主要检查几个关键部位。
首先是制动系统,也就是刹车。
刹车灵不灵敏,是危急关头的保命关键。
出门前,随手捏几下刹车,感觉一下力度,如果觉得软绵绵的或者刹不住车,就必须立刻去修理。
其次是轮胎,轮胎是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分。
要看看轮胎花纹的磨损情况,如果磨得太平了,抓地力就会大大下降,尤其是在雨天湿滑路面,极易发生侧滑摔倒。
还要检查轮胎有没有鼓包、裂纹,胎压是否正常。
再有就是灯光系统,包括前后大灯、刹车灯和转向灯。
这些灯光是您在路上与其他交通参与者沟通的“语言”。
天黑了灯不亮,别人看不见您;刹车时灯不亮,后车很可能追尾;转弯时不打转向灯,更是容易引发碰撞。
除了这些基本检查,交警还会严查各类非法改装行为,比如私自加装雨棚、遮阳伞,这些装置会严重影响车辆的稳定性,一阵横风就可能导致翻车。
还有些人为了追求速度,私自解除限速或者改装更大功率的电池,这更是拿生命开玩笑,不仅容易导致车辆失控,还大大增加了电池自燃的风险。
一辆“带病”或者被胡乱改装的车辆上路,就是一个移动的安全隐患。
定期对爱车进行检查和保养,是每一位合格驾驶员应尽的责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