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辉昂落幕时,与迈腾同价的背后
就在去年,辉昂清库存时部分地区的入门款价格跌至20万以内,几乎与顶配迈腾持平。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场看似诱人的促销并未引发抢购热潮。数据显示,辉昂最后三个月的月均销量仅维持在600台左右,比起同门兄弟奥迪A6L单月破万的成绩,这场告别显得格外冷清。
作为大众品牌的旗舰轿车,辉昂与奥迪A6L同样诞生于MLB平台,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从产品力来看,辉昂确实不乏亮点:5074mm的车身长度甚至超过了标轴版A7,全系标配的NAPPA真皮座椅、电吸门等配置,在34万起的指导价下显得诚意十足。但消费者用行动表明,在品牌光环与产品实力的天平上,他们更倾向前者。
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的独特逻辑。在30万以上的价位区间,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带来的社交价值。正如一位车主的感慨:"开辉昂回老家,亲戚们都以为是台大众帕萨特。"这种认知落差,让辉昂陷入了"上不及奥迪的豪华认同,下不敌大众的亲民定位"的尴尬境地。
在二手车市场,辉昂的保值率同样印证了这一困境。车况良好的2019款380TSI商务版,如今残值仅剩18万左右,与同年份的奥迪A6L相差近10万元。这种巨大的残值差距,让许多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回过头看,辉昂最后的降价促销像是一场迟来的醒悟。但此时的市场已经给出答案:在品牌认知固化的战场上,单靠产品力与价格优势难以扭转乾坤。那些最终选择辉昂的车主,或许真正读懂了这款车的价值,只是这样的知音,终究是少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