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失算!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设下人民币门槛,欧美车企急了

这事儿真有点意思,德国大众那边的哥们儿,估计肺都要气炸了。好端端的高尔夫生产线说停就停,就因为缺了个芝麻大小的芯片。沃尔夫斯堡工厂里的库存,跟双十一抢完的购物车一样干净,再撑几天就得集体放假回家思考人生了。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于,芯片就在那儿,在中国东莞的安世工厂里堆得跟山一样,但你想买?可以,拿人民币来。

时间倒回十月初,荷兰人大概觉得自己下了一步绝妙的棋。他们从故纸堆里翻出一部尘封已久的《商品可用性法》,跟变戏法似的,一夜之间就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把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给冻结了。紧接着一套组合拳,法院加急,七天之内就把中方实控人的董事职务给罢免了,火速安排“自己人”接管。这效率,欧洲同行看了都得直呼内行,办个普通商业纠纷不得拖个一年半载的,这次简直是开了火箭。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打来电话的时候,估计嘴角还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他压根没想过道歉,反倒把安世当成了自家的筹码,盘算着怎么用这个“人质”来换点稀土豁免之类的甜头。在他看来,拿下了公司总部,就等于捏住了七寸,既能向美国老大表了忠心,又能保住自家半导体产业的红利,简直是一箭双雕。

成年人的世界里,最怕的就是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想当然。卡雷曼斯和他的团队显然没搞清楚一个基本事实:在半导体这个行当里,图纸和专利是重要,但能哗哗往下流芯片的生产线才是爹。安世半导体全球80%的产能,那数万名熟练工,那整套供应链体系,全在中国东莞。荷兰人忙活了半天,就像费尽心机抢了个限量版的月饼盒,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月饼早让人揣兜里了。他们抢走的,不过是一个空壳总部和几个在生产线上毫无发言权的董事名头。

荷兰失算!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设下人民币门槛,欧美车企急了-有驾

面对这种近乎流氓的行径,中方这边没吵没闹,直接用行动上了一课。10月14号,安世中国一句“根据商务部出口管制规定,部分产品暂停出口”,直接把水龙头给拧死了。这一下,荷兰总部彻底懵圈了,高管们对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别说给欧美车企供货了,连下个月的咖啡钱都不知道在哪儿。

这还没完。荷兰人还在嘴硬,就是不认错。行,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10月23日,安世中国再次官宣:恢复境内供货!但附加了两个小小的条件:第一,只卖给中国分销商;第二,结账方式从美元,给我换成人民币。

这一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釜底抽薪。为什么非要用人民币?这可不是赌气。一方面,美国早就把安世列入了那个“50%穿透规则”的潜在黑名单,再用美元结算,指不定哪天资金链就被人从华尔街直接掐断了。换成人民币,用自家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安全又高效,美国的金融大棒再长也够不着。另一方面,这等于是在全球半导体这个由美元霸权统治了几十年的池塘里,硬生生开辟了一块人民币的试验田。它给所有在海外有核心资产的中企打了个样:以后想买我们的硬核产品,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这下全球车企可就炸了锅。德国大众只是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美国通用跟着就发警告,说再这么断下去,下个月就得全线停产,几千家供应商跟着喝西北风。日本的丰田、本田也告急,生产线就跟ICU里的病人似的,随时可能停摆。停产一天几十万欧元的损失是实打实的,这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巨头们,只能硬着头皮,拿着换好的人民币,涌向中国分销商的门口排队抢芯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警告更是直白:这问题不解决,欧美汽车工业就得集体休克。毕竟,全球一半的汽车都或多或少用着安世的芯片,这玩意儿,短期内你上哪儿找替代品去?

荷兰失算!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设下人民币门槛,欧美车企急了-有驾

反观始作俑者荷兰,此时才发现自己成了牌局上最尴尬的局外人。过去五年,安世给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税收,养活了数千个家庭。如今,中国产能自主运营,荷兰总部的所谓管理权,成了一个国际笑话。得不到就想毁掉,这种吃相,确实难看。

这场博弈远比一家公司的控制权争夺要深远得多。它告诉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个硬道理:妥协换不来和平,只有把技术和产能这种真正的“家当”攥在自己手里,腰杆子才能硬。荷兰人抢不走东莞的工厂,就永远拿不走这个产业的主导权。

现在,牌桌上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荷兰人还在为那个空壳总部发愁,欧美车企忙着在全球找地方兑换人民币,而安世中国的生产线上,灯火通明。这场大戏才刚拉开序幕,以后想买中国的“硬通货”,兜里最好先备点人民币。不然,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生产线转得飞起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