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

得,朋友们,这瓜我先吃为敬了。

今儿早上易车把小米YU7给拆了个底朝天,我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第一时间就搬着小板凳前排就坐了。

看完之后,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之前那些骂YU7没性价比、纯靠营销的声音,现在脸疼不?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说真的,这车从发布那天起,就没消停过。

时间拨回到6月26号,小米YU7顶着“豪华高性能SUV”的光环上市,18小时狂揽24万锁单,这数据现在看都觉得跟开了挂似的。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可紧接着,网上就炸了锅,捧的和踩的能吵上三百回合。

一边是车主狂吹续航给力、NVH逆天;另一边是围观群众冷嘲热讽,说这就是SU7的套路再来一遍,割韭菜呢。

我当时也犯嘀咕,毕竟雷总这浓眉大眼的,第一次造车SU7不懂“偷工减料”被全网调侃,这第二次总该学“精”了吧?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造车也一样,总不能一直做慈善。

结果,易车这一拆,好家伙,我发现我还是年轻了。

雷总这哪是学精了,这简直是“变本加厉”了。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咱们直接掀开这台YU7的“底裤”看看。

拆掉蒙皮,那根粗壮的铝合金前防撞梁就跟健身房里最壮的那个哥们一样,杵在那儿,安全感爆棚。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目字型结构,长度1484毫米,覆盖率74.4%,这数据啥意思?

意思就是,哪怕是那种刁钻的小角度碰撞,它也能稳稳接住,把力道传给后面的吸能盒,而不是直接让你肉疼。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田字型”诱导槽和“一主三辅”传力路径。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听着玄乎,其实就是小米工程师不想跟你硬碰硬。

比如那个被设计成“牛角”形状的全框式副车架,遇到撞击,它不跟你死磕,而是像打太极,顺着力道把能量卸掉,让车子滑开。

这思路,绝了。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还有那个铸铝三角梁,一般新能源车为了省成本可不用这玩意儿,它能把一侧的冲击力传到另一侧,整个机舱跟个铁桶似的。

这么一设计,就有了“丢轮保命”的底气。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这让我想起8月份内蒙古赤峰那起事故,一台YU7被水泥罐车正面干翻,旋转180度推了十几米,结果呢?

车主自己爬下来,A/B柱纹丝不动,车门一拉就开。

当时还有人说这是运气好,现在拆开一看,哪有什么运气,全是真金白银和工程师的头发堆出来的。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难怪那位车主大哥回头又提了一辆YU7,这可是用命验证过的。

既然说到车门,那就有得聊了。

之前网上不是有个视频,说YU7小电瓶一断,车门从外面就打不开了,这不是坑人吗?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拆解视频给了答案:门把手里藏着一根机械拉线。

但这根线不是断电就启动,而是“检测到碰撞信号”才启动。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为啥?

防盗啊!

你想想,你车停久了亏电,结果随便谁都能把门拉开,那不成共享汽车了?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至于车内,那根机械拉线随时待命,有没有电都能让你脱困。

逻辑很清晰,就是为了防止“万一”和“一万”。

再看看车身,A柱B柱这些保命的地方,都塞了2200MPa的超强钢。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我知道,一听“超强钢”这名,就有人要跳出来说这是项目名称,不是材料学名。

是,没错,但2200MPa的强度是假的吗?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这玩意儿放在整个汽车工业里,就是量产材料里最硬的那块骨头,跟1500MPa的热成钢比,抗拉强度高了40%。

这就好比手机圈,你管1/1.56英寸的底叫“超大底”那是吹牛,但你管一英寸的叫“超大底”,谁敢有意见?

电池安全这块,更是武装到了牙齿。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电芯倒置、14层物理防护、17层高压绝缘,底部还有防弹涂层。

最外面,四根横梁加一根防刮梁把它团团围住。

这哪是电池包,这简直是个移动堡垒。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所以你看,“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句话,在YU7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当然,光安全还不够,它还得配得上“高性能”三个字。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Max版那个22000rpm的V6S Plus后电机,配上Brembo卡钳,让这台看起来像“买菜车”的大家伙,在浙赛拿下了百万内最速SUV的名号。

双腔空悬+CDC减震,保证了你在赛道上劈弯有支撑,在菜市场门口过减速带又不颠屁股。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NVH。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以前看车主吹,总觉得有粉丝滤镜。

这次拆空了才明白,小米这钱烧得有多实在。

地板是三明治结构,后座地板还有橡胶涂层,前轮拱罩里塞满了毛毡和吸音棉,后备箱、轮胎角落,只要有空隙,就给你塞满隔音材料。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全车双层夹胶玻璃,加上那变态的车身强度……这静谧性,根本不是靠什么黑科技,纯粹是拿钱砸出来的笨功夫,但也是最有效的功夫。

说到底,如果SU7的成功,还有人能归结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粉丝的冲动消费。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那YU7在经历首销狂热后,销量还能稳稳冲到20万以上SUV的第二名,靠的就只能是实打实的产品力了。

当一台车在你看得见的地方(设计、性能、智能化)做得不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安全、用料、NVH)甚至做得更狠,那它能火,就真没那么简单了。

小米YU7拆完我悟了,之前骂它的人,现在脸疼不?-有驾

所以,那些还在观望的朋友,我觉得再等几个月,等产能跟上,等市场再检验一下,这车,确实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