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动驾驶蓝图难落地,FSD定义改了,行业技术瓶颈多

聊聊特斯拉自动驾驶这事儿,不少人感觉就是一场持续了快十年的画饼。马斯克从2016年就开始给大家描绘蓝图,说以后买特斯拉,车能自己开自己走,还不用人管。每一年都来一句,今年就能实现,明年就能落地。但你看这时间表,这年头都能从小学读到大学了,许多购车的朋友还在原地等着特斯拉把“无需人管”的功能升级推送过来,结果等来的是一句“我们定义改咯”。

大家掏了一万多美金,想着有朝一日能开上真正能自己跑的车,结果先别说跑,上路还得人跟着。特斯拉现在把卖的服务名字都改成“FSD监督版”,意思很明确,就是开着还是得盯着,别完全指望它。问一句,消费者买自动驾驶是为了什么?就是想省心,结果变成了高级辅助驾驶,买卖双方的期待不是一个频道。

这让人想起一个问题:到底啥叫自动驾驶?就是你坐着,车它自己完成从A到B,你不用烦啥。特斯拉最早承诺的就这事儿,甚至有车主买车就是奔着这套“全自动”去的。现在呢,把定义悄悄改了——技术没实现,责任也省掉了。你说这跟点餐点了牛排,最后端上来的是一块素饼,商家说名字都换了,不能算骗你。你同意吗?

特斯拉自动驾驶蓝图难落地,FSD定义改了,行业技术瓶颈多-有驾
特斯拉自动驾驶蓝图难落地,FSD定义改了,行业技术瓶颈多-有驾

咱目标放远点,不光看特斯拉,也看看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为什么喊了多年没啥结果?现在测来测去,最多能在封闭场地玩玩,在工厂里Model Y能自己从生产线开到停车场,这确实很厉害,但离咱们理想的“上路不用人”差了十万八千里。美国那边的管理机构,比如NHTSA,隔三差五就出来给泼冷水,说你这些自动驾驶系统还欠火候,出事了谁负责?连法律都不敢放开,企业当然也就不敢死磕。

技术有多难? 自动驾驶不是你车能识别红绿灯、能跟线就行,还得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复杂情况:天气突变、路人横穿、别的车违规……这些所谓的“边界案例”,不是靠堆芯片就能解,哪怕是领头羊特斯拉,距离“无人监督”还有一条技术鸿沟。就像比如教会一个小孩下棋容易,要让他应对所有变化,熟练打全国冠军,那是另一个维度。

企业为什么非要改口?一方面是技术飘在天上,跟媒体吹逼没压力,但每年卖给数十万用户都说能升级,实际大家开车还得手扶方向盘,这谁顶得住?另一方面,商业压力也大。现在马斯克跟特斯拉董事会谈薪酬,动不动就是几千亿的股票,靠什么?就靠“FSD订阅用户”能拉高到听着牛逼的数字。里面规则也变了,以前是“完全自动”,现在只要能部分自动,能喊得动点“智能辅助”,就算一个用户。实际上,这是企业把门槛调低,自保得很明显。

实话说,有点像电视广告播“美白霜”,模特用了以后瞬间瓷白,消费者买回来抹两月,才发现不过是润肤乳;现在厂家说广告只是比喻,实际就只能滋润。那你说消费者该不该生气?这不就是典型的“改说法,甩锅责任”。

特斯拉这一出,无疑给所有对自动驾驶怀有梦想的人泼了点凉水。你掏钱是出于信任,以为能提前享受未来,结果这个未来总是在改动。更现实一点,现在FSD用户大部分还是选择自己开车——他们都知道哪怕系统号称能自动变道、自动泊车,但路上的真事谁也不敢完全托付,出了事找谁?特斯拉早就说,系统没法对所有情况都保证处理。“自动驾驶”变成了“辅助驾驶”,这就是技术现实和消费者信任直接对撞。

如果真的以为这就是行业的终点,倒也未必。毕竟柏林工厂实验的无人驾驶搬运,就是小型“乌托邦”在工厂搞出来了,很有意思。但你要把这撑到全球上路、全场景通用,那问题就多了去了。就算未来某一天,各大厂真能搞定,谁敢拍胸脯说“百分百安全”?就像手机导航,平时导航比人靠谱,一到山区信号一断,还是得靠人。

这里再问一句,这事用户到底咋看?有人觉得,企业敢于回溯调整,不当“忽悠犯”,也是对大家负责;也有人愤怒,认为你那前几年发的誓言怎么也得有点兑现,不管是退款还是给升级方案,都要给说法。更有一部分人稍微理性一点:觉得技术没法一步到位,但当初吹牛皮的尺度显然太大了,企业是不是得对自己的话负点责任?

特斯拉自动驾驶蓝图难落地,FSD定义改了,行业技术瓶颈多-有驾
特斯拉自动驾驶蓝图难落地,FSD定义改了,行业技术瓶颈多-有驾

这事也能给所有人提个醒,不止关乎特斯拉。自动驾驶就是典型的科技梦想与现实博弈。技术进步需要时间,没人怀疑这个;但企业一边喊“即将到来”,一边给自己留底线,这种“模棱两可”,最伤消费者的心。如果企业能在宣传时更务实点,别把理想当现实售卖,双方都不会失望那么深。

这现象,往大了说,也是社会对未来的态度:要创新,但不能瞎喊口号。做不到的事,多点实话,让“进步”变成可衡量的目标,而不是一串年年延后的承诺。就像有人想买房,开发商说三年交付,结果又推到五年,这种感觉,谁都体会过,“差一口气,憋着难受”。

再回到特斯拉自动驾驶,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其实没人能准确说。技术每天都在前进,昨天你想象、今天你失望,明天又许诺能实现——本质上,这就是所有新科技都包含的辩证关系。你嫌慢,有理由;你选择等待,也无所谓。只是这买卖双方的沟通,谁先玩虚了谁就掉信任。

大白话总结就是:特斯拉FSD缩了水,光鲜梦想碎点角,但故事还没完。或许某一天你真的能在车上闭眼睡到公司,或许这技术得再等一代人——现在谁都不知道。但买服务时候千万捂好钱包,问清楚明白,别被一串“曝光即将来临”的新闻冲昏头脑。梦想值得给,但得擦亮眼,否则最后就是一地鸡毛,各怀心思。

技术慢慢进步,希望企业也慢慢学会承认缺点,用耐心而不是吹牛填补承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自动驾驶这口“画饼”真正变成桌上能吃的饭。而我们,看戏就别太入戏,理性一点,等技术真靠谱再全心投入,别把未来全押在一纸“马上就能实现”的梦想合同上。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