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在执行这个选题时,我的脑海中会不时呈现出“旧能源”时代的汽车江湖。在那个经典高性能四门轿车百花齐放的时代,车迷们会因为每一声大排量发动机的轰鸣而热泪盈眶,也会因为爱车的每一次机敏反馈而激动不已。但是现在,这些彷佛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好在还有它们继续坚守。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直到现在出刊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还沉浸在那两周驾驶与拍摄C 63、四叶草、M5、RS6的回忆中难以自拔,毕竟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像它们这样能够给你身体各个感官都带来那种最原始、最纯粹驾驶乐趣的车型已经越来越少了。我并不是说当下各类的纯电动高性能车不好,只是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感觉,我相信大家都会懂我说的意思。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在这两组选题中,经过艰难的抉择,我认领了C 63与Giulia四叶草这组,而把M5和RS6交给了同事来负责,原因只有一个——我家楼下的停车条件还是更适合中型轿车一些,对中大型轿车有些压力,仅此而已。对于这两组选题中所涉及的四款车,大家绝对都是同等偏爱的。言归正传,相信大家都清楚,对于AMG来说,“63”这个数字几乎就代表了极致,无论将它安放在哪个车系的名称后面,那款车都会成为车迷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即便是如GLS那样的超级大块头也毫不违和。曾经的C 63更是在整个AMG中属于炸裂级别的存在,庞大的V8发动机所迸发出的能量让仅仅属于中型轿车的C级无时无刻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甚至有些难以驾驭。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AMG后期推出“43”系列让那些刚刚接触奔驰高性能车的用户可以有一个适应过程。虽然这一代C 63颠覆性地放弃了V8转而大踏步向电气化迈进,但我们相信AMG是绝不会让它变得平庸的。而阿尔法·罗密欧的四叶草标识与AMG一样久负盛名,它代表了二战前阿尔法·罗密欧官方车队Alfa Corsa车队的四位车手,并在二战后成为区分品牌高性能运动型产品的专属标识。如今,中国在售的四叶草车系仅有Giulia一款,它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前舱内那台与法拉利技术同源的2.9T V6发动机,这也是为什么Giulia四叶草版被车迷戏称为“平民法拉利”的原因。放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Giulia四叶草版可能在诸多方面都有些格格不入,但who care?它与AMG C 63一样都是全球车迷们认可的四门高性能车经典,这就够了。接下来,我们就全方位地来向大家展示这两款经典高性能车的魅力所在。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家族烙印下的个性飞扬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目前在售的AMG C 63毫无疑问是基于第五代C级轿车(W206)所打造,只是将前脸的进气格栅换成了AMG标志性的垂瀑式造型。微微隆起的前发动机盖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其下蕴含着的强大动力,加上诸多空气动力学套件以及额外进气口的加持,使其无限接近一头蓄势待发猛兽般的风格。车身侧面基本保留了C级轿车的比例和线条,4842/1900/1457毫米的车身尺寸搭配2875毫米轴距,完美地融合了力量与优雅。同时,基于高性能的需要,相比于普通C级轿车,AMG C 63前后轮距有所提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还让车身观感更加宽实、稳健,仿佛深深扎根于地面。再搭配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高性能车风格轮毂以及前265/35ZR20、后275/35ZR20轮胎规格,使整个车身更显十足战斗感,仿佛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挑战。车尾的亮点无疑是那令人胆寒的大口径方形双边四出排气,它是AMG C 63高性能的最直观彰显,粗壮的排气管散发着不容小觑的力量感。排气系统与黑色饰板搭配,配合上方的小型碳纤维尾翼,营造出低调神秘的氛围,让车尾看起来既有C级的端庄又不失AMG的动感。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Giulia四叶草版在设计方面则体现了激情绽放的意式美学。标志性的盾形进气格栅搭配独特的前灯组设计(甚至再加上独一无二的牌照位置)辨识度拉满。即便它在你的后视镜中一闪而过,也能让人一眼认出这是一台阿尔法・罗密欧。四叶草版车型专属的下格栅造型配合碳纤维材质前铲,又于不经意间向世人宣告着它的不凡身份。这台中期改款后的Giulia四叶草版相比于老款,前大灯组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日行灯调整为三段鱼钩形LED灯带,光源也从氙气进化为LED,还增加了矩阵式自适应照明功能。灯组在暗光状态下点亮时炯炯有神,无论观感还是科技含量都大幅提升,宛如为这台意式猛兽装上了智慧的眼睛。车身侧面则堪称轿车美学的典范——优雅的腰线,恰到好处的尾厢长度以及绝不为空间妥协的标轴车身带来的完美比例,无不体现了意大利设计师对于美学的执着追求。细节之处,前翼子板醒目的四叶草标识和鲨鱼鳃式散热口,再次彰显了这台高性能四门轿车的独特身份,它如同贵族的徽章,散发着荣耀的光芒。与普通版Giulia相比,四叶草版的车尾增加了碳纤维材质的小尾翼、视觉效果更夸张的扩散器以及双边四出排气,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高性能身份。即便在较少被关注的车顶部分,阿尔法・罗密欧也没有丝毫懈怠,一个大大的四叶草标志仿佛也在向广阔天空诉说着自己的悠久历史。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可见,两款经典的四门高性能轿车都是基于本产品的标准版车型所打造,并通过在空气动力学、细节设计、排气等方面的提升来应对高性能的需要。所以,它们在具备十足战斗属性的同时依然能够彰显出各自的家族烙印风格,奔驰的优雅与阿尔法·罗密欧的激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浓郁的战斗氛围座舱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踏入AMG C 63的座舱,瞬间便能感知到与普通C级的显著不同。后者虽已凭借出色的内饰设计与用料,营造出豪华精致的氛围,但前者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车内大量运用AMG碳纤维饰板,不仅更具轻量化优势,其独特纹理还散发着浓郁的战斗气息。坐在标配的AMG运动型座椅中,你会被其麂皮与真皮巧妙搭配的材质紧紧包裹。它不仅触感细腻,侧向支撑力更是非常出色,能在每一次激烈过弯时,稳稳地支撑住驾驶者的身体。人机交互方面,它与普通C级相似采用了12.3英寸数字仪表屏和11.9英寸高分辨率中央触摸屏,但MBUX系统内加入了专为AMG和混合动力车型打造的专属界面,让驾驶者能够在出行时随时掌握车辆的各项信息。另外,氛围照明系统在不同驾驶模式下还能随之联动变换色彩,与车辆的状态完美呼应。配置方面,AMG C 63更是做到了C级轿车的天花板水准,AMG高性能Nappa/麂皮双材质平底方向盘搭配AMG操控单元、Burmester 3D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等配置,也都进一步提升了座舱的运动豪华属性。驾驶着 AMG C 63,每一次握住方向盘、每一次切换驾驶模式、每一次聆听发动机的轰鸣声,都能让你尽享极致的性能车座舱体验。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Giulia四叶草版的座舱与AMG C 63相比少了一些科技感,但战斗气息更加强烈。不过与2022款相比,它的内饰还是变得与时俱进了一些。新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相较老款指针式更符合当前人们对于智能化人机交互的需求(虽然我更喜欢老款指针式风格带来的机械感),但在造型上依旧沿用历史悠久的“航海望远镜式”设计,仿佛在向品牌的辉煌历史致敬。在仪表风格上,Giulia四叶草版提供了进化、惬意、经典(模拟老款指针式风格)三种风格可选,驾驶者可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和心情进行切换。方向盘是内饰中区分普通版和四叶草版的关键,四叶草版采用了跑车化的平底设计,下辐条的装饰板采用碳纤维材质并印有四叶草标志,在驾驶过程中时刻提醒驾驶者这是一台拥有520马力的性能猛兽,同时具备加热功能。在中控台部分,四叶草版采用了3D纹理碳纤维板进行装饰,同样的材质也运用在了门把手及仪表板的装饰上,进一步凸显了其高性能的身份。座椅虽然不像AMG C 63的桶椅那样纯粹,但也有着良好的支撑性和包裹性,还提供座椅加热功能。智能化配置方面,Giulia四叶草版提供了8.8英寸的中央多点触控显示屏,其车机系统的特点在于提供诸多信息项目卡片可供车主自由排列,包括一些性能方面的信息,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易于上手,更专注于为驾驶者提供纯粹的驾驶体验。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两款经典四门高性能轿车在座舱方面同样延续了标准版车型的特色,奔驰的豪华感与阿尔法·罗密欧的运动感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两个品牌在风格上的不同取向。虽然同属高性能车范畴,但它们的侧重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后排空间体现座驾性格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作为四门高性能车,后排能载人是它们区别于那些双门高性能车的最重要利好,不过在空间表现方面,它们都难言出众。即便如此,你还是能够通过两个品牌对后排的设计看出它们不同的性格。AMG C 63作为一款中型车,得益于其2875毫米的轴距,后排乘客能够获得较为充裕的腿部空间,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乘客,在后排乘坐时也不会感到过于局促。后排座椅的设计同样注重舒适性,座椅的靠背角度和座垫长度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支撑。此外,后排还配备了独立的空调出风口、两个Type-C充电口和杯架等实用配置,进一步提升了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不过,由于车辆的高性能定位,后排中央地板存在隆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尤其是在长途乘坐时。相比之下,Giulia四叶草版的后排空间表现则延续了标准版的风格。由于其标轴车身设计以及更注重操控性能的底盘布局,后排腿部空间相对紧凑。对于身高较高的乘客来说,在后排长时间乘坐可能会感到腿部有些拘谨。后排座椅具备较好的支撑性,舒适性配置上也基本与AMG C 63接近,只是充电口仅有一个A口。中央地板的隆起也同样明显,这使得后排中间位置几乎不适合长时间乘坐。不过,对于Giulia四叶草版甚至Giulia标准版的目标客户来说,他们更关注的往往是车辆的驾驶性能,后排空间的相对局促可能并不会成为他们选择这款车的主要阻碍。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混动还是V6?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前面提到,这一代AMG C 63在动力系统方面迎来了重大变革,它革命性地放弃了传统的V8发动机,采用了一套由2.0T四缸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高性能混动系统。这台2.0T发动机代号为M139L,是世界上功率最强的量产四缸发动机,它采用纵向布局和高压电子辅助涡轮,将最大功率提升至350千瓦(476马力)。电动机则位于后轴并集成在一个紧凑的电驱动单元(CDU)中,与一个电动操作的两速变速箱和限滑差速器相连,最大功率为150千瓦(204马力),最大扭矩为320牛・米。在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共同加持下,这套混动系统的总功率达到500千瓦(680马力),总扭矩甚至超过了1000牛·米达到1020牛·米。不得不说一下,这套混动系统的工作逻辑十分精妙。在日常驾驶中,车辆可以纯电模式行驶,静谧而高效,零排放的出行方式也更加环保。当需要加速超车或动感驾驶时,发动机会启动和电动机协同工作,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电动机在低速时可提供即时扭矩,弥补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区间的扭矩不足,使车辆的起步和加速响应极为迅速。而当车速提升后,发动机的强大动力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与电动机配合默契,实现持续而强劲的加速。在高速行驶时,电动机还可以根据需要适时介入,为发动机提供辅助动力,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不过,由于AMG C 63的主旨并非节能环保,它的电池容量不大,仅有12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绿色新能源牌照要求,所以选择这款C 63的车主仍然只能使用燃油小客车指标。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通过方向盘AMG操控单元的右侧旋钮,驾驶员可以在多种驾驶模式间轻松切换,其中EL与B为混动车型的专属模式,它们分别为纯电动行驶与动能回收,随后才是我们熟悉的一系列驾驶模式。这些模式能够对车辆的动力输出、悬架硬度、转向手感、排气声浪等进行全面调节。在舒适模式下,车辆的悬架变软,动力输出相对柔和,转向轻盈,排气声浪也较为低沉,更适合日常城市道路的驾驶,为驾驶者带来舒适惬意的驾乘体验。而当切换到运动模式时,悬架变硬,动力输出变得更加激进,转向手感加重,排气声浪也变得高亢激昂,瞬间点燃驾驶者的激情。最极致的Race模式下,车辆的各项性能参数也被调整到极致,发动机与电机均拿出自己的最大能耐,驾驶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推背感,仿佛置身于赛道之上。此外,车辆还配备了漂移模式,在特定的驾驶场景下,你可以尽情享受漂移带来的乐趣。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从实际驾驶感受来看,这一代AMG C 63虽然少了4个气缸,但在电机的加持下最重要的加速性能不降反升,由4.1秒进一步提升到了3.4秒,这样的成绩足以媲美当今的纯电性能产品。在加速过程中,驾驶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出,推背感强烈且持续。车辆的悬架系统在提供良好支撑性的同时也会适当过滤路面颠簸,保证了一定的驾乘的舒适性。转向系统精准灵敏,驾驶者能够轻松地掌控车辆的行驶方向。然而,由于车辆采用了混动系统以及增加了一些电气化设备,整车重量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的操控灵活性产生了影响,相比传统燃油版的C 63,在弯道中的表现显得笨重了一些。不过,奔驰通过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和4MATIC+四驱技术,尽可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使车辆在高速过弯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行驶姿态。唯一我认为有些遗憾的是,当你刻意将发动机转速拉高时,4缸发动机在声浪上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哪怕有着车内的音响模拟,也无法达到曾经V8发动机的澎湃听感,也许,这种情况未来将发生在更多性能车身上,我们只能从回忆或者老车中再找回之前的暴躁声浪了。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Giulia四叶草版则坚守着纯粹性能的阵地,其搭载一台与法拉利技术同源的2.9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82千瓦(520马力),峰值扭矩700牛・米,这台发动机独到的设计能够在高转速区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它换挡迅速且平顺,能够很好地领会驾驶者的意图,将发动机的动力高效地传递到后轴车轮上,使车辆在4秒内即可由静止达到时速100公里。Giulia四叶草版采用前后50:50的完美车身配重比,并搭配高强度的悬架系统,其前悬架为双叉臂结构,并增加虚拟转向轴技术,能使轮胎在各种状态下几乎完全垂直地面,极大提升了抓地力和方向响应速度;后悬架为四个半臂式多连杆结构,角度可控性高,保证轮胎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充足抓地力。此外,车辆还配备了机械式后桥限滑差速器,能够在高速过弯时有效地分配扭矩,让车辆轻松维持稳定的行驶轨迹,出弯时也可更早加大油门,同时轻松控制车头指向。值得一提的是Giulia四叶草版的转向系统,它延续了标准版Giulia的风格,转向精准且手感细腻,助力增益的调整十分线性。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路感,过滤大部分路面震动的同时,依然可以通过方向盘清楚了解轮胎的摩擦力状态。标配的可变转向比功能让Giulia四叶草版即便在低速挪车时也具备很好的灵活性;而在高速行驶时,转向又变得沉稳,为驾驶者提供了充足的信心。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驾驶模式方面,Giulia四叶草版提供了多种选择,你可通过挡把区域的大旋钮轻松切换。毫无疑问,其中的Race模式是精髓所在。此模式下的转向、油门、避震以及排气等各项设置均被调整为最具运动感的配置。此时,车辆仿佛一头被唤醒的猛兽,动力输出毫无保留,四出排气声浪震耳欲聋,驾驶者虽然能够完全掌控车辆的驾驶性能,但同时也会失去电子稳定系统对失控情况的大部分保护,所以它需要驾驶者具备较高的驾驶技术和经验,我们也建议在非赛道路段不要触碰Race驾驶模式。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从实际驾驶体验来看,Giulia四叶草版极为纯粹。在起步阶段,强大的扭矩输出配合灵敏无比的油门踏板让车辆瞬间弹射而出,推背感强烈且直接。加速过程中,6缸发动机的声浪高亢激昂,仿佛在你耳边奏响一曲激情澎湃的乐章,激发着你不断挑战速度的极限。弯道中,车辆凭借着出色的底盘调校和精准的转向系统,能够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你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车辆与路面的紧密贴合,操控乐趣十足。不过,由于车辆的各方面都在为性能服务,所以其在舒适性方面相对有所欠缺。车辆的悬架偏硬,对于路面颠簸的过滤不够彻底,在通过一些不平整路面时,车内会感受到较为明显的震动。此外,车内的隔音效果也并非顶级水平,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声浪和胎噪会相对较大,对驾乘舒适性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执着于动感出行的四叶草车主来说,这些可能都是他们心中Giulia四叶草版的优势。而在驾驶Giulia四叶草版在山路弯道中驰骋时,我的思绪仿佛也回到了从前那个燃油性能车百花齐放的时代,那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

难以磨灭的回忆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AMG C 63与Giulia四叶草版就像高性能中型车领域两位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前者在当前汹涌的电气化浪潮中,以开创性的混动系统为车迷们带来了与往昔截然不同的高性能体验,在舒适、科技与性能之间努力寻找平衡,虽告别了大V8的不羁,但却开启了高性能车的新篇。而Giulia四叶草版则执着于纯粹的性能追求,坚守着百万级高性能中型车最原始的时代,用一台与著名超跑技术同源的V6发动机和精心调校的底盘书写着操控的传奇。无论你钟情于科技感十足的混动猛兽,还是痴迷于纯粹的驾驶乐趣,它们都能满足你对高性能中型车的所有幻想,并成为你心中难以磨灭的回忆。

回忆杀——两辆“旧能源”性能车对决-有驾

文/裴雷 图/孙成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