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出海新布局
当多数车企将目光投向法国、德国、芬兰等欧洲市场时,理想却选择聚焦中亚地区,将首个海外授权零售中心设立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根据规划,11月还将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与阿斯塔纳开设两家零售中心。
尽管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相对有限,且两国经济水平一般,汽车消费市场体量较小,难以与欧洲市场相提并论。2024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已突破350万辆,而这两国新车总销量尚不足欧洲新能源市场的五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理想为何选择“逆向布局”?这背后究竟有何战略考量?
欧洲市场高壁垒
欧洲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中亚则相对较低,理想汽车在战略选择上展现出理性与务实。
首先聚焦欧洲市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关税壁垒。欧盟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最终决定对未配合调查的企业征收35.3%的反补贴税,叠加10%的普通税率,综合税率达45.3%。
中亚市场开放度高
一款车在欧盟市场的售价接近国内价格的两倍,这让当地消费者难免产生质疑。相比之下,中亚市场则显得更加开放。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目前对进口电动车实施零关税政策,无论新车还是二手车均无需缴纳进口税,同时免征增值税。此外,欧洲市场汽车产业发达,消费者对产品要求严苛,而中亚地区本土汽车工业相对薄弱,对进口车辆接受度较高。
欧洲认证成本高
欧洲市场对车辆的准入要求更为严苛,需通过整车型式认证,涵盖排放、安全、电磁兼容等近50项检测项目,单次认证费用超过120万元,且每款车型均需独立完成认证。以理想当前的产品布局,仅认证环节即需投入超500万元,尚未计入适应欧洲WLTP续航标准的技术研发成本。在销量本就有限的情况下,单车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新能源汽车起步阶段
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新车销量达到62万辆,相当于中国河南省的市场规模,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1%,表明两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理想L7L9进军乌兹别克斯坦市场
针对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理想L7、L9两款定位30–50万元人民币的增程式SUV具备显著优势。当前该国进口车市场中,5万美元以上级别的SUV仅占4100台,显示出高端SUV市场存在明显缺口,竞争较少,且利润空间可有效保障。
理想系列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高度契合中亚地区实际用车环境。该区域地广人稀,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增程技术可有效解决续航焦虑问题,提升用户使用便利性。相较之下,欧洲市场因停车空间有限,大尺寸车型使用不便,而中亚市场则对大型SUV有更强需求。
此外,中亚地区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本土高端新能源品牌,消费者对海外品牌尤其是中国品牌的接受度持续上升,市场教育成本较低,为理想产品进入提供了良好契机。
中亚市场布局
中亚地区与中国西北接壤,车辆运输成本显著低于运往欧洲,售后服务与供应链体系更易于掌控。理想汽车进军中亚市场,显然经过全面考量,其战略本质是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径。
相较于小鹏、蔚来、零跑等品牌积极拓展欧洲市场,理想则显得更为谨慎和保守。
理想销量承压与市场拓展
理想当前的盈利表现看似良好,但受问界、零跑等品牌竞争影响,其销量增速已明显放缓。今年前九个月累计交付29.71万辆,同比下滑13.07%,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仅为46.42%(目标为64万辆),剩余三个月面临较大交付压力。尽管推出了i8和i6两款纯电SUV以寻求突破,但这两款车型仍处于市场验证阶段,未来表现尚不明朗,采取保守策略亦属合理。此外,中亚市场为理想提供了低成本的试错空间。例如,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理想尝试采用授权经销商模式,与当地头部合作伙伴联合铺货,不仅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也加速了服务网络的搭建,为后续拓展欧洲或其他国际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亚布局助力理想出海
中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域,为理想汽车提供了重要的战略跳板。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布局,理想能够逐步建立品牌信誉、优化售后服务体系,并适应不同地区的法规要求,从而为未来进军中东、东欧乃至欧洲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对中国车企而言,理想此次出海路径展现了新的可能性:出海并不一定非要直指欧洲高端市场,放下对豪华品牌的执念,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或许能实现更稳健和长远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车企普遍将目光聚焦于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认为只要在这些地区取得突破,便能掌控全球。然而,这种思路忽视了这些市场的高准入门槛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以小鹏、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在欧洲市场投入大量资源,但实际订单表现并未达到预期。相比之下,理想选择深耕中亚市场,开辟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并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这种以局部市场为突破口、以小博大的模式,为其他中国车企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当然,理想在中亚的布局也面临挑战。比亚迪、长城等竞争对手已开始关注这一区域,预计未来2至3年内,中国车企之间的内部竞争将逐渐加剧。但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理想已率先占据先发优势,为其后续应对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理想选择中亚,表面看似是退而求其次,实则是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理性判断。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赛道,远比盲目追逐热门市场更具战略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