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奔驰要向宝马低头了,这是汽车圈最近最大的反转话题,让我忍不住怀疑下一个是不是保时捷改装铃木发动机出门参加F1。你没看错,不是说奔驰要给宝马递上一杯敬茶,而是据多家媒体报道,奔驰准备在自家车上用宝马发动机了。此刻奔驰的三叉星标是不是在剧烈抖动?可能和当年联盟小弟挨揍了只会喊“宝马大哥,救救我!”的场面如出一辙。都说竞争让人进步,看来现在的竞争是进步到一起“薅羊毛”了。
这事发生在两家世界500强豪车品牌之间,怎么看都像两位老大爷在社区门口当众互相喂饭,顺便叫上一圈吃瓜群众。前些年大家拼创新、拼性能、拼优雅,谁敢在发动机上动歪脑筋,那得被粉丝冲到工厂门口砸一顿三叉星。但世界变了,一切都在变,没变的只有各位的买不起。你要不是嗅到这合作背后那股混合了现实压力和无奈的汽油味,还真以为奔驰这是吃了宝马发动机蘸蜂蜜涂抹的“友谊贴贴膏”。
奔驰这几年过的真不算滋润。如果你还在喊着“德系大厂不差钱”,那你肯定没看过他们的利润报表,燃油车利润率眼看着从8%掉到3%多,跌得都快赶上某些咖啡店的提成。奔驰电动车销量也惨如高考失利,EQ系列前七个月才出了五千多辆。人家美国的电车一个季度能干出十万的成绩,奔驰这是在用销量证明真的很环保——每卖一辆少制造一点污染。跟宝马合作就像为了省钱省到家里连电热水壶都改装天然气,一切只为活命。
至于发动机技术,不得不说奔驰也活成了段子。自研的1.5T发动机,本来打算插个混,结果技术不适配,拼多多买来的功能没法升级。别说插混,据说兼容性还没我家老冰箱高。你也能理解,他们跟吉利、雷诺合着生产,型号听着好听——M252,本质还是个在多国“混血”染缸里泡出来的小可怜。宝马2.0T那台B48发动机,就像部门里那个能干不事儿还长得体面的小张,插混支持、纵置横置通吃,实用得像居委会大妈。奔驰该问问自己:“这年头,混得比我好的人都比我更灵活。”
还有美国的贸易壁垒。如果你以为中国制造会永远挥舞在德系大牌头顶,那建议你去看看美国市场门神的铁皮脸,不让中国产发动机进,奔驰只能痛失鸳鸯转身找宝马这种欧盟本地可靠男友,至少去华盛顿出差不会被拦在机场门口。
再说合作细节,传说中的B48四缸发动机,不光动力凑合,关键是能覆盖奔驰旗下几乎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小而野”车型,比如CLA、GLA、GLB,甚至连日常出街的C级、E级都能顺手用个宝马芯。以后的奔驰再说“我们动力强劲”,谁知道是不是在暗示“别误会,是隔壁大哥给面子。”宝马发动机会在奥地利斯泰尔工厂生产,年产能夸张到120万台,比恋爱市场剩男库存还充裕。到2027年奔驰这批挂宝马心脏的新车就能上街了,想想奔驰车主在车里打火听见“嗡嗡,宝马动力”,是不是心里有点甜蜜又难受。
双方还打算在美国建厂规避关税。美帝的各类关税政策就像天冷加棉被,每多一层奔驰都得多掏点银子,看着宝马厂长在美国本土招工,奔驰这边也松了口气。顺便一提,双方还有后续计划:不仅发动机,连变速箱都可能拿来共享,未来还要联手开发混动系统。车企的“共享经济”正在飞速升级,世界顶级豪华品牌也得拼共享,在这个时代只有“合则两利,不合则一起掉毛”。
行业震荡就不说了,百年德系两家一直互相梳理胡须、摆脸色,突然把发动机合体搞合作,简直是历史突破。“竞合”,就是表面竞争,实际吃的都是一锅饺子里剩下的馅。曾经的奔驰宝马是什么?硬刚死磕。现在的奔驰宝马是什么?一起赶工,改计划,薅对方羊毛还送回土豆。宝马也不亏,工厂闲着,能效利用只有70%,发动机都快生锈生出蘑菇了,现在顺便卖给奔驰,又能大批量降成本,还能跟路虎、丰田这种老熟人生意无缝对接。以后宝马搞不好要出个“发动机供应服务公司”,一边卖动力,一边给竞争对手充值。
至于消费者反应,那场面更像是吃瓜群众围观亲家见面。你开奔驰遇到朋友,朋友问:“你这奔驰有点意思啊,动力是不是宝马的?”你是该骄傲出圈还是选择沉默?当然,奔驰保证动力总成有七年十六万公里的质保,你买车是买的“面子牌”,还是买“里子芯片”,那得看个人对混搭的接受度了。宝马方面说了,我们的发动机照样靠谱。或许等你开上这辆混合血统奔驰,驾驶体验和环保排放,真能给你点新鲜感。品牌认知挑战?那是以后的事,消费者都习惯了“某手机是代工,某汽车是借用平台”,下次奔驰用上宝马发动机,说不定还有消费者把自己打扮得像吉祥物去车展前门喊“合作万岁”——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官方进展挺谨慎,双方高层已经坐下开会,三叉星和蓝天白云各自端着咖啡,你能想象到奔驰老板和宝马老板一起讨论怎么把发动机卡进奔驰舱门,又不能丢了品牌尊严的画面吗?协议预计2025年底公布,届时会不会德系车圈儿都来一场联谊会?全部重新洗牌,供应链再造,豪华车粉丝互换名片,汽车评论员开着奔驰话里带宝马彩。
这一次合作,是现实给奔驰宝马敲响的警钟——别再自以为谁能够独占鳌头,电动化转型又贵又慢,燃油车市场又要死不死,谁家核心技术也不拯救世界。传统车企纷纷成了方便面生产商,技术要共享,成本要减半,风险要外包,最后还得互相表扬一下对方的发动机:“你这做得不错,下次还来。”早些年谁敢说发动机技术要合作,那简直是叛国行为,现在开口就“其实我们都是一家子。”
说到底,这事既反映了老牌企业的务实,也暴露了行业的无奈。就好像你发现家里冰箱突然坏了,邻居家正好买了个新冰箱,于是一拍即合,借用一段时间,顺便还聊一聊怎么装修厨房。奔驰宝马这次低头合作,既是转型路上的无奈互助,也是豪车市场的“最后体面”。谁能预测下一个,或许奥迪会用上丰田的开发平台,保时捷和长安联合搞新能源,毕竟三个臭皮匠干得越来越像诸葛亮了。
最后,不管发动机是谁的,奔驰宝马还是奔驰宝马,消费者至少能在路上一边骂油价,一边琢磨发动机的品牌价值感。这世界变化太快,昨天还在吵品牌,今天都在合力省钱。你要是心疼奔驰“低头”,可以去买宝马;你觉得宝马“卖身”太狠,可以去看看大众,反正大众以后说不定也得混进来一脚。这年头坚持自家血统的都快绝迹了,想要纯正德味,只能靠喝点进口啤酒,别的就别太苛求了。
至于我,买不起奔驰,也开不起宝马,倒是很想知道以后奔驰车主聚会,是得喊“宝马发动机请大哥上座”,还是一起感慨:“豪车的时代,发动机都成了通用配件,面子和里子都靠着同一个工厂。”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场混改最后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到底是豪车升级了,还是豪华感降级了?不管怎么说,只要不是踩到三轮车,奔驰和宝马干点啥,我们都能凑出段子来。未来是什么样,不重要,反正得靠自己走到终点。奔驰低头也好,宝马抬头也罢,哪天奥迪跟比亚迪“兄弟相认”,我都不会意外。你说现如今,变革才是一直没变的主旋律吧。
至于发动机是谁的,你好用就行,管它祖籍是不是“德奥杭”。奔驰宝马联手,说不定哪天,还能抽签决定谁来当董事长。哪怕你觉得荒诞,别急,现实总比想象更会写段子。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