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昆仑山脚高原测试,小米汽车高管亲赴现场,新款大尺寸增程SUV YU9上市前瞄准百万销量目标
高原初夏,昆仑山脚的测试场一早就被各种装备占满,雷军和一众小米高管严阵以待,全副武装地巡查着一辆蒙着厚重伪装布的大型SUV。不到7点,寒风刮得人直吸鼻子,雷军蹲下身,拍着堪比路虎揽胜车身宽度的伪装车轮胎,自言自语地说:“咱们这回能不能顶回去,就看今天的高反表现了!”测试组负责人赶过来汇报:“海拔3600米续航初测,数据稳住了,比预期强。”我脑子里蹦出来之前幼儿园王老师带娃冬令营,孩子们第一次上高原,每个都问:“老师,我能坚持住不?”
这么一折腾,市场上关于小米第三款车的小道消息又开始冒头。据说,这辆内部代号“昆仑”的全尺寸增程SUV,外形方正硬朗,尾部有细腻线条呼应路虎揽胜的气势。2025年,新能源SUV的赛道流量几乎被理想和问界两家瓜分,入局这局拼的不只是设备,还有心气。小区宝妈群里都传:“小米要做大SUV,给家里老人出远门用,靠谱了。”坐在儿童餐椅上的小宝边玩吸盘碗边喊:“爸爸要买新大车!”这市面野心,藏都藏不住。科技路茶水间里,做HR的闺蜜边冲咖啡边吐槽:“SU7爆了,现在又要搞YU9?小米这是铁了心摘SUV第一啊。”
说实在的,小米这回推出去的YU9,对SUV圈算不上“老油条”,但造车速度令人咋舌。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小米汽车单季营收206亿元,同比暴涨230.3%,单车毛利率冲到26.4%,直接碾压了特斯拉的16.2%成绩单。部门例会上传来高层话音:今年下半年目标,单季利润拐点必须冲上去,不打价格战,只拼交付和规模。YU7当年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台的正面案例还被经常翻出来讲:“咱们YU9定价再贴近理想L9和问界M9一点,保守估计年销能上20万辆!”
实话说,在增程与全尺寸SUV市场,小米YU9的出现正是瞄准理想、问界45万元起的高端壁垒来一波“降维打击”。起售价29.98万,官方预测年销20万辆,如果实现,那就是北京亦庄工厂利用率从七成飙到九成,产能压力一扫而空。语文组教研会上聊到文章选题时,同事小刘也忍不住碎嘴:“这策略,就是把理想那套全家出行、空间不挤、人车家一体的故事再讲一遍,然后定价打在痛点下边。”就像班级孩子改作文,总是要看谁能“圈出”最抓人的细节,小米这次也算是把同行的爆款经验吃透了。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回顾历次测试报告,增程SUV一度被骂是“落后路线”。但最近两年,这技术翻红,中产家庭对长途续航和空间的渴望撑起了大六座SUV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问界M8上市1小时大定2万台,靠冰箱、彩电、大沙发和第三空间,把消费者抓得牢牢的。“只要理想卖得好,零跑就不愁销量”这行话在供应链里一年翻了三遍。现在领克900、腾势N9、深蓝S09等后来者全都压着40万元以下,学会了以性价比搅局。之前带娃买绘本时碰上老邻居直夸:“现在国产SUV,咱们自己挑得头都晕,哪像十年前,只有一两款。”
小米汽车高管在2025年Q2财报会上公开放话,下半年目标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这信心来自手握的量产节奏。小米车间的操作工人说:“新车下线,每一分钟都得搞准,拖一点就是几十万。”站在北京亦庄工厂生产线旁,能想象每年20万辆的盈利压力。做HR的闺蜜前几年还盯着求职者简历,现在转头研究产能曲线,也是大时代变局里的新故事。
目前来看,小米依靠生态造车模式,补齐增程短板又抓住全尺寸SUV的核心需求,这是车圈新人成熟蜕变的要诀。数据已经说明YU9如果拿下20万辆年销,小米2026营收有望突破960亿元,人车家全生态的盈利逻辑跃然纸上。如果竞争加剧,增程市场洗牌,Y U9销量掉队,那全年盈利节点还要推迟到2027年。现实其实很骨感,车圈里没有铁定赢家,但小米这几步棋,走得比想象中稳健得多。
延伸来看,2025年上半年大六座SUV的市场70%份额都被空间自由和第三空间的需求拉动,小米YU9正好卡在理想、问界高价和领克、深蓝等亲民车型中间市场空白。“新人”也可以快速追赶上“优等生”,只是新能源赛道的卷度比谁都清楚,狂欢背后考验的终究是持续盈利的底力和对家庭用户真实需求的把握。YU9之后,是市场认可还是再起波澜,这场车圈新人的答卷,就看小米能否稳稳写到最后一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