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汽车工业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马力军备竞赛,那么中国车企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赛道,将“疯狂”定义重新涂上中国色彩。日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车型申报文件揭示,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正准备发布一款颠覆常规的电动超跑——U9赛道版。这款黑科技怪兽,将由四台功率达到744马力的电机驱动,总输出直逼3000马力。如果说传统汽车的马力数字还是三位数的游戏,那么现在比亚迪已经按下核爆按钮,让电动车圈子直接跨入四位数新时代。
3000马力是什么概念?普通量产超跑怯生生地把马力堆到1300已属巅峰,像保时捷、特斯拉的电动旗舰,也不过如此。可比亚迪对冠军的渴望,是把“极致”两个字用电流烧在了芯片上。回想几十年前,我们还为日产GT-R、丰田Supra那三四百马力的突围而呐喊,如今短短一代人,马力增长速度竟然堪比手机像素,一个翻倍接着一个。难道是真的到了“没有最快,只能更快”的元宇宙?
当然,马力数字并不只是比谁更会写零。工程师的算盘,不只是动动键盘。四台电机,每台744马力,比标准版U9的单台322马力足足暴涨一倍多。总和3000马力,堪比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巅峰输出。按照申报参数,U9赛道版极速被写成350公里/小时,但考虑到普通版去年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都干出了391.91公里/小时的惊人记录,这个数字显然只是“官方姿态”,留着让对手喘口气罢了。标准U9北环圈速7分17秒900,虽然未能力压Rimac Nevera与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但在中国电动汽车史册上已经留名。赛道版U9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纪录写实,写狠,再写进世界汽车工业的“下辈子”。
要操纵如此庞大的能量,靠的可不是牵条“数据大狗”遛弯。那是对动力、车身、轮胎、空气动力学和电池管理全链条的极限较量。赛道版U9外观虽未大变,但气动升级是肉眼可见:20寸轮毂配325宽胎,车顶和尾翼都变成了碳纤维材质,后部还安插了夸张的扩散器,一副呼啸赛道的架势。轮胎和套件也采纳空气动力学定制,让每个客户都能像开盲盒般“个性张扬”。车身尺寸保持在4996×2029×1311mm,整备质量2480公斤,证明动力狂飙之余,比亚迪还在严控重量,挑战物理极限。
别以为这只是直线加速机器。U9的智能悬架和液压控制模块赋予车身独特的“跳跃”功能。今年年初,一段车辆腾空越障的视频曾全民刷屏,让汽车圈吃瓜群众见识到什么叫“中国式黑科技”。动力凶猛,底盘却能飞檐走壁,这种戏法,是工程“内功”修炼到家。标准版U9用80kWh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支撑四电机狂飙,10分钟可从30%充到80%,堪称超高速电能补给站。眼下把输出提升到3000马力,必然对电池系统和热管理提出更狠要求,不升级几套黑科技,那这套动力简直等于自杀。
站在技术与性能的十字路口,比亚迪以极端手法向世界汽车工业喊话:中国不再跟随,而是要定义游戏规则。如果说世界汽车史曾经属于德国的精致、日本的可靠、美国的野性,如今也该轮到中国用电动超跑,用三千匹马力,用智慧和勇气,在速度与技术的赛道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比亚迪来说,U9赛道版不仅仅是台新车,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志气的宣言书。三千马力的数字背后,是几十年技术积淀的厚积薄发,是对极限的不断挑战。汽车圈的速度之争,无外乎是对“更快、更强”的渴望和执念。而在U9赛道版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马力数字游戏,而是中国制造用实力逆袭传统强者,让世界从此改口呼唤“China Speed”。
时代在变,参赛者变了,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当这头电动怪兽真正登陆赛道时,或许会有更多纪录应声倒地。无论喜欢还是质疑,全球车迷都将不得不承认:由中国创造的这股速度旋风,才刚刚开始。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