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

2025年10月13日,奇瑞风云T11正式开启预售,新车搭载奇瑞鲲鹏CEM超级混动系统,并配备猎鹰700辅助驾驶系统和CDC悬架等配置。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9.99-26.49万元。

这价格一出来,网友集体瞳孔地震:"好家伙,这不就是半价理想L9吗?"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要知道,理想L9 Pro售价40.98万元,理想L9 Ultra售价43.98万元,按照目前的实际成交价,理想L9落地怎么也得40万往上,奇瑞这一脚油门踩得那叫一个猛,把"高端家用SUV"的门槛砍到了20万级。风云T11定位可是"旗舰",配置表上全是激光雷达、双电机四驱、CDC悬架这些高端货,这哪是打价格战啊,根本就是拎着刀冲进理想的后花园硬刚!

2025年10月13日,以"兑现"为主题的奇瑞风云T11家庭品鉴日暨预售发布会在安徽芜湖举行。风云T11定位为"智享大六座旗舰SUV",共推出4款版型,其中220后驱伯牙巨幕奢享版预售价19.99万元;220后驱双IMAX影院版预售价21.99万元;220四驱双IMAX影院版预售价24.39万元;220四驱全家桶预售价26.49万元。

这价格区间原本是汉兰达、途昂这些合资中型SUV的天下,现在奇瑞硬生生塞进来一台号称"旗舰级"的大六座SUV。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是看错了,毕竟这两年新能源车虽然便宜,但带着"旗舰"两个字的车型,价格基本都在30万往上走。仔细看配置单就明白奇瑞这次玩的是真的。激光雷达不是选装而是高阶智驾标配,这玩意儿在2023年的时候装一个得两三万块钱成本,现在虽然便宜了不少,但愿意标配的品牌还真不多。

双电机四驱系统,四驱版零百加速能跑到5.4秒,这加速成绩放在两年前得是六七十万豪华SUV才有的水平。CDC可变阻尼悬架也配上了,过减速带的时候悬架自动调软,减少颠簸感,高速行驶时自动调硬保证稳定性,这套系统以前基本只在BBA的高端车型上见到。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再看空间布局,2+2+2的大六座设计,第二排是两个独立座椅,还带加热通风按摩功能。

这个配置理想L9上有,但理想L9卖40万多,风云T11卖20万出头。续航方面也没含糊,纯电模式能跑220公里,日常上下班通勤基本不用烧油,长途出行的话增程器发电,综合续航能到1400公里,比理想L9的1315公里还多出将近100公里。后驱版WLTC馈电油耗只要6.1升,四驱版也就7.2升,这油耗表现比同级别燃油车省一半还多。

智能化配置更是拉满。30英寸6K分辨率的双联屏,加上AR-HUD抬头显示,后排还有17.3英寸的吸顶屏,一家人出门长途旅行,后排孩子可以看动画片,前排导航信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开车的人眼睛都不用离开路面。

音响系统用的是23扬声器的7.5.4.2全景声配置,这套音响系统在2024年只有百万级豪车才舍得用,现在风云T11全系标配。

有人可能会问,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

答案其实很简单,成本控制做到位了。从2023年开始,奇瑞就在布局自己的核心技术,鲲鹏CEM超级混动系统是自己研发的,智驾系统用的芯片和算法也是自主可控,甚至连电池都有自己的工厂。

这些核心零部件不用外采,成本自然就压下来了。再加上2025年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都成熟了,激光雷达企业通过技术迭代、结构优化等手段,通过规模化生产方式降低成本,速腾聚创等厂商推出的产品量产价格已降至200美元级别,激光雷达开始覆盖20万元以下的车型,CDC悬架也不再是天价配置,奇瑞这时候把风云T11推出来,时机卡得刚刚好。

这个定价策略背后其实藏着奇瑞的野心。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2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理想的产品线基本是空白,理想ONE停产了,理想L系列最便宜的L6也要25万起,中间留出来的市场空间不小。奇瑞看准了这个机会,用风云T11插进来,抢的就是那些"想买高端SUV但预算有限"的用户。这些人可能原本打算买汉兰达或者途昂,但看到风云T11的配置之后,心里肯定要掂量掂量:花差不多的钱,是买个合资品牌的中配车型,还是买个自主品牌的顶配车型?

说到配置,风云T11最狠的地方不是某个单项特别突出,而是把所有高端配置打包塞进一台20万级的车里。

这种做法在汽车行业不常见,因为成本控制是个大问题,配置堆得太多容易亏本,但奇瑞这次明显算过账,知道自己能撑得住。先说动力系统。风云T11用的是增程式混动方案,这套方案理想用了好几年,市场验证过是靠谱的。

奇瑞的鲲鹏CEM超级混动系统,增程器用的是1.5T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4.5%,这个数字在2025年已经算行业顶尖水平。双电机四驱版本,前后各一个电机,系统综合功率345千瓦,峰值扭矩634牛米,零到一百公里加速5.4秒。这个加速成绩比理想L9的5.3秒只慢0.1秒,实际驾驶中基本感觉不出差别。

纯电续航220公里,这个数字放在2025年不算特别长,但对大部分家庭用户来说够用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城市居民日均通勤距离在40公里左右,220公里的纯电续航意味着一周充一次电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长途出行的时候,增程器自动启动发电,综合续航1400公里,从北京开到上海一箱油加一次电就能到。后驱版馈电油耗6.1升,四驱版7.2升,这个油耗水平比同级别的燃油SUV省了将近一半,一年跑两万公里的话,光油钱就能省出五六千块。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悬架系统也是个重点。风云T11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套悬架结构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CDC可变阻尼减振器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软硬,过减速带的时候自动调软,减少颠簸感,高速行驶时自动调硬,保证车身稳定性。这套系统以前只在奔驰S级、宝马7系这些百万级豪车上见到,现在风云T11也配上了。实际体验下来,过烂路的时候车内乘客基本感觉不到颠簸,高速过弯的时候侧倾也控制得很好。

智驾系统是风云T11的另一个卖点。激光雷达配合猎鹰700辅助驾驶系统,能实现城市NOP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这套系统在复杂路口的识别能力很强,能准确判断红绿灯、行人、非机动车的位置和动向,自动完成变道、超车、转弯等操作。根据奇瑞官方的测试数据,风云T11的智驾系统在城市道路的接管次数比理想L9还要少,这说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不错。高速公路上开启智驾功能之后,驾驶员只需要监控系统运行状态,长途驾驶的疲劳感能降低不少。

舒适性配置方面,风云T11也没有偷工减料。第二排独立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功能,座椅靠背角度可以调节,腿托也能电动调节,长途乘坐的时候舒适度很高。

车内配了23扬声器的7.5.4.2全景声音响系统,这套音响的声场表现非常好,坐在车里听音乐有种置身音乐厅的感觉。30英寸6K双联屏显示效果细腻,操作响应速度快,车机系统运行流畅。后排17.3英寸吸顶屏支持在线视频播放,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的时候,前排开车的人也不会被打扰。

安全配置上,风云T11全系标配11个安全气囊,包括前排主副驾驶气囊、侧气囊、侧气帘,还有后风窗气囊。这个气囊数量在20万级SUV里算是顶配水平。

车身结构用了大量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关键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很强。主动安全方面,AEB自动紧急制动、LKA车道保持辅助、BSD盲区监测这些功能全都有,实际使用中这些功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都不错。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从配置表上看,风云T11做到了"入门即高配"。

19.99万的入门版本已经标配了23扬声器音响系统、激光雷达、CDC悬架这些高端配置,跟26.49万的顶配版本相比,主要差别是后驱还是四驱,纯电续航稍短一些,但核心的舒适性和智能化配置都没有缩水。这种定价策略很聪明,让消费者不用纠结配置够不够用,入门版本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想要更强动力的话加几万块上四驱版本就行。

第三部分: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奇瑞这次推出风云T11,时机选得很讲究。

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跟前两年已经不太一样了,消费者对"高端"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觉得高端就是品牌够响、价格够贵,但现在更看重实际配置和使用体验。激光雷达、CDC悬架、全景声音响这些配置,两年前还是豪华车的专属,现在已经下放到20万级车型上了。

这个变化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成本也就跟着降下来了。理想这几年在30万到50万价格区间混得不错,理想L系列凭着"奶爸车"的定位,抓住了追求大空间、长续航、智能化的家庭用户。理想L9发布两年超过20万辆,作为一款交付不满两年的40万到50万元新能源汽车,理想L9长期占据了这一级别40%-50%的销量份额。

但理想的产品线有个问题,价格门槛太高。理想L6虽然是入门车型,预售价也要25万起,20万到25万这个区间是空的。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而这个价格区间恰恰是中国汽车市场容量最大的部分,每年销量在几百万台的规模。奇瑞看准了这个机会。风云T11的定价卡在19.99万到26.49万,填补了理想产品线的空白。

这个价格对应的目标用户群体很清晰:想买高端SUV但预算不够40万,又不想妥协买合资品牌中配车型的家庭用户。这些用户可能原本打算买汉兰达、途昂这些合资SUV,但看到风云T11的配置之后,性价比优势太明显了。汉兰达顶配落地要35万,配置还没有风云T11丰富,途昂的话价格区间跟风云T11接近,但智能化水平差了一大截。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2025年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

前几年大家拼的是续航里程和智能化噱头,现在消费者更理性了,开始关注实际使用成本、售后服务、品牌可靠性这些长期问题。2025年上半年,奇瑞汽车总销量达126万辆(含出口5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36万辆,同比增长近100%。这个销量增长背后是消费者对奇瑞品牌认可度的提升,毕竟奇瑞做了二十多年汽车,技术积累和质量口碑都在那儿摆着。

技术自主可控也是奇瑞敢打价格战的底气。鲲鹏CEM超级混动系统是奇瑞自己研发的,不依赖外部供应商,成本能控制住。

智驾系统用的芯片和算法也在逐步实现自主化,虽然目前还有部分核心芯片需要采购,但基础算法和软件层面奇瑞已经有能力自己做了。电池方面,奇瑞跟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有合作,同时也在建自己的电池工厂,供应链的灵活性比较高。这些核心技术的自主化,让奇瑞在成本控制上有很大优势,不会像某些品牌那样受制于供应商涨价。

奇瑞为风云T11单独建了一个工厂,年产30万辆。

这个产能规模说明奇瑞对风云T11的市场预期很高,不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是把它当成冲击高端市场的主力车型。工厂采用了大量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都有保障。奇瑞承诺下定后30天内交付,这个交付速度在新能源车企里算是比较快的,说明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都比较成熟。

理想会不会降价应对?从目前的情况看,理想短期内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理想L系列的品牌溢价还在,用户对理想的品牌认可度和服务体系的满意度都比较高,降价会影响品牌形象。但根据最新销量数据,理想L9的月销量已降至3760辆,环比下滑明显,如果风云T11真的能抢走一部分市场份额,理想肯定会有所动作,可能不是直接降价,而是推出更多配置选择或者增加选装包,用更灵活的方式应对竞争。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其他品牌会不会跟进?这个可能性很大。

比亚迪、长城、吉利这些自主品牌都在布局20万到30万价格区间的高端SUV,看到奇瑞这波操作之后,肯定会重新评估自己的产品定价策略。如果风云T11真的卖得好,后续肯定会有更多品牌推出类似定位的车型,20万级高端SUV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选择更多了,价格也会更合理。

第四部分:风云T11消费者关切问题

关于风云T11,网上讨论最多的几个问题其实都很实际。

第一个就是价格问题,19.99万起的价格会不会有猫腻,低配版本是不是砍掉了很多配置。从官方公布的配置表来看,这个担心基本是多余的。入门版19.99万的伯牙巨幕奢享版,已经标配了23扬声器音响系统、激光雷达、CDC悬架这些高端配置。跟顶配26.49万的全家桶版本相比,主要差别是后驱还是四驱,纯电续航短一些,但核心的舒适性和智能化配置都没有缩水。

奇瑞为风云T11专门建了一个工厂,年产能30万辆,投入这么大,没必要为了省点成本砸自己招牌。

第二个问题是跟理想L9比到底差在哪。说实话,理想L9确实有优势,首先是品牌溢价,理想这几年在高端市场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还是有价值的。其次是细节打磨,理想L9的内饰用料更考究,车机系统的生态也更成熟,APP的数量和质量都比风云T11多。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服务体系方面,理想的上门维修、充电服务做得不错,用户体验比较好。但风云T11的优势在于性价比,20万出头就能买到接近理想L9九成的配置和体验,对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吸引力很大。而且奇瑞的售后网点覆盖面广,三四线城市都有,维修保养比理想方便。

第三个问题是奇瑞这次能不能成功。从目前的条件看,成功的概率挺大。

技术上,奇瑞的鲲鹏CEM超级混动系统经过了几年的市场验证,可靠性没问题。智驾系统虽然起步晚一些,但发展速度很快,实际体验已经不输主流品牌。产能上,专属工厂年产30万辆,能满足市场需求。口碑上,2025年上半年,奇瑞汽车总销量达126万辆(含出口5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36万辆,同比增长近100%,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提升。

定价策略也很聪明,不是单纯打低价,而是"高端平替",用接近的配置和体验加上更低的价格来吸引用户。当然,风云T11也不是没有挑战。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品牌认知度,虽然奇瑞在国内市场销量不错,但在高端市场的形象还需要时间建立。

很多消费者对奇瑞的印象还停留在"经济实惠"的层面,要让他们接受奇瑞也能做高端车,需要通过产品实力和口碑传播来慢慢改变。第二个挑战是服务体系,理想的服务做得很细致,用户满意度高,奇瑞要在这方面追上来还需要投入更多资源。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第三个挑战是后续迭代,新能源车更新速度很快,风云T11现在的配置领先,但一两年后会不会被其他品牌超越,这需要奇瑞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

有人担心风云T11会不会像之前某些品牌一样昙花一现。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中国汽车市场这些年确实见过不少"高开低走"的案例,但风云T11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奇瑞不是新品牌,在汽车行业深耕了二十多年,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网络都比较成熟。风云T11也不是奇瑞的唯一车型,而是整个风云系列的旗舰产品,背后有完整的产品线支撑。

更重要的是,奇瑞这次的策略不是靠补贴或者烧钱抢市场,而是通过技术自主化降低成本,这种模式是可持续的。还有人问,普通消费者该怎么选。如果预算在20万到25万,想买一台配置丰富、空间大、适合家用的SUV,风云T11是个不错的选择。

激光雷达、CDC悬架、全景声音响这些配置在这个价位很难找到第二个。如果预算能到30万以上,追求品牌和服务体验,那理想L6或者L7可能更合适。如果对智能化要求不高,更看重空间和可靠性,汉兰达、途昂这些合资SUV也值得考虑。

总的来说,风云T11的出现让20万级SUV市场的选择更丰富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结语:20万级SUV市场新格局

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理想往死里整?奇瑞凭什么敢把价格定这么低?-有驾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一家独大的时代了。

理想靠着L系列在30万以上市场站稳了脚跟,但奇瑞风云T11的出现证明,高端不是少数品牌的专利,只要技术到位、成本控制得当,20万级的车型也能提供接近豪华车的体验。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品牌之间的竞争会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以前想买高端SUV,要么咬牙上40万买理想、蔚来这些品牌,要么妥协买20万级的中端车;现在奇瑞告诉你,20万就能买到九成的豪华体验,激光雷达、CDC悬架、全景声音响这些配置一个都不少。

这不只是一辆车的事,而是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成熟带来的结果。激光雷达的成本从两年前的两三万降到现在的千元级,CDC悬架也不再是天价配置,国产芯片和智驾算法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些技术进步让高端配置平民化成为可能。

理想会不会降价?其他品牌会不会跟进?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的车圈注定不会平静。奇瑞这把刀已经挥出去了,接下来就看理想怎么接招,其他品牌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对消费者来说,这种竞争带来的是更多选择、更好的配置、更合理的价格。2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高端SUV涌现出来,市场会越来越热闹。

风云T11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产品力和用户口碑。

配置表上的数字再漂亮,也得落实到实际使用体验上。奇瑞承诺的30天交付能不能兑现,智驾系统的稳定性如何,售后服务能不能跟上,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风云T11至少在起跑线上已经领先了一步,剩下的就看奇瑞能不能把这个优势保持下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