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便宜了5000美元的“馅饼”,背后却是取消灯带、手动方向盘、小屏幕的一连串减配。
有用户吐槽:“省下的钱,换来的简直是丐中丐版! ” 这价还没到底,要是这车引进中国,可能直接杀到19万元区间,比国产主流SUV还便宜。
国产新能源品牌们刚喘口气,就得准备下一场生存游戏了。
2025年10月7日,特斯拉在北美市场正式扔出这颗“价格炸弹”。 Model Y Standard(标准版)起售价定格在3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8.5万元),比原入门款直降5000美元。
同时亮相的Model 3标准版更是低至36990美元,成了特斯拉有史以来最便宜的车型。 特斯拉顺手还把车型命名改成了标准版(Standard)、高级版(Premium)和性能版(Performance)三档。
降价可不是白给的。 新款Model Y在外观上先动了刀:前脸那条标志性的贯穿式LED灯带消失了,所有照明功能挤进了大灯组里。 车尾的漫反射装饰板也没了,整体看起来简洁得有点“秃”。
标配的18英寸轮毂小了一圈,想升级19英寸? 得再加1500美元。 车身颜色也只留了白、黑、灰三种基础色,其中灰色是唯一免费选项。
坐进车里,变化更明显。 中控屏缩水了,座椅换成织物和人造革拼接,方向盘调节从电动降级为手动。
后排娱乐屏被取消,空调出风口改成手动控制。 全景玻璃天幕虽然保留,车顶内侧加了隔音材料和顶棚,特斯拉自己说这比重新设计金属车顶“更划算”。 甚至后备箱空间也微微缩小,不过日常使用还算够用。
动力方面,标准版搭载后置单电机和69kWh电池组,零百加速6.8秒,比高配版慢了1.4秒。 续航从原来的571公里降到516公里,超充功率也被限制在225kW。 唯一没缩水的是智能驾驶选项,FSD全自动驾驶依然支持花8000美元选装,基础辅助驾驶功能也得以保留。
特斯拉这么狠心“砍配置”,背后是迫不得已。 最直接的推手是美国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的到期。
从2025年10月1日起,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正式结束,特斯拉不得不自己补上这个价格窟窿。 数据显示,补贴取消后特斯拉订单量骤降30%,第三季度销量增速仅有7.4%。
更深层的原因是特斯拉自身的增长焦虑。 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营收同比下滑12%,交付量下降13.5%,创下十年来最差季度表现。
Model Y一款车就占了总销量的68%,产品线单一的风险越来越大。 推出低价版成了刺激销量、丰富产品线的救命稻草。
这把“价格屠刀”一旦挥向中国,场面可能更激烈。 参照中美价差规律(现款Model Y国内售价比美国低约6.45万元),标准版在国内的起售价很可能下探至19-23万元区间。 这个价格直接插进了比亚迪宋PLUS EV、小鹏G6等国产主力车型的腹地。
特斯拉柏林工厂已经量产了简化版Model Y,成本降低约10%。 上海超级工厂如果跟进,凭借本土供应链优势,成本还能再压。
中国消费者会不会为“减配”买单是个问题。 比如取消天窗、后排屏幕这些配置,在注重舒适性的中国市场可能成为硬伤。
国产新能源品牌们也没闲着。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和CTB技术守住三电优势,唐EV车型月销能破万;理想L6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家庭定位上市即成爆款;蔚来ES6则用换电体系和服务生态黏住高端用户。
在智能化上,华为系的鸿蒙座舱和ADS 3.0智驾已经实现“全国都能开”,小鹏XNGP、理想AD Max也在快速迭代,本土化体验比特斯拉FSD更接地气。
特斯拉的降价正在压缩国产品牌的溢价空间。 比如理想L6 Pro版售价24.98万元,和预估的国产Model Y标准版高度重叠。
Model Y的品牌认知度和二手车保值率(三年保值率约65%,高于理想L6的58%)仍有吸引力。
如果消费者在“智能体验”和“品牌+三电”之间犹豫,特斯拉的降价可能成为决策天平上的关键砝码。
更让国产阵营紧张的是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一体化压铸、4680电池、自研芯片等技术,特斯拉单车成本已降至18万元以下。
国产车企的应对策略已经分化:小米SU7在轿车领域连续7个月销量超过Model 3,新车型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超过24万台;理想选择向上突围,推出六座SUV i8对标Model X;蔚来、小鹏则加速推进城市NOA智驾落地,用技术差异化守住阵地。
新能源车的竞争早已超越简单的价格参数比拼。 特斯拉用39990美元的Model Y标准版划出新起跑线,国产品牌则用更懂本土需求的配置、更灵活的生态服务迎战。
消费者面对的不再是“买不买电动车”的选择,是“买哪种体验”的权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