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丨配备激光雷达-预计配置升级,新款比亚迪唐测试车曝光
**一辆7座SUV,车顶突然多出个“小犄角”,这意味着什么?**不是加装行车记录仪,也不是为了好看,这玩意儿是激光雷达。就在最近,新款比亚迪唐的测试车被拍到,车顶赫然装着一颗激光雷达,预示着它很可能要上高阶智驾系统了。要知道,现款唐DM卖得可不差,2025年6月单月卖出近7000辆(数据来源:懂车帝销量榜单),已经是插混7座SUV里的“顶流”。那这次改款,比亚迪到底想干嘛?是堆配置,还是真有“杀手锏”?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台“头顶长犄角”的唐,看看它到底藏着什么心思。
外观:细节微调,但“大脑”升级了
先说最抓眼球的——车顶那个凸起的激光雷达。这可不是装饰品,它是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眼睛。结合谍照来看,新款唐大概率会搭载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方案,支持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这意味着以后你走高架、跑环路,甚至复杂的城市道路,车子自己能变道、超车、避让加塞,真正从“L2级辅助驾驶”迈向“准L3”水平。
虽然整车造型延续了2025款唐DM的设计语言——大尺寸点阵格栅、贯穿式尾灯、隐藏式排气,看起来没啥大变化,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种“不动刀”的改款,往往藏着最狠的升级。就像手机换代,外观差不多,但芯片和系统早就翻天覆地了。
车身侧面,依旧是传统门把手+多辐轮毂+后排隐私玻璃的组合,没啥惊喜,但很实用。毕竟这是一台主打家庭出行的7座SUV,花里胡哨的隐藏门把手在北方冬天容易冻住,传统设计反而更靠谱。轴距2820毫米,这个数据在同级里算得上“大长腿”,意味着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空间不会太憋屈。
有意思的是,牌照框被挪到了后包围上,这让尾部看起来更干净、更有整体感。这种细节调整,说明比亚迪在设计上越来越“讲究”了,不再是“堆配置”那么简单,而是开始追求高级感。
内饰:没露脸,但可以“抄作业”
这次谍照没拍到内饰,但咱可以“合理推测”——大概率会沿用2025款唐DM的那套“标配豪华”。15.6英寸的2.5K自适应旋转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这配置放三年前得是顶配专属,现在已经是唐的“基操”。
我试驾过现款唐DM,那块中控屏的流畅度真没得说,刷抖音、看导航、调空调,丝滑得像德芙。而且它能横屏也能竖屏,导航时自动变横屏,看视频自动变竖屏,这“自适应”三个字,不是白叫的。
高配车型还有HUD抬头显示、丹拿音响、50瓦手机无线充电、方向盘加热,甚至前排座椅带10点按摩——这哪是开车,简直是移动按摩椅。第三排座椅支持前后和靠背调节,虽然7个人坐满长途还是有点挤,但应急或短途完全没问题。2+3+2的布局,比2+2+3更适合家庭用户,毕竟中间过道对老人小孩更友好。
不过我好奇的是,新款会不会把“天神之眼”的交互界面也升级一下?现在的智驾提示还不够直观,如果能像新势力那样,用3D地图清晰显示周围车辆、行人、红绿灯,那体验就真的“起飞”了。
动力与续航:稳字当头,刀片电池是底气
比亚迪唐现在有两大“门派”:插混(DM)和纯电(EV)。2025款唐DM用的是1.5T发动机+电机组合,发动机115千瓦,电机200千瓦,纯电续航115公里(CLTC),电池是21.504千瓦时的刀片电池。这续航日常通勤够用,亏电油耗也不高,关键是刀片电池的安全性,经过针刺测试的,“不起火”是比亚迪的金字招牌。
而唐EV更猛,单电机168千瓦,双电机直接干到380千瓦,零百加速进5秒俱乐部。电池有90.3和108.8千瓦时两种,续航最长730公里(CLTC),跑长途也不用太焦虑。我有个朋友开唐EV从深圳回湖南,全程500多公里,中途只充了一次电,下了高速还有20%电量,“续航虚标”这个词,在比亚迪这儿基本不成立。
但话说回来,CLTC工况毕竟偏理想化,实际开起来打个85折是常态。所以买车时别光看标称续航,得多问问真实车主的反馈。比如懂车帝的众测数据就挺靠谱,建议大家去看看。
智能化:激光雷达是“分水岭”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这个激光雷达?因为它标志着比亚迪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的真正迈进。以前比亚迪的L2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属于“跟车不撞墙”级别。但有了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高精地图,它就能理解复杂路况,做出更像“人”的决策。
举个例子:你现在开唐走城市快速路,前面一辆车突然加塞,老系统可能反应迟钝或直接刹车,而新系统能提前预判,轻微减速+微调方向,动作更平顺,乘客更舒服。这才是高阶智驾的价值。
当然,高阶智驾不是万能的。雨雪天、大雾、施工路段,系统可能退出。所以咱得记住:再牛的辅助驾驶,也是“辅助”。手要扶方向盘,眼要盯路况,别把命交给算法。
竞品对比:对手们也不好惹
比亚迪唐的对手是谁?奇瑞风云T9、捷途山海L9,都是15-20万价位的插混7座SUV。
风云T9便宜,最低13.29万起,还配了CDC电磁悬架,操控质感不错。但品牌力和三电技术,跟比亚迪比还是差一截。山海L9空间大,内饰豪华,顶配23.89万,性价比也行。但它的智驾系统没听说有激光雷达,智能化是短板。
所以唐的优势在哪?三电技术成熟、保有量大、售后网点多、现在还要上高阶智驾。就像手机里的华为,不一定最便宜,但综合实力最强。
未来展望:唐还能走多远?
比亚迪唐从2015年第一代问世,到现在快十年了,一直是比亚迪的“功臣车型”。它见证了国产SUV从追赶到超越的全过程。新款唐如果真上了高阶智驾,意味着15万级的7座SUV也能享受“准L3”体验,这对行业绝对是降维打击。
但我也担心,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强的智驾吗?尤其家庭用户,更看重的是空间、安全、省油。如果为了激光雷达多花2万块,值不值?这得看个人需求。
另外,纯电版唐EV的更新节奏有点慢,现款还是2024款。而新势力们一年一迭代,比亚迪会不会被甩下?这值得警惕。
老司机问答时间
Q:激光雷达容易坏吗?洗车会不会撞到?
A:一般装在车顶中央,位置较高,正常洗车没问题。而且外壳有保护,防水防尘。但剐蹭风险还是有,维修成本不低,建议买保险时加上“新增设备险”。
Q:第三排适合成年人坐吗?
A:短途可以,长途憋屈。我1米75坐进去,膝盖顶前排,坐半小时就想下车。建议家里老人小孩偶尔用,别当“真7座”指望。
Q:新款唐会不会涨价?
A:暂无相关数据。但参考现款唐DM 17.98万起,新款如果加激光雷达,中高配可能涨1-2万,低配估计维持原价。
说到底,新款比亚迪唐的这次升级,不是简单的“改款”,而是一次智能化的“觉醒”。它告诉我们:国产SUV不仅能“堆配置”,还能玩“高科技”。但作为消费者,咱们要理性看待——激光雷达是加分项,不是必选项。如果你天天跑高速,那值得上;如果只是城市代步,现款唐DM已经够用。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为一辆车的激光雷达多花1万块吗?你觉得高阶智驾是“刚需”还是“智商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