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莫过于大众宝来这款家喻户晓的轿车,价格竟然出现了“跳水”式的下跌。
有消息说,在一些地方,办完所有手续的落地价已经跌破了五万块,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这可是大众啊,是那个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曾经需要加价才能提车的“神车”品牌。
如今,宝来用一个堪比国产小型车的价格,直接向老对手日产轩逸发起了最猛烈的冲锋。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这两家合资巨头,过去都是闷声发大财的主儿,怎么现在突然就跟急了眼一样,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呢?
难道真的只是为了争个销量高低吗?
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宽一些,就会发现,真正让这两位“老大哥”坐立不安、被迫掀桌子的,恰恰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
一切的根源,都要从咱们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说起。
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几乎是以一种颠覆性的姿态,彻底改变了十万级别家用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我们来算一笔最简单的账。
以前,一个家庭想买一辆代步车,预算十万出头,基本上就是在朗逸、轩逸、宝来、卡罗拉这几款车里打转。
大家比来比去,无非就是谁更省点油,谁的后排空间更大一些,谁的牌子听起来更响亮。
可现在,同样是这个预算,你面前多了一个选项,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 DM-i。
这辆车首先能上绿牌,在很多大城市,光是免于限行、免缴购置税这两项,就省下了一大笔钱和数不清的麻烦。
更关键的是它的使用成本。
这车能充电,在家里充慢充,一度电就算六毛钱,充满一次也就十来块钱,能纯电跑个几十上百公里。
对于大部分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不远的人来说,几乎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车来开,一个月电费可能还不到一百块,折算下来一公里不到一毛钱。
这是什么概念?
这比坐地铁还便宜。
就算偶尔跑个长途,它也能用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插电混动技术,直接打在了传统燃油车的“七寸”上。
轩逸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是省油和舒适。
可它的百公里油耗再怎么低,也低不过用电的成本啊。
宝来引以为傲的“德系品质”和驾驶感受,在秦PLUS同样扎实的底盘和更安静、更平顺的电驱体验面前,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更别提内饰了,当你坐进秦PLUS,看到那块可以旋转的超大中控屏幕,体验着流畅的智能车机系统时,再回头看看轩逸那经典到甚至有些过时的内饰布局,那种视觉和体验上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竞争了,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所以,不是大众和日产想内卷,而是市场环境变了,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它们如果再不拿出点实际行动,就真的要被时代淘汰了。
面对这种局面,日产轩逸是第一个做出反应的。
作为曾经的“家轿之王”,它选择了最直接也最无奈的一招:降价。
通过巨大的终端优惠,硬是把指导价十多万的车,拉到了裸车六万多的水平。
这一招确实稳住了销量,每个月还能卖出两万多台,保住了面子。
但这背后的代价是巨大的,利润被压缩到了极致,完全是在“赔本赚吆喝”,靠着多年积累的品牌口碑和庞大的保有量在苦苦支撑。
日产的“自救”行为,无疑给了大众巨大的压力。
眼看着老对手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续命,大众知道,如果再端着“德系高级感”的架子,市场份额只会被进一步蚕食。
于是,大众做出了一个更狠的决定,直接拿出了和朗逸齐名的销量支柱——宝来,用一种近乎“清仓大甩卖”的方式砸向市场。
四万多的价格,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简直是在用“王炸”来清理牌桌,目的非常明确:不仅要把被国产车抢走的客户拉回来,还要顺便把已经元气大伤的轩逸彻底拍死在沙滩上。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台“史上最便宜”的大众宝来,和降价后的日产轩逸,到底该怎么选呢?
这就要从车本身的产品力来分析了。
首先看大家最关心的动力系统。
现在的宝来,主力车型搭载的是1.5升自然吸气和1.5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
那台1.5T的发动机,能爆发出160匹的马力,开起来动力响应非常积极,超车并线都很有信心,官方零百加速成绩只要8秒多,这在同级别的合资车里绝对是顶尖水平了,比轩逸那台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要强劲不少。
而且宝来全系都只需要加92号汽油,百公里综合油耗也就五个多,后期养车成本也控制得很好。
所以,如果你对开车这件事还有点乐趣上的追求,不希望车子开起来“肉”,那宝来无疑更适合你。
但是,轩逸的“移动大沙发”这个外号也不是白来的。
它的舒适性确实是它最大的法宝。
这主要得益于它的后悬挂采用了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而宝来则是这个价位更常见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用大白话讲,独立悬挂就像给两个后轮各自装了一套复杂的弹簧连杆,一边车轮压到坑,另一边受到的影响比较小,车身晃动更柔和。
而扭力梁就相对简单,两个轮子之间有个硬梁连着,一边颠簸,另一边也跟着有感觉。
所以,在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或者减速带的时候,坐在轩逸车里会感觉更安稳、更舒服。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取舍,你是想要更扎实的操控感,还是想要更惬意的乘坐感。
不过,在内饰和科技配置方面,宝来这次可以说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宝来的车身尺寸不小,轴距接近两米七,保证了车内,尤其是后排的乘坐空间足够宽敞。
更关键的是,它车厢内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好。
从低配往上,很多车型就给配上了全液晶的仪表盘和尺寸不小的中控触摸屏,整个中控台的设计简洁又有层次感,看起来就比轩逸要现代一个档次。
在这个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的时代,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座舱,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全系标配6个安全气囊、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这些实用配置,可以说宝来在配置上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让消费者感觉这钱花得值。
总的来说,大众宝来和日产轩逸的这场“价格血战”,实际上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品牌造出了技术更好、价格更实惠、体验更出色的产品,才逼得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合资品牌放下了身段,开始真正地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这场竞争越激烈,我们老百姓能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它让我们有机会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安全、更智能、更强大的汽车。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我们自己国家那些努力奋斗、不断创新的汽车企业和工程师们。
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今天的汽车市场变得如此精彩,也让我们消费者的选择变得如此幸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