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新能源车跑得快却刹不住?安全考量揭示“便宜货”的真代价!

其实很多在路上飞驰的新能源车,真的可以用来形容——“生死未卜”。不夸张地说,很多交通事故中的“小白车”就是新势力旗下车型,身板薄弱,智能不够,遇到危险状况除了无力避开,就只能了吗了事。咱往回倒一下,为什么有那么大优势的华为ADS系统,很多新势力车企却偏偏选择放弃呢?其实答案挺简单——贵啊!

为什么那些新能源车跑得快却刹不住?安全考量揭示“便宜货”的真代价!-有驾

去年的时候,华为车BU就在新能源车这个从红海变成血红海的领域里锋芒毕露,突然杀出个鸿蒙智行,把传统豪华车、欧美巨头和国内新势力全都搞得面红耳赤。比安全性,华为靠着自家的ADS系统分分钟甩开对手好几条街。光说那个被吹爆的AEB技术,主动安全这一块儿它真的很有话语权,直白一点,诺基亚那句“科技以换命”在华为的车这儿真是应验了。华为这项技术,能在15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完成全向主动避险,基本保证开车的肩膀脑袋都能完美存活,是不折不扣的命中也站得住的地表最强了。

不过这技术虽强,成本也实打实地摆在车企面前,确实贵。这往车上一装,零部件的硬件成本一下子就得多出三四万块,这普通粮系车就直接“驾崩”,压根负担不起。况且,成本再高也还只是软件,后面的硬件——像底盘调校啊、刹车控制能不能匹配华为的黄金搭档都悬着呢。要知道,这些标准可是全球第一梯队才能跨进去的门槛,博世的现成套件当然便宜,装博世,车企还是能跑不亏损的生意。

为什么那些新能源车跑得快却刹不住?安全考量揭示“便宜货”的真代价!-有驾

但“便宜货”是有代价的,咱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不少。你有没有发现,路上有时候一辆智能电车加速,咔的一时冲得猛,车头歪一下,踏上绿化带或者就地歇菜,四脚朝天的场面甭提有多尴尬了。这到底咋回事呢?原来很多小厂图省钱,选了博世的燃油车时代TCS技术撑着动力分配,结果电机的大扭矩嘛控制不住,两边轮的动力一大一小,跑着就开始了“摇摆”。这事儿还不是个例,而且偏偏被封得严严实实,导致很多人该买这车还是买,还自信说看视频车“动力真强”。想想都有点后怕,这车动力是猛了,但没有强力技术加持保驾护航,跑得猛那真是“跑马灯转”都正常。

再说回华为,鸿蒙智行的卖点不仅仅体现在这主动安全里头,它的被动安全也霸道得让人怀疑自己开的车是豆腐渣。从用料到设计到构造,刹车、转向等技术的冗余保障特别扎实。咱就说把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ADS系统和软件都刨除,光看物理碰撞结果就跟BBA同级别的车死磕啊。还是安全性,就是它的豪华基因之一。

为什么那些新能源车跑得快却刹不住?安全考量揭示“便宜货”的真代价!-有驾

不过你在路上看到那么多新势力的车,可能就会问了,既然华为这么牛,咋就是很多车企不选呢?这事儿吧,还是得聊钱。你想装华为的系统,你得买它专属的电机、电控、底盘和一大堆看起来像“堆块积木”的冗余设计,高成本投入就意味着薄利,甚至压根赚不到钱。再看看小鹏和理想,洗了心专给车辆配华为的电机和电控。这两个是个例,大多数新势力理性一算帐,算了吧,靠着博世老一套小钱快快赚,眼下先凑合卖车过去。

但这模式能不能长久呢,有点悬。如今智能驾驶搞得如火如荼,人们对车的要求不是“劲儿大点能跑”,而是“必须能跑得安全、跑得好”,尤其是在智能化和主动安全这两个领域。别的不说,华为的ADS这套4激光雷达、几个毫米波雷达加上摄像头组合拳搞得妥妥的,它自有一套“全视野感应”,可以理解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很多新势力仗着博世往轮胎上装的低成本传感器,弄些噱头,但在智能安全这块那就不行了。

为什么那些新能源车跑得快却刹不住?安全考量揭示“便宜货”的真代价!-有驾

这事儿绕来绕去,说到最后还是绕不开一个命题:安全最大,还是便宜先行?这个问题等着市场教它们做人,消费者的选择就是试金石。咱也不是说新势力不会变通,可能哪天发现消费者不吃这一套了,出于市场竞争和买家需求,或许它们真会重新考虑搭载华为ADS和鸿蒙智行。最后谁能名心活命而且跑得稳,才为真赢家呀,你说是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