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跌下神坛?12万能买5米大车,多孩家庭这次真动心了

说起MPV,你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啥?贵?大?有面子?要我说,这些老观念该换换了。最近车市上出了点新动静,让不少人重新琢磨起MPV这档子事儿。以前动辄四五十万的“大块头”,现在12万就能拿下,而且空间比埃尔法还大,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意思?

这年头,手里攥着十来万预算的家庭,买车时候的纠结劲儿可不是一般的大。轿车吧,坐不下一家老小;SUV呢,第三排那叫一个鸡肋,大人坐进去腿都伸不直。眼瞅着二胎三胎政策放开,家里人口一多,出个门跟打仗似的,得开两辆车。你说这闹心不闹心?

过去MPV这玩意儿,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两个极端。要么是五菱宏光那种拉货的“工具车”,要么就是别克GL8、丰田埃尔法这种老板专车,中间这一档空着。为啥?说白了还是个钱的问题。MPV车身大,以前得配大排量发动机或者超大电池,成本一上去,售价自然就下不来。厂家要是硬往下压价格,那就只能在空间和配置上动刀子,最后搞出来的车,除了能装人装货,其他啥也不是。

MPV跌下神坛?12万能买5米大车,多孩家庭这次真动心了-有驾

你看看现在的车市,真的变天了。油价一路飙升,新能源技术又往前蹦了一大步,这就给MPV降成本创造了机会。原来那些卡脖子的技术门槛,正在一点点被攻破。电动化的普及,让大车不一定非得配大排量发动机;电池成本的下降,也让纯电MPV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这才给了车企在12万到25万这个价格带发力的底气。

咱们掰开了说说,到底谁在惦记着买MPV?第一类人,就是那些自己做生意的。开个小公司、搞个体经营的,平时得接送客户谈业务,偶尔还得拉点货,周末带着家人出去转转。他们要的是啥?实用,还得多面手。一辆车当三辆使,这账算下来就划算。第二类呢,就是家里人多的。爷爷奶奶、两口子、再加上两三个娃,这阵容出门可不是开玩笑的。以前要么忍着挤,要么干脆分开走,现在有机会一车解决,谁不想试试?

我前两天遇到个朋友,做建材生意的,两个孩子。他跟我吐槽说,之前买了辆SUV,当时觉得挺大,结果周末带全家出去玩,后备箱塞满了,第三排座椅根本放不倒,东西都没地儿放。孩子在车里挤得哭,老人坐后排腿疼。他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咬咬牙上MPV。不过那会儿一看价格,三四十万起步,实在是下不去手。

市面上快要出的新车型,就盯准了这批人的痛点。比如锐胜汽车准备年底推出的M8,车长整整5米3,轴距3米2。这数据啥概念?比埃尔法都要大一圈。关键是价格据说能控制在12万到25万之间,这就打到了普通家庭能承受的区间。车身大了,空间自然就够用。传统7座MPV最大的毛病,就是第三排跟摆设似的,成年人坐进去简直是受罪。这次据说第三排的空间做得很宽敞,连1米8的大个子坐进去都不憋屈。

MPV跌下神坛?12万能买5米大车,多孩家庭这次真动心了-有驾

更绝的是座椅布局。7座版本搞了个第二排通道式设计,第三排座椅还能灵活折叠、滑动。平时接客户谈生意,第三排收起来,后面就是个超大储物空间,塞点样品、货物完全不在话下。周末带家人出游,座椅全打开,七口人坐得舒舒服服。还有9座版本,可以按照2+2+3或者2+2+N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这就叫真正的“一车多用”,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价格下来了,配置会不会缩水?这是大家最担心的。毕竟谁也不想买个“空壳子”回家。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这次的策略挺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性配置,比如车载冰箱、超大屏幕、按摩座椅,统统没有。为啥?因为对于那些真正需要MPV的人来说,这些东西不是刚需。他们要的是实打实的功能。

你看啊,全系标配双侧侧滑门,高配还是电动的。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实际用起来可太方便了。狭窄的停车位,普通车门根本打不开,侧滑门就没这烦恼。老人小孩上下车,也安全多了。中控屏肯定有,智能互联这些基本功能一个不少,够用就行,没必要搞得跟科幻片似的。安全配置更是不能省,高强度车身、必要的安全气囊,这些关乎性命的东西绝对不含糊。

这种做法,说穿了就是在跟用户对话。什么叫用户思维?不是你觉得用户需要什么,而是用户真正在乎什么。那些天天喊着“智能化”“豪华感”的车企,有时候反而搞错了方向。老百姓买车,尤其是买第一辆家用MPV,看重的是性价比和实用性。你给我堆一堆用不上的配置,然后告诉我这叫“科技豪华”,对不起,我不买账。

MPV跌下神坛?12万能买5米大车,多孩家庭这次真动心了-有驾

再往深了说,MPV市场这几年的变化,其实是整个社会消费观念在转型。以前大家买车,多少带点虚荣心,讲究品牌、面子。现在呢?该务实务实,该理性理性。钱包捂紧了,每一分钱都得花得明明白白。特别是疫情这几年过来,不少人的消费观念都变了。车子嘛,归根结底是个工具,能满足需求就行,没必要为了虚头巴脑的东西多掏冤枉钱。

从市场规律来看,12万到25万这个价格区间,在SUV和轿车市场早就被验证了,销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就是这一块。MPV过去缺席,不是因为没需求,是因为成本降不下来。现在技术进步了,市场环境变了,这块空白终于有人来填补了。可以预见,未来两三年,MPV市场肯定会热闹起来。

有人可能会问,那些豪华MPV怎么办?会不会被冲击?我看未必。市场是分层的,有人要面子要品牌,愿意花五六十万买埃尔法、赛那,那是他们的需求。也有人更看重性价比,12万买个空间足够、配置够用的车,照样开得舒坦。各取所需,井水不犯河水。

锐胜汽车这个品牌,背靠着BAW北京汽车制造厂,专门做MPV。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不像有些车企啥都想做,轿车、SUV、MPV一把抓,最后哪个都做不精。专注于一个领域,反而能把产品打磨得更细致。从他们释放的信息来看,对于MPV用户的需求确实研究得挺透。不管是空间布局、配置取舍,还是价格定位,都踩在了点子上。

MPV跌下神坛?12万能买5米大车,多孩家庭这次真动心了-有驾

年底锐胜M8就要上市了,到时候市场反应如何,咱们拭目以待。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类车的出现,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选择多了,竞争激烈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那些之前只能望着MPV流口水的家庭,现在终于有机会圆梦了。

说到底,车市的每一次变化,背后都是老百姓真实需求的推动。MPV从“奢侈品”到“工具车”,再到现在可能成为“优质生活载体”,这个转变不是一两家车企能完成的,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也需要消费者观念的更新。或许再过几年回头看,我们会发现12万到25万的MPV普及,改变的不只是车市格局,还有千家万户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手里有15万预算,家里四五口人,你会选择MPV吗?还是说觉得SUV或者轿车更合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说不定能给其他正在纠结的朋友一些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