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村头小广场上热闹得很,铁皮棚下头有几排等着上牌的新电动车——林林总总什么牌子都有。李师傅喝着自带的凉茶,嘀咕:“前些年想办个牌,非得去县里跑一整天,几趟公交才能到窗口,连身份证都得复印两份。现在咋变得这么省事?”旁边小王插话,说是政府派了人,“送牌下乡”,连表都拿给你填,拿本原件,几分钟就好了。
隔壁赵婶那辆老电三轮,一直拖着没上牌,怕折腾。那天看到队伍都蛇进自家巷口,索性也跟着去办了——白纸黑字,单都有人填。最后还给拿了张“农村免费上牌登记”小贴纸,说是以后查车方便得很。车友群里老张还发了照片:牌照亮堂堂,老伴看了直夸省心,“不用担心半路叫停查问了”。
不过说真的,村里不少人,特别是像陈大爷那种用惯了老三轮的,就担心“不对标”的车要报废。记得去年那个消息出来后,院子里就议论炸锅了——买新车,家里开支哪受得了?有娃上学呢。后来镇里的辅警来宣传,说“非标车有个过渡期,有些地方四五年呢。只要登记,能合法骑。”陈大爷听了也放心,前几天带着他那老伙计去登记,办了临时号牌。连带着去旁边的小饭馆,还免费送了个头盔,算是“政策福利”。今年的群名都换成“电车登记互助”,真是能省事儿一回。
“老马,听说你那小钢炮,一天能拉四五趟瓜去集市,牛气!换新车了?”——“还没呢,临时牌管两年,够用。”电车圈里,有人还专门讨论过:备案登记其实也有讲究,隔壁镇有人以为挂牌就啥事没有,结果没核查保险,最近才补办。配件师傅鲁哥总是嚷嚷,“备案不能光看表面,路上救急没牌不灵。”
新规还有个说法,说执法“柔性”了,村里生意人都直夸。“前两天头盔丢了,借走车套回家,进村口给交警拦了。心里直打鼓,谁料人家没罚,看了一会儿视频,拍张照片,高高兴兴就让走了。”书记还说现在“学习免罚”,闺女骑电四轮逆行被抓,没贴罚单,回来就念叨再也不敢乱跑了。群友有的笑话,“头盔戴少了,视频多看两遍,教训长记性。”师傅口头禅就是,不看视频,不戴盔,早晚得吃苦头。
有个挺奇怪的小细节:最近新挂牌的两轮,有种带反光条的加厚铁牌,村东刘姐说比普通车防撬,“半夜村里有过偷车,反光牌一眼就能认出来,贼都不敢动。”还有一碗传说——“备案的时候能查厂家合格证,有人之前图便宜买的杂牌,结果核查下来牌照没过,真拿家电修车的发票来搪塞,都不灵。”
跟城里比,农村土路多,碎石少不了。师傅有次给我说,备案的时候顺带查了底盘,“非标车底盘焊得够结实,一看就是老车匠的活。”不过冷门配置没人在意,像那种随车脉冲断电保护器,车友群叫“省电神器”,但多数人也说不清怎么用,只知道不会轻易烧主板。新车还带快速充电头,城里销售说“这个没啥用,农村都是慢充,插在家门口拉根线就能用。”
养护上,邻居张叔还开玩笑,电三轮跑多了,车轮花纹磨的差不多,路面一叠石头就打滑。前阵子听说镇上提供轮胎更换补贴,谁都觉得稀奇,“二手车还给保养,真是前所未有”。二手电三轮买卖也有眉角,邻村李哥接手了一辆带备案临时号牌的三轮,顶着跑了半年,连变速箱都没动,去年换新胎花了三十块钱,从微信群查出来还是老款“飞鸽”轮胎。
看起来,政策软着陆,村里骑车头也不怕查。至于未来会不会突然换新标,那还真没人能说清。只是张姥姥讲,那天去赶集碰到新牌查得紧,回家还顺带捡了个头盔,说“以后送孙子都放心点”。师傅们叮咛一句:“别光看政策,车子安全、规矩才要紧。”电车一天拉圈儿回来,家门口野菜叶子沾在轮胎上,怎么看都自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