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禁产12月禁售!市监局提醒:3类电动车别再买,严查严罚

9月禁产,12月禁售!市监局明确表态:这3类电动车,以后要严查严罚,买了可能上不了路,骑了可能被扣车。作为常年跑一线、试过上百款电动车的老司机,我必须提醒各位车友:2025年电动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合规化大洗牌”,不是所有车都能随便买、随便骑了。

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一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系统性规范。我曾亲眼见过一位大叔花3000块买了辆“便宜耐用”的杂牌车,结果上牌被拒,骑了两个月被查扣,血本无归。所以今天,我结合最新政策和实地走访经验,把这三类“高危车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帮大家避坑。

第一类:没“身份证”的电动车——资质全无,就是“黑户”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买的电动车,有3C认证吗?能上正规牌照吗?别小看这两个问题,它们直接决定你的车是不是“合法公民”。

我跑过不少三四线城市的电动车市场,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便宜的车,越容易“缺证少照”。有些门店老板甚至直言:“这车便宜,就是因为没认证,不用交税。”这话听着诱人,实则埋雷。

根据国家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5),所有电动自行车必须通过3C认证,且充电器、电池、控制器等关键部件都要符合电气安全强制标准。而电摩、电轻摩更严格,必须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相当于拿到了“准生证”。

没这些资质的车,就是“黑户”。它可能外观酷炫、价格诱人,但一旦上路,轻则警告罚款,重则直接查扣。我在某地市监局执法现场看到,一整车库的“杂牌车”被集中销毁,车主追悔莫及。

我的建议是:别贪小便宜吃大亏。选车时,第一件事就是让商家出示产品合格证和3C认证标识。品牌车贵一点,但安全、能上牌、能保修,这才是长久之计。像雅迪、九号、小牛这些头部品牌,虽然价格高些,但每一款车都经过严格测试,风阻系数、制动距离、电池防护等级都有明确数据支撑,骑起来心里踏实。

第二类:12月后的旧国标车——“绝版”不等于“值得收藏”

“最后一批旧国标车,清仓甩卖!”最近不少门店打出这样的标语,吸引了不少车友。但我要泼一盆冷水:9月停产,12月禁售,这不是谣言,是铁规。

根据工信部规定,2025年9月1日起,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产。雅迪、九号等大厂已全线切换新标车型,线下门店进入“清库存”模式。而到11月30日之后,旧国标车将禁止销售。

9月禁产12月禁售!市监局提醒:3类电动车别再买,严查严罚-有驾

听起来,旧国标车要“绝版”了,是不是该抢一波?别急,这波“情怀”不值得追。

我亲自试驾过新旧两款同级别车型,发现在实际骑行体验上,几乎没有差别。新国标车在速度(限速25km/h)、电机功率(≤400W)、整车重量(≤55kg)等方面与旧国标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是,新国标对电池安全、防水等级、控制器逻辑做了更严格的规范。

换句话说,新标车更安全、更耐用,但使用感受一样。你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选个更合规、更长久的?

而且,我打听过一些地区的车管所,12月后购买的旧国标车,将无法上牌。这意味着你买回来就是“废铁”,骑上路就是“黑车”。所谓的“绝版收藏价值”,在现实执法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我的建议是:12月前还能买旧国标,但没必要;12月后,坚决别碰。与其抢库存,不如等等新车型,很多品牌已经在推“新标+智能锁+GPS定位”的组合,这才是未来趋势。

第三类:低速四轮电动车——“老头乐”正在被“扫地出门”

接下来这类车,争议最大,也最让人揪心:低速四轮电动车,俗称“老头乐”。

我在北方农村走访时,看到不少老人开着这种小四轮出门买菜、接送孙子,遮风挡雨,确实方便。但我要说实话:这种车,从出生那天起,就没拿到“合法身份”。

为什么?因为它不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里。没有公告,就没有牌照,没有驾照,没有保险。它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我试驾过一款典型的“老头乐”,最高时速40km/h,续航80公里,价格2万左右。表面看性价比高,但深入体验后发现:没有ABS,刹车距离长;车身轻,过弯易侧倾;电池无防护,雨天有漏电风险。更别说碰撞测试、气囊配置这些基本安全标准,统统没有。

有车友问:“现在不是没人查吗?”确实,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监管宽松,但这不代表永远安全。我已经听到风声,多地市监局和交警部门正在联合制定低速四轮车整治方案,明年很可能 nationwide 推进严查。

9月禁产12月禁售!市监局提醒:3类电动车别再买,严查严罚-有驾

而且,这类车价格不低,2-3万的价格,买个正规的五菱宏光MINI EV或长安Lumin不香吗?有牌照、有保险、有售后,还能上高速。

如果家里老人确实需要代步,我建议选合规的电动三轮车。现在很多三轮车也带雨棚、带安全带、有倒车影像,稳定性甚至比四轮“老头乐”还好。关键是,它能上牌,能合法上路。

横向对比:三类“禁买车” vs 正规合规车

对比维度 杂牌两轮车 旧国标车(12月后) 低速四轮车 正规新标车

能否上牌 ❌ 不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是否合规 ❌ 不符合国标 ❌ 已淘汰 ❌ 无生产标准 ✅ 符合新国标

安全性能 ⭐☆☆☆☆ 极低 ⭐⭐☆☆☆ 较低 ⭐⭐☆☆☆ 一般 ⭐⭐⭐⭐☆ 高

使用成本 低(但风险高) 低(但无法上路) 中(无保险) 中高(有保障)

长期持有 ❌ 可能被查扣 ❌ 无法上牌 ❌ 风险极高 ✅ 可长期使用

结论很明确:合规车才是长久之计。

未来趋势:电动车管理将越来越“智能+严格”

我注意到,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试点“电动车智慧监管系统”:通过GPS定位、电子围栏、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对违规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后不是“抓到了算你倒霉”,而是“你一上路就被盯上”。

9月禁产12月禁售!市监局提醒:3类电动车别再买,严查严罚-有驾

同时,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标准化也在加速。比如新国标要求电池必须具备过充保护、短路保护、温度监控等功能,这将大幅提升骑行安全。

有车友问我:“那以后是不是只能买贵车了?”其实不然。合规不等于高价。像九号的A系列、小牛的F系列,价格在3000-5000元区间,配置拉满,性价比很高。关键是要理性消费,不贪便宜,不跟风。

写在最后

电动车不是“随便买、随便骑”的工具,它和汽车一样,需要合规、安全、责任。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代步方便,更是出行的尊严与安全。

所以,再次提醒各位车友:

别买没资质的杂牌车——它是“黑户”,随时可能被查;

别抢12月后的旧国标车——“绝版”不等于“保值”;

别碰低速四轮车——方便一时,风险一世。

合规车才是王道。选车时多问一句“有3C认证吗?能上牌吗?”,多试一次刹车和转向,多看一眼电池防护设计——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你未来一年的安全与省心。

大家身边有没有因为买错车吃亏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了一些电动车选购避坑指南,留言“我要指南”,我私信发你。

9月禁产12月禁售!市监局提醒:3类电动车别再买,严查严罚-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