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奇瑞用汽车零部件跟伊朗换铜和锌的消息,我第一反应不是什么商业奇才,也不是什么地缘博弈,而是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事儿透着一股子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就好像你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突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把祖传的杀猪刀,开始跟菜市场大妈为了三毛钱的葱激情对线。
不装了,摊牌了。奇瑞这波操作,本质上就是把全球化这件皇帝的新衣给扒了,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当牌桌上的规则制定者不想让你玩的时候,最好的手段不是去跟他讲道理,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大家一起回到石器时代,用石头换石头,用铁疙瘩换铁疙瘩。
现代商业文明的基石是什么?是信用,是货币,是那个叫SWIFT的全球支付系统,一个看起来无比坚固、无比牛X的金融金钟罩。结果呢,老美说不给你玩了,这个金钟罩就成了你的紧箍咒。诶,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大部分企业的选择是认怂,是撤退,是发表一篇充满遗憾但政治正确的公告。但奇瑞,这家常年被我们调侃技术宅、没情商、营销拉胯的车企,突然就开窍了,或者说,是颠了。
它的选择是,我不玩你这套了。你不是不让我用美元吗?是是是,你牛X,你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电得我生活不能自理。但我可以不用电啊,我可以用柴火。
于是,一场横跨亚欧大陆的,堪比原始部落之间以物易物的魔幻大戏就上演了。奇瑞把一堆散装的工业积木,也就是汽车零部件,运到伊朗。伊朗人民在当地吭哧吭哧组装成车,然后作为回报,挖出一堆炼丹炉的边角料,也就是铜和锌,再运回给中国。
整个过程里,美元连个影子都没有。
三体人看了这套操作估计都得气活了,费半天劲锁死你基础科学,结果你扭头开始钻木取火了,这还怎么玩?
这已经不是商业逻辑了,这是生存逻辑。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中间没有共存选项。国内市场是这样,大家价格战打得像不要命的传销,国外市场更是如此。你以为是去开拓市场?不,你是去抢滩登陆,对面全是碉堡和机枪。
奇瑞的这套打法,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奇瑞在伊朗这波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揣兜里,说这玩意儿晚上还能照明。
很多人会分析说,这是奇瑞的全球化战略,是深耕特殊市场的智慧。我觉得这些分析都太“体面”了。
我作为一个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中年人,看到这种事,只会想到一个词:没办法。
这不是什么主动选择,这是被逼上梁山。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内力被废了,只能开始练外家功夫,什么铁头功、胸口碎大石,看起来威猛,内里全是辛酸。奇瑞就是那个被废了内力的高手,SWIFT就是它的丹田,现在丹田被封了,只能靠着一身的铁疙瘩去硬换。
讲真,这种事在商业世界里才是常态。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发布会,那些PPT上的宏大叙事,本质上都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大家都在演,演自己运筹帷幄,演自己高瞻远瞩。奇瑞这次只是不小心把后台的窘迫给暴露出来了。
当然,这种窘迫里,也藏着一种东方式的,近乎于“道诡异仙”的生存哲学。你用规则框我,我就跳出规则跟你玩。这让我想起自动驾驶的那个经典段子: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在于加州的高速公路,而在于中国的城乡结合部,尤其是要面对“老头乐”这种不讲任何物理法则和交通规则的神奇物种。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奇瑞在伊朗的操作,就是把“老头乐”的博弈逻辑,上升到了国际贸易的维度。我不跟你讲道理,我甚至不跟你讲金融,我就跟你讲最原始的价值交换。我要车,你有矿,我们换。简单,粗暴,有效。这玩意儿还有王法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跨国贸易比喻成老头乐碰瓷,好像是有点降维打击了,但你仔细想想,本质上不都是在规则的边缘疯狂试探,用一种对方无法理解的逻辑去破局么?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问题。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问题。
你得承认,有些品牌它卖的不是产品,是玄学,是信仰。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三叉星标。买奔驰的人,他不是在买一堆钢铁,他是在买一种“人生赢家”的感觉。你跟他说这车性价比不高,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
再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会给你科普一体压铸多牛X,会告诉你FSD是未来,会鄙视所有还在用实体按键的“老古董”。你跟他说这车内饰毛坯,悬挂硬得像板车,他会告诉你“这才是驾驶”。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奇...奇瑞呢?奇瑞卖的是什么?是实打实的四个轮子一个沙发,是一种朴素的“这车能开,还便宜”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好处是务实,坏处是你永远成不了信仰。没有信仰加成,你就得在现实的泥潭里打滚。
所以奔驰特斯拉不需要去伊朗用汽车换矿石,因为它们的品牌光环本身就是硬通货。而奇瑞,就得老老实实地当一个“倒爷”,用自己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工业品,去换回一船又一船的原材料。这中间的差距,就是品牌玄学。
这事儿其实挺悲哀的。搞半天,我们引以为傲的工业能力、制造体系,在金融霸权和品牌玄学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你造得再好,人家不带你玩,你就得回到解放前。
说到这,我想起我小时候用游戏王卡片换干脆面的事了,一张罕贵的“青眼白龙”能换好多包小浣熊。现在奇瑞干的事,本质上没啥区别,就是规模大了点,一张“青眼白龙”换成了一艘万吨货轮的“铁疙瘩”。
所以,奇瑞这波操作,你当然可以吹它有韧性,有智慧,是绝地求生。但另一面,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自救。这是一种非常规手段,是一种在特殊时期的“闪电战”,但它不可能成为常态。一家想要真正全球化的企业,最终还是要回到主流的牌桌上,去遵守并且利用那个牌桌上的规则。
可问题是,人家让你上桌吗?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当流氓开始讲法律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赢了。当一个体面的公司开始耍流氓的时候,说明它被逼到墙角了。奇瑞不是在创新,它是在呐喊。
这声呐喊的内容翻译过来就是:我要活下去。
对,活下去。
在如今这个魔幻的世界,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牛X。至于姿势体不体面,重要吗?不重要。
活下去,就是能活下去。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