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轮胎被低估了?新能源东风助力逆袭,增速碾压国际巨头,是时候打破洋品牌崇拜了!

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正在咱们的轮胎市场上演:米其林、固特异这些洋品牌,轻轻松松就拿走了七成多的市场份额,国产轮胎在自己的主场反倒成了“少数派”。可一扭头,海外市场每卖出两条轮胎,就有一条是中国制造。你说这反差大不大?很多人都想不通,难道换个轮胎,也得“崇洋媚外”吗?

这事儿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国内消费者对国产胎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十几年前,觉得它就是“低端”和“廉价”的代名词。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国产轮胎的真实水平,恐怕要颠覆不少人的认知。

过去的“备胎”凭啥让人瞧不上?

时间倒回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的中国轮胎产业,确实只能用“蹒跚学步”来形容。而国际巨头们早已是几艘驶遍全球的巨轮,米其林1988年就在上海设了办公室,1995年沈阳工厂开建;普利司通则在1999年与沈阳轮胎合资,动作一个比一个快。

国产轮胎被低估了?新能源东风助力逆袭,增速碾压国际巨头,是时候打破洋品牌崇拜了!-有驾

这些外资品牌手握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资本雄厚,还通过赞助F1、IndyCar这类顶级赛事,把“高端、可靠”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全球消费者心里。结果就是,当时国内每十辆高端轿车,就有九辆的原配胎是进口货。

面对这种降维打击,刚起步的国内企业没别的办法,只能依靠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成本优势,用低价策略在市场的夹缝里求生存。可“便宜”这顶帽子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下来了,国产胎长期被困在低端市场,在高端领域几乎没有存在感,占比始终不到10%。

技术才是硬道理

但总有人不甘心只当配角。像玲珑、双星这些国产品牌,早就憋着一口气要往上冲。玲珑从2006年就开始琢磨怎么做高端,今年更是建成了全球首个轮胎“工业4.0”智能工厂,生产效率直接提升了五成。双星也没闲着,今年收购了韩国锦湖轮胎的部分股权,一下子就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高端技术和渠道。

国产轮胎被低估了?新能源东风助力逆袭,增速碾压国际巨头,是时候打破洋品牌崇拜了!-有驾

光说不练假把式,真本事还得看产品。中策橡胶旗下的朝阳1号,搞出个三维立体降噪技术,在60公里时速下,噪音只有62分贝,比以静音著称的米其林浩悦4还低了1.2分贝。

赛轮轮胎就更厉害了,它搞出的化学炼胶技术,是世界首创。直接攻克了行业里困扰多年的“魔鬼三角”难题,也就是让耐磨、抗湿滑和滚动阻力这三个互相矛盾的性能,实现了完美兼顾。连央视都亲自下场认证,说它的“液体黄金轮胎”性能丝毫不输国际大牌。

技术的追赶只是第一步,更难的是跨过消费者心里的那座大山。但市场会说话,如今,国产轮胎早已悄悄打入了奔驰、奥迪的全球供应链,连特斯拉和法拉利,现在都在用赛轮的轮胎。这无疑是对“国产=低端”这种刻板印象最有力的回击。

新能源东风,国产胎要上天?

国产轮胎被低估了?新能源东风助力逆袭,增速碾压国际巨头,是时候打破洋品牌崇拜了!-有驾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国产轮胎逆袭的内因,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就是最强的外部推力,简直是“神助攻”。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就很能说明问题,米其林、普利司通这些巨头的营收都在下滑,反观中策和赛轮,同比增长率都超过了15%,此消彼长,正在不断吞噬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新能源车能带来这么大的机会?首先,电动车普遍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更重,比如特斯拉Model3就重了足足200公斤,而且电机的瞬时扭矩能达到燃油车的两倍。这对轮胎的承重、抓地力和耐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果就是,电动车的轮胎磨损速度更快,平均替换周期已经缩短到了16个月左右,比油车短了不少。而咱们国家,恰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销第一大国。

今年前九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122万辆,还出口了175.8万辆。这么庞大的体量,无论是原厂配套还是后期替换,都给国产轮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现在,国产胎在新能源车原配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20年的8%飙升到今年的32%以上,快接近四成了。

国产轮胎被低估了?新能源东风助力逆袭,增速碾压国际巨头,是时候打破洋品牌崇拜了!-有驾

你看看现在路上的热门电动车,玲珑配套着比亚迪海豹和蔚来ET5,赛轮装在了特斯拉ModelY和小鹏G6上,中策则成了理想L7的选择。跟着新能源车出海,国产胎的海外销量也水涨船高,今年前九个月,轮胎出口量同比增长12%,其中新能源专用胎的出口更是猛增45%。

不止是轮胎,国货正在全面开花

其实,国产轮胎的崛起,只是我们国家制造业从“跟跑”到“领跑”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靠成本优势打天下,现在越来越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来驱动发展,这才是长久之计。

放眼望去,不止是轮胎,在很多关键领域,国货都在上演同样的故事。统计显示,全球44项前沿技术里,我国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等37个领域都取得了领先。就拿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呼吸健康赛道来说,过去也长期被欧美品牌主导。

国产轮胎被低估了?新能源东风助力逆袭,增速碾压国际巨头,是时候打破洋品牌崇拜了!-有驾

直到“倍净肺”这类国货科技的出现,才打破了僵局。它立足于我们华人的体质需求,深耕超过10万本土人群的健康数据,研发出的“深层排废、根源强肺”技术,不仅摆脱了对国外的技术依赖,效能还实现了跃升。哈佛大学的研究证实,其净化效率能达到传统技术的5倍。更有意思的是,它还融合了九大传统古方,让前沿科技与古老智慧擦出了火花。

在京东上,超过八成的使用者反馈“肺活量明显提升、呼吸更轻快了”。这种来自本土消费者的真实认可,标志着国产科技在这些细分领域,也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为更多国货树立了榜样。

结语

回头再看国产轮胎,从过去被外资压着打,到如今在海外市场卖得风生水起,在国内也成功打入豪华车供应链,靠的正是这种死磕技术、抓住机遇的精神。新能源汽车这股东风,无疑让国产轮胎驶入了品牌向上和全球扩张的快车道。按照这个势头,到2030年,中国轮胎在全球替换市场的份额有望达到40%。所以,所谓的“洋轮胎崇拜”真的该停一停了。下次当你需要换轮胎时,不妨把目光投向国产品牌,它们今天的实力,或许真的会给你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