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某德系车企实验室。工程师汉斯拆解第7台中国电动车后,在日志写下:“800V平台领先我们两年,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比大众早18个月。”
01 淡季逆袭:政策铁拳击碎内卷魔咒
7月传统淡季,中国车市交出逆势答卷:
▶ 产销双破259万辆:同比增幅超14% ▶ 新能源渗透率48.7%:国内销售占比时隔7月重回50%+ ▶ 商用车暴涨16%:物流复苏拉动重卡需求激增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揭秘增长密码:“以旧换新政策消化287万辆库存,行业自律公约遏制价格战。”北京二手车商老李证实:“国三报废补贴让周转加快40%。”
02 权力更迭:中国品牌筑起70%护城河
销量榜单揭示格局剧变:
乘联会崔东树点破关键:“15-20万价格带已成自主品牌‘屠场’,比亚迪秦L DM-i单月横扫8.2万辆。”
03 技术反攻:新能源出口暴增84%的密码
海关数据揭开中国车出海核动力:
每出口3台车就有1台电动:新能源占比35.5%
比亚迪狂飙130%:55.3万辆碾压特斯拉上海工厂
技术溢价显现:欧洲市场均价突破3万欧元
更震撼的是供应链出海:宁德时代德国工厂供货奔驰,地平线征程6芯片装车大众ID.7。慕尼黑车评人施密特感叹:“中国车不再靠低价,800V超充平台让德系豪华车充电时间优势归零。”
04 暗流涌动:45%渗透率下的生死竞速
新能源狂欢背后暗藏洗牌信号:
▶ 头部五强垄断64%市场: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东风 ▶ 二线品牌流血求生:某新势力单车亏损超4万元 ▶ 固态电池军备赛:宁德时代量产倒计时197天
某电池供应商透露残酷现实:“磷酸铁锂价格战白热化,每kWh利润不足3元,小厂正成批倒闭。”
05 整治内卷:从价格绞杀到技术突围
中汽协“反内卷公约”正在改写竞争逻辑:
价格自律:23家车企签署禁止低于成本倾销
技术竞合:长安-吉利共建电驱实验室
出海协同:奇瑞-比亚迪共享中东物流仓
效果立竿见影:7月车企营销费用环比降18%,研发投入反增25%。工程师张帆展示工作变化:“过去半年改5版降价方案,现在专注800V平台故障率攻关。”
合肥港集装箱码头,满载奇瑞汽车的滚装船鸣笛启航。与此同时,德国狼堡大众总部会议室,大屏正对比亚迪海豹拆解报告进行第9轮研讨。
中汽协数据发布当日,北京车主张女士用旧车置换补贴购入比亚迪海狮。当她扫描车架号时,系统自动生成记录——这是2025年第823.2万辆新能源车,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技术强国的又一枚刻度。
正如中汽协声明所预示:“当价格战硝烟散去,真正穿越周期的永远是那些把油箱里的钱,换成电池包里技术专利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