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辆车,最大的考验不是发动机多牛、空间多大,而是——你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门把手?
有时候我在停车场,看着一群人围在一台新款电车旁手忙脚乱地摸索,心里不禁感慨:小时候我们为啥没练练“盲摸门把手”这门手艺?
以前,门把手在车门上杵得明明白白,现在倒好,个个都跟搞地下工作似的,恨不得埋进车门里。
到底是门把手藏得深,还是我们的智商不够用?
说起来,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儿可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新物种”。
早在1947年,人家Cisitalia 202就开创性地搞过。
后来什么奔驰300SL、克尔维特C5,都是“门把手祖师爷”级别的车型。
可那时候玩这套,图的就是一个字——快。
风阻小、速度快,门把手藏得再深也有人买账。
技术到了特斯拉Model S这里,才真正把隐藏门把手带进了“电动新时代”——电控、弹出、收回,像极了爸妈年轻时的BP机,按一下“嘀”地弹出来,玩得是仪式感和科技感。
但是,仪式感归仪式感,现实还是喜欢给你添点堵。
特斯拉的隐藏门把手,弹不出来算常规操作,左右弹出不对称才叫个性张扬,至于莫名其妙自己弹、弹完弹不回去,熟练的车主都见怪不怪了。
有时候真怀疑,买特斯拉是不是得附送个“应急开门培训班”。
问题多归多,特斯拉还是凭这玩意儿火了。
一群汽车厂商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加入“隐藏门把手联盟”,MAGNA、HUF这些供应商恨不得把门把手玩出花来。
2018年前后,尤其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兴起,一夜之间,隐藏门把手成了“新潮标配”,不带点科技感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蔚来、小鹏、凯迪拉克、丰田……你说你是传统豪华车也好、新势力也罢,反正都在“门把手消失大赛”里卯足了劲。
现在的隐藏门把手,可以说技术成熟得不要不要的。
弹出式的、非弹出式的、机械备份的、电容备份的,门把手的花样比我家包饺子的馅还多。
有的靠微型齿轮,有的全电控,你喜欢哪种口味随便挑。
可别看玩得花,其实全都高度依赖低压供电系统。
这玩意儿配置得不合适,撞车的时候一个短路,门把手可能比我的网速还慢,这时候想开门,你就只剩下“佛系祈祷”了。
当然,车企们也不是吃素的。
大众、奥迪搞了“两段式开启”,既能电控又能机械应急,所谓“鱼与熊掌兼得”;有的品牌直接给门把手配备独立电容,低压系统挂了还能撑72小时。
聪明如你,肯定会想:那我以后是不是出门得带上充电宝,顺便给门把手也备上?
玩笑归玩笑,这些新设计确实让门把手的安全性上了一个台阶。
CPM电容+机械拉索,听起来像是给门把手装了“双保险”,比我家保险柜还靠谱。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问一句:门把手这个小零件,值当花这么多心思吗?
你看看汽车发展的历史,动不动就是平台升级、三电系统迭代、智能座舱上车,结果最后栽在“一根门把手”手里。
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平时生活,总想着搞点大事情,最后发现最折腾人的,是桌上的一根头发?
隐藏式门把手的进化,某种程度上,恰恰是汽车行业“追求智能化、体验感、科技感”的缩影。
但更有意思的是,大家一边骂着门把手难用,一边却又真香地买单。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追星?
嘴上说着“再也不看TA的剧”,结果每次新剧上线还是冲得最快。
我们嘴上嫌弃隐藏式门把手,遇到新车带这配置,拍照发朋友圈那叫一个积极。
也许,这就是人性。
我们都爱炫酷新鲜的玩意儿,只不过当“新”变成“日常”,吐槽成了生活的调味品。
再说回车企。
你以为他们真的在意门把手的便利性吗?
不,车企追求的,是极致的风阻系数、是整车外观的流线感、是智能化的“仪式感”,还有供应链成本的“性价比”。
隐藏式门把手能减重、降风阻、提升续航、优化造型,怎么想都不亏。
你说开不了门?
车企掏出机械备份的“救命稻草”:“你看,我们也为你的安全操碎了心。”只不过,真遇上极端情况,能不能第一时间想起“用力外抠”还真说不准。
毕竟,有多少人日常会认真读完汽车说明书?
说到底,隐藏式门把手就像你生活中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背后藏着无数“技术创新、产业协作、标准升级”的大文章。
这玩意儿从Cisitalia 202到今天,跨越了70多年,技术、成本、体验一步步进化,既有行业的狂欢,也有用户的抓狂。
你说它是进步的象征吧,它确实推动了智能化、电子化、供应链升级。
你说它是“伪创新”,也没毛病,毕竟有些场景下还真不如传统门把手实用。
但如果连门把手这点小创新都容不下,那汽车智能化的路,还怎么走得远?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人问,以后还会不会有“隐藏式雨刮器”“隐藏式后视镜”之类的新花样?
我觉得大概率会有。
毕竟,在这个什么都要讲个科技感的年代,连泡面都要配个“隐藏式叉子”,车企怎么能甘于平庸?
未来的隐藏式门把手,会不会和数字钥匙、无感进入完美融合,甚至直接消失,靠脸就能开门?
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只不过,等那天真来了,我们是不是又要怀念“咔哒一声”的机械门把手,感叹一句“还是以前的东西耐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更好奇你们怎么看。
花里胡哨的隐藏式门把手,你觉得是科技进步还是智商税?
遇到门把手“罢工”,你会淡定应对还是破口大骂?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来聊聊,到底隐藏式门把手的成熟,是汽车行业成长的标志,还是一场集体“自嗨”?
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