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销量“节节下降”,日系车的故事讲不下去了?
五年前,要是问老司机“二十万左右买什么车最稳妥”,答案基本逃不出几个字:雅阁、凯美瑞、RAV4、CR-V。这些日系车当时堪称铁板钉钉的选择。省油、省心、保值——三个字,靠谱,足以让无数家庭在购车时不再纠结。但如今转眼五年,日系车的故事似乎开始讲不下去了。
看数据说话,日系车的价格不仅一跌再跌,销量更是兵败如山倒。有人说是夸张,毕竟榜单上丰田、本田、日产还在,丰田甚至在2025年上半年还卖出接近84万辆,同比增长6.8%,似乎还稳如狗。然而,把时间拉到2021年,丰田在中国可是卖了194万辆,差一点冲击两百万的神话。现在全年勉强一百五十万多出头,少了整整一小半。
本田更是惨烈。2021年还能卖138万辆,如今上半年只剩下31万多点,尴尬得都不够对折。日产的年销从曾经的104万掉到六七十万,似乎连存在感都明显变弱了。其他日系品牌要么边缘化,要么直接退场,可谓点到即止,无需多言。
不少人习惯性归因于新能源补贴政策,觉得官方“偏爱”新势力,把传统燃油车逼入死胡同。购车补贴看似的确有差距——新能源最多奖2万,燃油车1.5万,差五千。可实际市场,随便一台燃油车优惠三五万早成常态,有的甚至砍到十万。说到底,五千块补贴不至于让日系集体“兵败如山倒”,简直天方夜谭。
再聊政策,“限行限牌”确实对燃油车不算友好,但真算下来,全国严控牌照的城市不过三五个,真正影响全局的寥寥无几。如果让政策背锅,恐怕这锅太重,政策不背得动。
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日系车的“优势”被一举击穿。曾几何时,日系车以省油耐用著称,成为家庭用车的首选。尤其2015-2020年,油价飞涨、维修昂贵,日系车靠“油耗低、质量稳、保值高”抢占市场。那时候,雅阁、凯美瑞、RAV4、CR-V等车型火到什么程度?每卖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日系,这可是汽车圈的“黄金时代”。
到了2020年,一切变了。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价格直降,新能源车迅速破圈。一线城市电动车满街都是,回头率从罕见变成常态。加上国家政策层层助攻,从购车补贴到上牌便利,新能源成了“天选之子”。
新能源市场爆发,德系拼纯电平台,美系拼价格,国产新势力拼技术,个个杀疯了。反观日系,大步慢跑。丰田高管嘴上还在嚷嚷“电动时代难到来,混动才是未来”,殊不知市场已经把答案写在门口。大家在狂卷续航、快充、智能驾驶,日系还在宣传“CVT更平顺”“混动更省油”。电驱时代下,靠省油和耐用闯江湖,显然已经跟不上节奏。
当比亚迪宋Plus DM-i、秦Plus DM-i等一批插混车型涌出,油耗优势被直接打垮。亏电跑三升百公里,绿牌还能纯电通勤,不仅省油,而且日常使用成本更低。日系车曾经傲视的耐用优势,如今国产电驱结构简单,问题少,“不修车才是王道”。
最要命的,还不是油电优势被击破,而是智能化直接掉队。人家国产都在卷大屏、语音助手、车联网、辅助驾驶,OTA升级成标配;而日系合资还在“导航卡插反都打不开”的年代,中控令人一言难尽。这不是时代差距,是维度降打击。
到2022年,苦果终于结出。比亚迪年卖186万辆新能源,市场份额翻倍。新能源渗透率飙升到25%,每卖四辆车就有一辆是电动。传统燃油车风光不再,日产跌至89万、本田与丰田均断崖式下滑,尤其本田再无还手之力。
其实,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局。新能源时代下,消费者买车要的不仅是省心,更是科技感、智能化、体验感。日系车原本以实用、耐用傲世,却在技术浪潮中原地踏步,既丢了优势又赶不上新节奏。兵败如山倒,自然不难理解。很遗憾,日系车的那个美好故事,真的讲不下去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