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里提到的全部内容,都有靠谱的信息源支撑,想了解详细出处的朋友可以翻到文章的最后一页看一看。
之前呢,二线的豪华车品牌在国内市场里可是销量王,可在过去半年来的销售状况告诉我们,实际上咱们的消费者现在已经有了更棒的选择了。
这事儿啊,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更看重性价比和实用性,而一些传统的二线豪华品牌在这方面表现得不够给力,加上新兴品牌的崛起,整体市场格局就发生了转变。
二线豪华不再是“潮流”
除了咱们都挺了解的BBA三大一线豪华品牌,二线豪华品牌其实也挺受青睐。用二十多万的预算选辆二线豪华车,比如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啥的,都算挺不错的选择了。
要是预算在二十多万,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和一线豪华品牌呢?其实,这个价位在一线豪华品牌里,很难能买到一款特别靠谱的车,反而二线豪华品牌会更合适些。
曾经一线和二线品牌都能在中国市场上各占一席之地,可是如今,这样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一线豪华品牌的地位并没受到太大冲击,可二线豪华品牌的份额却开始不稳,摇摇欲坠了。
近半年汽车销售的数据显示,现如今中国市场对于二线豪华品牌的需求明显减少了。具体来看,雷克萨斯和沃尔沃还能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整体来说,这两个品牌的表现也不像以前那么稳固了。
2025年前六个月,雷克萨斯大概卖出了8.5万多台,沃尔沃也差不多卖出6万多台。要说跟它们曾经巅峰期的年度销量,那个18万台左右的水平比起来,差距挺大啊,感觉真是天壤之别。
从乘联会的零售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车在咱们国家的汽车市场里,只有凯迪拉克一个品牌出现了下滑,其他那些二线豪华品牌的销售表现也不算特别亮眼�
林肯汽车上半年销售不到两万辆,跌了超过三成,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比如捷豹、英菲尼迪这类,在中国市场几乎变成了隐形的车型,不太被人注意。
销量稍微好一点的半年也就几千辆左右,不怎么好的半年,连那些新兴热度高的品牌单天卖的,都比不过。
要是没有大幅度降价,这样的销量真的说不过去,不然这水平得多尴尬。以前还得加价抢的雷克萨斯,现在降价也卖不动,展厅里的展车都快被灰尘盖住了。
五六年前想按照指导价买车,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现在倒是能用裸车价把车开回家,还附送车衣、行车记录仪,甚至还包括几次免费保养,真是不可思议的变化。
当年那些加价买雷克萨斯的车主们,估计现在都肠子都悔青了吧,毕竟行情变了,现在进口二线豪华品牌卖得不咋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却顺势崛起,真是让人唏嘘。
强势对手
就在雷克萨斯还在坚持十年前的精工细作的时候,国产的新兴品牌已用激光雷达和城市NOA重新定义了汽车的驾驶感受。进口身份、慢吞吞的电动化以及质量问题的不断攀升,都逐渐击碎了曾经的信仰底线。
一走进4S店,看到那机械仪表盘和几乎没怎么变的老款车,心里就觉得挺失落的,于是转头去了新兴品牌的体验店。结果一看,人家的第一款纯电动车都已经完结了三代的更新换代,你这才刚刚推出,也是跟不上节奏啊。
续航方面比不上蔚来,智能驾驶性能也比不过小鹏,就连比亚迪的车载系统流畅度都能把他远远甩下去,曾经的品质神话如今变成了笑话。
到了2024年,这个品牌创下了八次召回的纪录,车主圈里“发动机漏油”成了热搜词,还发生了车祸后门锁死的事情,消防员拼命砸窗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当年他们还扬言自己那车开不坏呢,可现在去了4S店修车,至少得等上两周才能轮到,机油乳化超过3厘米都能被说成是正常现象,真是让人无语啊。
车主们当初可都是为了省心买的,没想到现在变成了烦心事。依旧死死坚持自己那高高在上的身份,把国产供应链在过去五年里技术上的飞跃全都忽略了,还在幻想靠进口标记来瓜分中国市场。新能源技术早就猛烈冲击,科技潮流早已席卷而来,真是让人无语啊。
这些年国产高端品牌的名气比二线豪华车还要大,有点超越的趋势。在燃油车那个年代,它们最大的看点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然而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崛起,这些传统优势也逐步不再那么重要了。
就连最后的优势底盘也日益缩水,新兴的造车新势力不断把空气悬架的门槛往下压,以前根本想都别想,20多万的车居然就能配备空气悬架,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除了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之外,一线豪华品牌都想着争夺它的市场位置,结果,一线豪华车的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二线豪华的档次,真是让人觉得挺惊讶的。
以前以为用二十多万能买到宝马奔驰?那简直是白日做梦啊,现在为了冲销量,某些地区居然能把指导价接近40万的宝马直接看到“2”字头的价格,二十多万就能开上BBA,谁还会关心你的雷克萨斯呢?
现在车市热闹非凡,国产的高端品牌已经被推到台面上了。
国产新势力大展宏图
咱们中国品牌可是光彩夺目呀,到了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20名里,咱们占了12个席位,问界、蔚来、奇瑞这些名头也都在榜上呢。
问界算是头一回挤进了前十阵容,手上有三款在市面的SUV车型,价位啥的,从中高端到普通的都涵盖到位。这品牌刚成立也就28个月,整体交付的车子数就冲出了40万辆大关,真的是挺给力的。
小米su7去年一推出,毫无疑问成为了2024年里头最火的车型之一。光一年时间就卖出去了13.5万台,稳稳地站在新势力品牌销量的前面。
一到2025年,小米su7仍旧保持着火热的势头,一月份的销量就超过了15万台,这成绩在新势力圈子里绝对是排在前列的行列。
国产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不光是销量杠杠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也都受到许多人的点赞,智能化水平特别高,开起来不再单调乏味,续航里程也很给力,出行时完全不用担心电量不够的事。
各种黑科技配置也是层出不穷啊,消费者的认可和满意才是真正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动力呢。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加快脚步走出去,去更远的地方闯一闯,开拓更大的市场。
在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大潮中,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可真是领跑的那一片儿,各大车企在海外市场上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好看得很。
奇瑞汽车连续好几年都拿下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这个头衔。在巴西,连总统都把奇瑞当作竞选的座驾,还用它来招待马斯克呢。可以说,中国品牌正缓缓走向世界的舞台,影响力逐渐扩大。
结语
咱们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是越来越大,这也带动了相关新能源车企业的迅猛崛起。随着燃油车的销量慢慢往下走,新能源车就像顺风车似的,逆势飙升起来。
二线豪华车子现在跟不上潮流的节奏,要说新能源的力量崛起得也挺快的。估摸着再过不久,中国的汽车市场,豪华车这个概念可能就不怎么存在了。
豪华品牌要想在中国再次赢得市场,一看能不能在新能源这块搞出点大动作,市场这阵势挺激烈的,落后点儿,很可能就被挤出去。
参考信息
2024-10-26《观察者网》链途 造车新秀十年创业历程,对我国汽车供应链都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
2024-09-14《金融界》凯迪拉克8月的销售量直接跌了一半,曾经的二线豪华品牌领头羊,这回遇上了不少麻烦,结果真是跌得挺惨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