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成都国际车展,要是您亲自去逛了一圈,可能会觉得有点儿不一样。
以前咱们印象里的A级车展,那都是高高在上的,展台设计得跟未来世界似的,车子也都是些平时摸不着的概念车或者豪车,咱们普通老百姓过去,主要就是图个新鲜,开开眼界。
可今年这场,从8月29号一开幕,整个画风就变了,变得特别“接地气”。
展馆里人山人海,热闹是真热闹,但最抢镜的,不是那些闪闪发光的新车,也不是漂亮的车模,而是一群群架着手机三脚架,对着屏幕热情洋溢地喊着“家人们,这款车优惠力度很大,赶紧上链接”的带货主播们。
这场景,与其说是车展,倒不如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汽车“直播嘉年华”,每个展台都像一个大型直播间。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本来应该展示行业顶尖技术和未来趋势的国际车展,怎么就一门心思扑在了“卖车”这件事上呢?
咱们得先明白,今年的车展之所以会这样,是有原因的。
首先,展会的规模比去年稍微小了一点。
一方面,像劳斯莱斯、保时捷、兰博基尼这些顶级的超豪华品牌,今年都没来。
这些品牌本来也不是靠车展走量的,它们卖的是一种身份和圈层,来不来对它们的销量影响不大,但它们一缺席,整个车展的“高冷”气质就降了不少。
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实在是太会玩了,竞争也太激烈了。
在车展正式开始前一个星期,小鹏、岚图、吉利、蔚来、华为这些品牌,早就把自己最重要的新产品给发布了,把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提前收割了一波。
这就好比一场约好的武林大会,结果各路高手在正式登台前,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耍了一遍,那等大会正式开始,还能干嘛呢?
当然就是直接现场卖货,把看热闹的人变成实实在在的买家了。
所以,当成都车展的大门一打开,所有品牌的目标都变得异常清晰和统一:卖车。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文章开头说的那一幕。
整个展馆里,此起彼伏的不是发动机的轰鸣声,而是各种评车、讲价、催单的声音。
来自西南地区各个省市的销售人员、网络主播们,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主战场。
有品牌的工作人员就说得很实在:“跟北京、上海、广州的车展比起来,成都车展的卖车属性是最强的。”他们公司这次就请了十几个网红主播过来,效果立竿见影,光是在展会现场,一天就能拿到几十个订单,这可比在4S店里守株待兔效率高多了。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卖车大战”里,咱们中国的自主品牌绝对是主角,一个个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吉利汽车直接把他们最畅销的燃油SUV星越L推出了一个叫“东方曜”的新版本,不光是外观酷,核心的发动机换成了领克03+跑车同款的2.0T高性能发动机,配上8AT变速箱,最高时速能跑到225公里,这对于一款家用车来说,性能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
长安汽车则另辟蹊径,推出了一款增程式皮卡“猎手K50”,起售价才12万多,既能满足越野爱好者的需求,又能兼顾日常使用的燃油经济性,想法很大胆。
新能源品牌的表现更是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LS6,还没正式上市,光是预售订单就已经突破了48000个,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感到压力。
小鹏汽车更是在现场办了一场主题为“AI改变世界”的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多款新车,甚至还把新一代的人形机器人都搬来了,科技感十足。
而自带流量的小米汽车展台,更是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几乎每一个进场的观众身边都会跟着一个专属的销售人员,全程陪同讲解,生怕你看漏了任何一个亮点。
零跑汽车也不甘示弱,不仅在车展上交付了第一万台新车,还高调宣布他们的全球车型即将登陆欧洲的慕尼黑车展,这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国内市场竞争,而是要把战火烧到海外去了。
比亚迪则在展馆外专门搭建了体验区,让观众能亲身感受他们旗下腾势、仰望等品牌的“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等黑科技,把枯燥的技术讲解变成了有趣的互动体验。
面对自主品牌如此猛烈的攻势,那些曾经在中国市场“躺着赚钱”的合资品牌,也终于感觉到了危机。
它们开始放下过去的架子,学习中国品牌的打法,试图用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方式来夺回市场份额。
比如,东风日产推出了一款主要由中国技术团队主导开发的新能源轿车;上汽通用别克也开始玩起了增程技术;沃尔沃也推出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混动SUV。
这些变化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无论你是什么来头,是什么品牌,都必须拿出诚意和实力,用消费者能接受、甚至喜欢的方式来对话,否则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为了“卖车”。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各大品牌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车展期间正好是农历七夕节,于是东风日产的展台被装点成了粉色玫瑰的海洋;小米汽车给观众准备的饮用水都是七夕特别主题的;智己汽车更是直接展出了一台粉色的兔子涂装车,充满了浪漫气息。
这些小细节,都是为了在消费者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你在心动的同时,更容易下决心签下订单。
更有品牌直接亮出了硬性指标,有家头部新势力品牌的工作人员就透露,公司给他们下的死命令是,在车展期间必须完成不少于1000个确认订单。
一千辆车,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也足见其背后的压力和决心。
为了完成目标,不光是汽车厂家自己在努力,各大经销商集团也纷纷下场,自己在展馆里租下展位,派出大量销售人员在各个品牌展台前招揽客户,整个车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
当然,光靠企业和经销商还不够,地方政府也来推了一把。
成都市商务部门就推出了购车奖励活动,在车展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购买指定企业的车型,就能获得2000到4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优惠。
企业、经销商、政府三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把这次成都车展打造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汽车消费盛宴。
回顾上一届成都车展,总共吸引了超过92万人次参观,现场卖出了3万多辆车,合同总金额将近60亿元。
今年这场面,这阵势,这投入,能不能超越去年的成绩,确实让人拭目以待。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真实面貌:活力四射,竞争残酷,但也充满了无限的机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