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赛力斯今年的业绩,很多人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你想想,新能源车这么卷,赛力斯不是主流里的大玩家,也不是行业里最牛的技术派,还能净利润暴涨80%,这事儿说出来,谁都得琢磨琢磨背后到底是什么道道。咱才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分析,今天我就给大伙说道说道,赛力斯这事到底牛不牛,除了会抱华为大腿,自己是不是也真有点东西。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背景,2025年上半年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困在价格战的泥潭里。你降我也降,大家都想抢市场,结果就是销量上去了利润反而往下掉。大厂家小厂家一个个都喊苦,利润蛋糕分得比以前少了。这个大环境下,谁还能毛利率提升、利润飙升,那确实得刮目相看。
赛力斯这半年,表面上看,销量和营收其实都在往下掉。你要按照传统思路,销量下去了,利润也该跟着掉。但赛力斯偏不,利润增加得猛,甚至毛利率还更高了。你琢磨琢磨,这不就是典型的“活得明白”,会在乱世里赚钱吗?
很多人说赛力斯靠的是华为,其实这话没错,但也只有对了一半。现在新能源车主打智能化和高端体验,说白了就是谁家系统用得溜、谁家智能东西多、谁家用起来爽,谁就能在五十万以上的市场站稳脚跟。赛力斯这些年选了跟华为深度合作,确实让自己的问界系列一下子被推上了高端市场。
尤其是问界M9和M8,这俩定位直接冲着大户、高净值、家庭客户来的。咱不是乱说,数据也在那儿摆着。问界M9连着几个月销量都在万台以上,彻底碾压了同级别的蔚来理想这些老玩家。你说是不是“抱大腿”有用?但“抱”得不是只会靠着,而是能把华为的智能、技术搞进自己的车里,把品牌拉出来露脸,这才叫本事。
赛力斯除了产品过硬,产能和工厂升级也没拉下。你去看看他们两江新区的超级工厂,那不是光有个场地,人家还在电池技术、自动化生产、智能平台子上做迭代。有些东西说不上未来能不能让它100%独立于华为,但现在人家至少在“怎么把一个好车造出来”这事上没掉链子。
再说回来,老百姓买车看啥?一个想法,买贵的就想买个踏实省心,还得品牌硬。问界这一波新的高端客户,都是看中了俩事儿:一个是华为在智能汽车上的底子,另一个是赛力斯做出来的实际体验。你像车主说的,家里是挂了宝马的,也有智能的小车,但真到要“全家出游”或者“搬小孩出门”,还是觉得问界更大更实用。那这到底是产品力吗?是!但能把这种体验做出来,还能稳定交付,还是要靠赛力斯在后面的支撑。
这里有意思的地方了,大家都在说赛力斯只是问界的“代工厂”,没有自己的技术。但你想想,现在华为一步步铺开自己的车企生态,赛力斯已经不是“独生子”了,越来越多的兄弟车企进来,赛力斯压力也大。原来客户认准一个品牌,现在一堆品牌、价格区间互相重叠,你能不能真正刷出差异化,绝对是硬本事。
所以赛力斯接下来的路门槛更高,竞争不光是外部别人跟你抢市场,内部还得和“兄弟企业”抢技术和客户。你像问界M5 Ultra和智界S7,价格几乎一致,定位也都在年轻群体、起步价低的市场。这种情况下你技术不能独立、品牌不能强,不就被边缘化了吗?
这时候赛力斯就得靠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你光靠华为带不够,自己还得再往前一步。赛力斯这些年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面都有投入,自己搞了个魔方技术平台,还投了几百亿做研发,这是一个信号,让大家看到赛力斯不是只会抱大腿,也真的愿意拿钱砸自己的技术。
因为你没本事,只能做别人的影子,哪天华为不“偏心”你了,或者分技术分资源给别人,你怎么办?只有你自己真的拿出来点核心技术,大家才会认你是“有能力”的,不是简单地给别人打工。所以说,赛力斯现在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技术链条再做深一些,有一天能做到车圈的“技术派”,那才是能立足的本钱。
还有一点,赛力斯为啥能在这波亏钱大潮里保持高利润?说白了,就是产品迭代和品牌溢价。别人10多万的车卷得天昏地暗,赛力斯在高端线涨价倒卖得动货。为什么?你产品真做得牛,用户就认你,愿意掏高价。很多新造车势力都想学赛力斯做高端,但没品牌、没技术、没实际体验,玩不出来吗?所以高端市场说白了,还是胜在你有品牌溢价和稳定交付。
当然啦,这些都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再过一两年新能源市场还会继续激化,谁都可能被淘汰。这时候,不管是有华为、还是有宁德时代,你都得多看自己本身。一旦行业下半场打到技术壁垒和智能体验,赛力斯要是真在这方面掉队,那利润能不能继续暴涨可真不好说。
如果跑得快,就能留在决赛圈,还能捞更多利润。如果没跟上节奏,只会跟着华为屁股后面走,那就是干活分账,赚个工程收入,但永远没话语权,那岂不是亏大了?
过去有人说赛力斯只会“抱大腿”,这话说得重了点。其实在国内车圈,谁不想找个靠谱大哥带着?但抱的不是只会一起混饭,而是能一起拼命搞事情,把技术和品牌给拔高。赛力斯现在不光是合作,还不断在工厂、团队、产品线下苦功夫,未来可不可能把“代工厂”那顶帽子摘了,靠自己的创新和技术在前头领路?那可就牛了。
这事说到底,小结一下。赛力斯当前最牛的不是销量高,而是利润猛增,靠着高端化、技术背书和自己在生产制造管理上的进步,赌赢了行业的牌局。但想要下半场还能这么赚,得让所有人都明白,不是只有“华为是爸爸”,而是赛力斯自己也能独当一面,做出让同行服气和客户买账的东西。未来这两年,谁能率先把技术和体验提上去,谁就能笑到最后。
就这道理,以后谁再说赛力斯只会给人打工、只靠“抱大腿”,你就让他看看现在的利润和技术投入。行业都是靠实力说话的,能不能真正做到“自强”,能不能把品牌和产品做得更硬,才是以后能不能笑到最后的关键。别看现在赛力斯风光,也得看他自己有没有把“底子”打扎实了,别哪天大家都不认账了自己拍脑袋后悔。
所以说,赛力斯如果不能把技术和品牌独立性再搞起来,只靠别人带着,迟早会被淘汰的。但如果他能把自己的能力拉满,哪怕背后有华为和宁德时代再帮一把,这行业淘汰赛也是能进到决赛的。未来两年就看谁能熬住,从拼销量到拼利润、从拼品牌到拼技术,这才是真正的新能源车的胜负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