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一则关于零跑汽车的增持消息掀起了汽车圈的热潮。毫无意外,这一次朱江明和傅利泉又重磅出手,花了整整2.05亿港元,直接买进324万股公司H股,这么大手笔的操作,让“吃瓜群众”纷纷感叹这真是老板们亲自带头为公司打CALL的典范!不得不说,从今年4月到现在,他们已经一起增持了高达8.5亿港元的股份,这股信心可以说是朝天直上,仿佛零跑已经稳稳地握住了新能源领域的“王牌”席位。
当然,这种豪掷千万的背后,可不是单纯的气派和豪爽,而是建立在业务数据爆表的底气之上。光看9月这一个月的交付成绩,就可以明白老板们为什么敢“豪横”。6.67万辆的交付量不仅刷新了中国新势力的单月纪录,还拉出了一条97%的同比增幅线,直接对着竞争对手的脸来了个漂亮的大甩尾。这可是实力超强的“月度C位”,甚至从3月以来零跑已经连续霸榜新势力销量第一。这种稳定的长期领跑态势,简直让人忍不住怀疑难道零跑的车是装了“加速外挂”?
而且别光盯着销量,再瞧瞧零跑的产能。9月,它的第100万台整车顺利下线,成为全国范围内继理想后第二个迈入“百万交付俱乐部”的新势力企业。尤其是从第50万台到第100万台的时间线,仅耗时343天,这个效率真让人啧啧称奇,直接缩短了行业平均时间。从供应链协同到生产线管理,再到整车交付,零跑的效率套路可以说是相当硬核,堪称新能源车企的一本“教科书级别学习材料”。
更别提零跑车型的排布策略,一看就充满“金钱的智慧”。C系列车型,比如C01和C16,直接包揽了今年销量的绝大部分,靠着纯电加增程双动力组合稳稳压住15万-25万元的消费区间;接着是B系列顺势在中端市场插旗,这年头汽车市场上谁能做到两手抓呢?零跑显然深谙产品矩阵打造的艺术。特别是最新推出的D19和Lafa5,可以看作是零跑开始打高端牌的亮剑时刻,尤其D19的续航能力直接冲击500公里以上,电池容量更是碾压普通纯电车型。这种“不怕贵,就怕买不到”的自信,简直就是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书。
当然,头脑清醒的零跑不会局限在国内,海外市场也在它的战略范围之内。从慕尼黑车展上的新款发布到全球1700多个销售网点落地,再到三万台的海外交付成绩,零跑这一步步走得稳又狠,说白了就四个字圈地为王。这背后少不了合作方Stellantis集团的资源支持,连海外市场大佬们都争相给零跑点赞,这还不够稳?
不过话说回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从野蛮生长到现如今的细耕深作,竞争甚至已经到了“拼命内卷”的地步。得核心技术得天下,这道理谁都知道,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有几家企业能像零跑这样不仅追求市场规模,还脚踏实地提高质量和效能?这也给整个行业提出了一个更深的拷问一味求量、忽视产品力,真的能反映企业的未来吗?在这个技术和体系化能力为王的行业里,下一步的大浪淘沙,又会淘汰多少贪图速度的“速成高手”?你愿意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选择一家可靠的企业,还是赌上一把虚名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