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聊起车,是不是总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咱们买车,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德系、日系这些合资品牌,觉得技术成熟、质量可靠,开出去有面子。
可现在,打开手机一看,满眼都是比亚迪、理想、蔚来这些国产品牌的消息,什么“电比油低”,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搞得人眼花缭乱。
相比之下,像日产这样的老牌合资选手,好像声音小了很多,甚至不少人都开始问:这日产,是不是快不行了?
尤其是看着它销量一路下滑,当家车型轩逸都得靠“骨折价”来撑场面,确实让人为它捏一把汗。
但就在大家以为它要“缴械投降”的时候,市场上突然冒出了一款车,像平地一声雷,据说订单量一下子就冲破了一万台,硬是给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日产带来了一丝久违的阳光。
这辆车,就是东风日产启辰品牌下的大V DD-i超混动,也就是有些文章里提到的那个“救命稻草”。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快要被市场遗忘的品牌,是怎么靠一款车打出这么漂亮的翻身仗的?
这背后的门道,可比单纯的一款车要深得多,它更像是一场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如何活下去的“求生教学”。
咱们得先搞清楚,日产前几年的日子过得到底有多难。
那感觉,就像一个曾经天天上榜的优等生,突然之间成绩一落千丈,连及格线都变得遥远。
这事儿得从几年前说起,2018年,他们那位传奇的全球掌门人卡洛斯·戈恩出了事,这一下就像大厦的顶梁柱被抽走了,整个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发展方向也变得迷茫起来。
偏偏在这个时候,全球汽车行业刮起了最猛烈的一阵风——新能源。
当中国的车企们已经开着电动车满世界跑,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玩得飞起的时候,日产的动作却慢得像按了暂停键。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日产不是早就有了电动车“聆风”吗?
那可是电动车界的元老啊!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问题是,日产起了个大早,却把整个集市都给错过了。
它手握着全球最早量产的电动车技术,却没有持续投入,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去更新迭代,结果就是眼睁睁地看着后来的特斯拉和一众中国新势力,把新能源这块大蛋糕吃得一干二净。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日产的退步简直让人心惊。
咱们不讲虚的,直接看数据。
2023年,日产在中国的销量下滑了将近两成;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更是扩大到了惊人的27.47%。
这意味着,每卖出四辆车,就有一辆多的客户流失了。
曾经那个闭着眼睛都能卖爆的“家轿神车”轩逸,在比亚迪秦PLUS这种既能用电又能用油、价格还更便宜的对手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只能靠着巨大的优惠力度来吸引客户,被大家戏称为“折扣王”。
这不光是面子问题,更是里子问题。
经销商们卖一辆车可能还赚不到什么钱,苦不堪言;消费者们也开始动摇了,心里犯嘀咕:“都这个年代了,花同样的钱,我是买一个配置简陋的合资标,还是买一个配置拉满的国产车?”这种信任危机,对一个品牌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就在这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日产快要“没救了”的时刻,转机出现了。
东风日产启辰大V DD-i超混动横空出世,它就像一个被派来执行特殊任务的奇兵,一上来就打出了王炸。
上市后没多久,订单就轻松破万,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大家都在好奇,这辆车凭什么能做到?
首先,它在价格上给出了百分之两百的诚意。
11.99万到14.99万的售价,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
它基本上把同级别的合资品牌SUV的价格砍掉了一大截。
更关键的是,它在降价的同时没有减配,反而给得更多。
比如车里那块中控大屏用上了高通8155芯片,这在以前是二十多万的车才有的待遇,保证了你操作起来流畅不卡顿。
还有像Momenta提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坐上去像沙发一样舒服的“云感”座椅,甚至还有防止家人晕车的黑科技。
这些东西,在过去你可能要花十六七万甚至更多的钱才能享受到,现在启辰大V DD-i打包全给你,价格甚至比一些国产车还实在。
这种做法,直接打破了消费者心中“合资车=高价低配”的刻板印象,让大家觉得,这钱花得值。
其次,它的定位非常聪明,非常“懂”中国老百姓。
它没有去和别人硬碰硬地比谁加速快、谁续航长,因为它知道,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车不是用来赛道的,是用来生活的。
所以,它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了一个词上——“舒适”。
这个点,可以说是精准地打在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上。
你想啊,我们普通人开车,最希望的是什么?
不就是每天上下班开车不觉得腰酸背痛,周末带上老婆孩子出去玩,后排的人不会晕车吐得一塌糊涂,车机系统听话好用,导航、听歌都顺畅吗?
启辰大V DD-i就是冲着解决这些日常痛点来的。
它那个号称“零重力”的座椅,采用了特别的人体工学设计,坐久了也不累,还能给你按摩一下,这种实实在在的舒适体验,远比那些用不上的极限性能要来得贴心。
它没有跟你画大饼,而是把眼前的日子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然,最核心、也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是这台车背后所代表的,是日产在中国运营思路的彻底颠覆。
启辰大V DD-i的成功,响亮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那就是“由日本总部设计,然后拿到中国来卖”的时代。
以前,东风日产想开发一款新车,得先打报告给日本总部,等那边层层审批下来,市场的黄金时期早就过去了。
但这次完全不一样,东风日产内部进行了一场“革命”,果断采取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开发模式。
也就是说,这款车从最开始的市场调研,到中间的设计开发,再到最后的产品定型,几乎全部是由中国的本土团队说了算,日本那边只负责在大方向上把把关。
就连日产的日本高管都不得不公开承认:“以前的车,是我们日本人造好了,让中国人来开;而现在的车,是中国人自己为中国人造的。”这句话的分量非常重,它意味着日产终于愿意放下跨国巨头的身段,真正开始学习、尊重并适应中国的市场、中国的速度和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这不仅仅是权力的下放,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巨大进步,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拥抱的转变。
所以我们看到,启辰大V DD-i的设计很符合国人的审美,简洁大气不张扬;它的智能化配置,也完全跟上了中国品牌的潮流。
这证明了一件事,不是合资品牌不行了,而是那些不愿意改变、依旧傲慢的合资品牌不行了。
只要愿意放下身段,把决策权交给更懂市场的人,合资品牌依然有能力造出被中国消费者认可的好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