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两年的岁月悄然流逝,广汽埃安与华为这一对曾有过诸多纠葛的“老冤家”,再度“续前缘”!据媒体报道,广汽埃安正计划对华望汽车进行投资,其持股比例将控制在不超过30%的范围。此消息一经传出,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汽车行业激起千层浪,业内人士纷纷感慨这一事件堪称“戏剧性转折”。
回溯至2023年,双方曾因在合作事宜上存在严重分歧而“分道扬镳”。而当下,广汽埃安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在此情形下,华为仿佛成了那根至关重要的“救命稻草”。
这场“再牵手”的背后,实则是广汽集团的一场背水一战。华望汽车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人们不禁翘首以盼:在2026年其首款车型亮相之际,它能否力挽狂澜,扭转当前的不利局势呢?
剑指高端市场
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华望汽车是其与华为开展战略合作的关键载体。今年3月,广汽集团斥资15亿元将其设立。华望汽车将充分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华为会提供智能化技术以及先进的流程体系,而广汽则贡献整车平台与产业链资源,双方携手共同打造面向30万元级高端市场的创新型产品。
广汽集团董秘着重强调,华望汽车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优先利用埃安现有的产能。其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上市。在8月8日举行的华望项目开发攻关动员会上,广汽高层立下誓言:“华望成,将助广汽更进一程”,充分彰显了破釜沉舟的坚定决心。
回溯过往,2021年7月,双方曾签署协议,联合开发中大型SUV(AH8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7.88亿元。然而,到了2023年3月,广汽突然改变决策,决定改为自主开发,并宣称此决策“更具灵活性、更能实现盈利”。
如今,局势峰回路转,华望项目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它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汽车,更是一场关乎品牌的振兴之战。
为何埃安转向求变?
业内人士分析称:“昔日,因埃安销量表现卓越,广汽拒绝了华为;如今,又因埃安发展‘失速’,广汽重新与华为携手。”
自2023年双方分道扬镳后,埃安的销量虽曾有过短暂的亮眼表现,但到2025年,颓势愈发明显。其月均销量从高峰时期的5万辆骤降至约2.5万辆。7月,埃安销量为26,557辆,同比大幅下跌24.6%。
汽车圈知名博主于微博发文分析道:“埃安二度牵手华为,实乃无奈之举。华为在智能驾驶和车联网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弥补埃安的短板,借助华为的品牌‘势能’,有望提振埃安的品牌影响力。”
更为关键的是,华望项目被视作广汽集团新的增长引擎。在8月8日召开的动员会上,广汽高层将华望项目定位为“战略级项目”,着重强调该项目的成败对集团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权威媒体指出,华为的加入能够加速埃安的转型进程。该媒体报道称:“在智能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华为智能化 + 广汽智造’的合作模式有望缔造新的辉煌。”
这并非空泛之谈。2022年,埃安A轮融资创下了182.94亿元的纪录,成功吸引了53家机构参与。然而,如今资本市场热度冷却,华为成为了广汽集团新的希望所在。
高端电动车迎爆发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但高端细分赛道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售价30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40%,在新能源市场总份额中占比达18%。据预测,全年该细分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万辆。
知名机构全球资深合伙人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分析指出:“2025年,智能驾驶的普及率将达到60%,由华为等技术巨头主导的高端品牌更有机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趋势与华望汽车的市场定位高度契合,华望汽车聚焦于30万元级市场,其首款车型预计于2026年投放市场。
知名分析师进一步补充道:“埃安入股华望汽车,有助于分散广汽集团的研发风险。华为的智选模式已在商业上得到验证,实现了盈利,华望汽车有望复制这一成功模式。”相关数据也为这一乐观预期提供了支撑,华为引望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收264亿元,毛利率达到55.36%,这充分证明了技术输出模式的可行性。
然而,华望汽车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2025年7月,宝马i5、奔驰EQE等豪华品牌纷纷采取降价策略,对市场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蔚来、理想等品牌已在30万级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华望汽车能否在2026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突出重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广汽高层表示:“品牌孵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在短期内可能会对集团的利润产生一定的拖累。”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华为的品牌背书是华望汽车最大的竞争优势。正如“车界观察者”所说:“此次合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合作,更是埃安实现振兴的重要契机。”
写在最后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