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廉价版ModelY即将发布,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减配降价只为普及更多用户选择

当我第一次听说特斯拉要推个廉价版Model Y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这是不是又一种看似实惠其实套路?过去几年,特斯拉在国内的定价算是玩火自焚——价格变得很灵活,甚至有时候令人琢磨不透。官方发布会都变得像走过场似的,消费者呢,饥渴地盯着价格表上的每一个变动。

前几天我在咖啡厅碰到一朋友,他是卖车的,边打量我手里拿的手机边说:听说特斯拉那低配版快来了,差不多两万块就能到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笑了笑,心里在想:这次不出意外,真要是真的,市场上可能会掀起一阵骚动。

特斯拉廉价版ModelY即将发布,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减配降价只为普及更多用户选择-有驾

你猜那辆伪装车晚上在停车场里偷偷亮了一会儿灯,简直像个未完成的模型车。看看它的细节:取消了全景天窗,前长条大灯变成普通的,尾灯设计也变得平淡无奇,轮毂小了点,从别的地方得到的估算,可能会用18英寸的,和目前的19英寸比,差距不大,但能省一笔。

内饰部分则是大变样:后排的小屏幕没了,座椅由皮质变成了较便宜的织布,氛围灯也变成白色单一。其实我在想:这个阵容,除了那几项减配,其他基本保持,比如动力系统、电池容量、安全配置还在。这也证实了我早之前的猜测:特斯拉只是减掉一些愉悦感或潜在的功能,其他根本不敢减。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资料显示这车的成本基本不高,可能几千块的差价。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20万这个价位,特斯拉要怎么做到既能够保证续航、保证安全,又能降低成本?这不是直接像买白菜一样,减一点配置就差价翻倍的事情。

你会不会觉得特斯拉这是在毛坯房上做文章?我倒查了一下:电机、动力系统、车身结构,几乎没怎么动。只是把一些装饰性功能砍了。像前排座椅通风、后排的娱乐屏幕这些,是否真的必要?当然对买家而言,能接受最省心省钱,当然好。

特斯拉廉价版ModelY即将发布,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减配降价只为普及更多用户选择-有驾

但我心里总在想:这个版本是不是也为特斯拉打开了心理预期——便宜点的车也能接受?价格压到20万以内,是不是等于把实用二字拉到了极限?还是说,这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廉价车,只是营销策略上的一些手段?你觉得,这样的车会不会太用料薄,安全可靠性会不会打折?—(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记得去年有个修理工跟我说,特斯拉的车,很多零件其实是模组化,大部分默认都能用,但细节差距就藏在那些用户感受里。像这次的降低配置——我就猜测:其实他们也很无奈,毕竟成本在那摆着。用生活比喻,就是盖房子,基础原材料还行,但把门窗用料少了点,也不会马上变危险,但用久了,问题就来了。

而且你说这车到底还能有什么减配的空间?我觉得空间不大。看着这份简配方案,它比起之前那个豪华版,最多就少了个天窗、几块屏幕、几块面料。到底还能怎么减?假如说成本再往下一减,比如用更便宜的电池材料,续航会不会受影响?——(这还没细想过,感觉可能不大,但又有点不确定)

觉得有趣的是,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可能会感受到这车的价值:没多大变化,但价格砍了三四万。对他们来说,20万能买一台特斯拉,这是很吸引的点。如果这车里边用料、设计都跟之前的相差不大,其实我更担心的是耐用性——你知道,便宜的东西,往往加速后期出问题。

特斯拉廉价版ModelY即将发布,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减配降价只为普及更多用户选择-有驾

最关键的还是续航。官宣不减,估算的话,百公里能跑到400公里(这段估算,体感/样本有限),对日常用车来说够用。想想我那朋友,他是自驾族,平时上下班200公里左右,开到第4年,换车还是得看续航表现。

说到这里,有个奇怪的问题:特斯拉这样减配会不会让他们占点便宜,又不损失基本用户体验?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奇怪——其实他们很可能是战术调整,确保你感受不到某些配置的缺失,但价格变低了,谁又能拒绝?(这段想法其实也不太成熟,可能只是感觉)

我觉得很多时候特别是在这种标准配置之下,买车不就像买鞋——看重的除了款式,更多的是合脚——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过度追求性价比是不是让我们逐渐忽略了感受?这个感受可能才是真正决定买不买的关键——(这思路突然卡住,突然又转想:是不是说太多了?)

特斯拉廉价版ModelY即将发布,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减配降价只为普及更多用户选择-有驾

所以,我倒开始琢磨:这个简配版的特斯拉,究竟只敢在少量减配上做文章,还是说还能再折腾出更低的价格?毕竟,电池、动力系统这么核心的部件,能哪儿再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没想过的猜测——电池容量还会不会缩水?但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这样就失去了续航基本保证。

我能想到,最关键的还是用户的接受度——20万以内,买的不是一辆豪华车,而是一台自动驾驶的工具。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一位销售说过一句话:只要续航不差,配置不足没关系,用户不在乎这些。——这是个很直白的总结。

这次我走神条线,心里泛起了一个疑问——是不是其实减配更多是市场策略?欲擒故纵,给人一种还有空间的感觉,激起消费者的降价欲望?又或者,特斯拉自身其实也还没有放开真正的价位底线?(这段没细想清楚,可能太过主观)

总结一番,觉得真开的车还是要看实际,不是用配置拼接出来的档次。也许我心里还在暗暗期待,那个低价版能给我带来惊喜,或者反而让我觉得没啥新鲜的——毕竟,车的‘硬核’还在动力和续航上。

特斯拉廉价版ModelY即将发布,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减配降价只为普及更多用户选择-有驾

你们说,像这样的极限减配,究竟能撑多久?在不牺牲安全的前提下,能再删出什么?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连我自己都快没想过的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