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事儿挺魔幻——美国那边刚取消了电动车7500美元的补贴,特斯拉立马就甩出一款“廉价版”Model Y,叫Model Y Standard。听着是不是有点“神机妙算”的味道?好像早就等着这一天,就等着政策一变,立刻降价冲量。可问题是,这所谓的“廉价”,真能让消费者上头吗?还是说,只是把本就已经够“毛胚”的Model Y,再狠狠抠掉几层皮?
说实话,看到这车的改动,我第一反应是:特斯拉这是要把“极简”玩成“极简陋”了?
先说外观。新款Model Y Standard前脸直接把分体式大灯和贯穿灯都砍了,只剩一条长条形的熏黑进气口,连引擎盖上的筋线都还在,多少有点“光杆司令”的感觉。你说它低调吧,也确实不张扬了,但走在街上,估计熟人得凑近了才能认出这是台Model Y。侧面倒是变化不大,18英寸轮毂配封闭式盖板,看着还算协调,续航也支棱起来了,517公里(WLTP工况)的数据在同级里不算差。但你要换19寸轮子?加一万块,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像餐厅里米饭免费,但筷子要另收费?
更狠的还在内饰。这哪是“减配”,简直是“返祖”。全景天幕没了,换成普通玻璃车顶,内衬还加了吸音材质。夏天是不那么晒了,可那种“通透感”也没了,多少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座椅从真皮换成织物,前排没通风,后排没加热,连氛围灯都砍了——这配置,放五年前的合资车上都算寒酸。方向盘和后视镜调节也回归手动,我试过一次手动调节,调完都想活动下肩膀。你说这是为了控制成本,可消费者心里难免嘀咕:我花钱买的是科技感,不是回到十年前的驾驶体验。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连LCC车道保持辅助这种基础的L2级功能都给砍了标配。要知道,现在十几万的国产电车,哪个不是标配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特斯拉这操作,简直就是打脸那些曾经把它当“科技标杆”的粉丝。你说它还有FSD选装资格,可问题是,FSD在国内连影子都没有,海外也贵得离谱,普通人根本用不上。这就相当于给你一台顶配手机,但把最常用的微信给删了,然后告诉你:想装?加钱!
再看动力,后置单电机,224kW,百公里加速6.8秒。放在三年前,这数据挺能打,但现在?主流水平都算勉强。比亚迪、小鹏、蔚来,哪个不是零百5秒内起步?就连20万出头的深蓝S07增程版,零百也才6.2秒。特斯拉这动力,别说“驾驶玩具”了,连“买菜车”都快不够格。不过续航确实还行,517公里,日常通勤够用,长途跑高速也勉强能打个来回。可你换19寸轮毂,续航立马掉到488公里,这“续航焦虑”又回来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它便宜了吗?答案是——便宜得不够彻底。美国起售价约合28.47万,比现款便宜了不到4万,但比国内还贵了两万多。要是这车真引进国内,按这个差价逻辑,起售价可能在22万左右。听着香?可别忘了,这是个没天幕、没真皮、没LCC、手动调节的“毛胚房”。相比之下,22万你能买到啥?
咱们拉两个对手比比。比亚迪唐DM-p,23万左右,插混系统,纯电续航215公里,零百4.3秒,标配L2辅助驾驶,内饰豪华得像客厅,还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你要家用,它比Model Y Standard强太多。再看小鹏G6,22万级的纯电SUV,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智驾全系标配,城市NGP都能用,内饰科技感拉满。Model Y Standard在这俩面前,除了特斯拉的标,还有啥优势?
更讽刺的是,Model Y Standard一发布,特斯拉股价立马跌了4.46%,市值蒸发4600多亿人民币。投资者用脚投票,说明大家心里都清楚:靠减配来降价,已经撑不起特斯拉的未来了。现在的消费者不吃这一套,大家要的是“增配降价”,不是“减配保价”。你把配置砍一半,价格只降一成,谁买账?
所以你看,特斯拉这波操作,表面上是应对政策变化,实则是在用十年前的思路,打今天的仗。它以为消费者还在为“特斯拉”三个字买单,可现实是,国产新势力早就把标准拉高了。你要科技,人家有更聪明的智驾;你要舒适,人家有更豪华的座舱;你要性能,人家加速更快还省油。
Model Y Standard,像不像一个曾经的学霸,现在不想努力了,就想靠“及格线”混毕业?配置缩水,体验倒退,价格还不接地气。这不是“真香”,这是“真劝退”。
当然,如果你就是铁杆特斯拉粉,就认那个标,觉得开出去“走路摇头晃脑”有面子,那这车或许还能让你上桌第一个动筷。但对大多数理性消费者来说,这台“抠到极致”的Model Y,恐怕连尝一口的欲望都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廉价版”特斯拉,你会考虑吗?面对Model Y Standard、比亚迪唐DM-p和小鹏G6,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