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天花板?25万的方程豹钛7,内饰曝光后我有4个槽点
01
这两天,方程豹钛7的内饰官图刷屏了我们编辑部的微信群。
原谅我说句扎心的:官方这波诚意有,但内行人一看,心里边还是打鼓的。
为啥。
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身边那帮开理想L6、问界M7、智己LS6的朋友,已经在嘀咕一句话了:钛7这玩意儿,真能卖25万以上吗。
02
给大家翻译一下配置表。
钛7主打硬派,5座,轴距2920毫米,车长4999毫米。
跟豹5、豹8放一起,介于中间水准。豹5轴距2800,豹8是2920。尺寸上是有诚意的。
真皮座椅+云感头枕+全景天幕+多色氛围灯+后排空调出风口+车载冷暖冰箱,这一串堆起来,听起来挺唬人的。手机无线充+杯架也不稀罕,就是怀挡和那块超大悬浮中控屏,看着气派,实际体验到底咋样,咱还得等实车。
亮点有,但也有点“花架子”那味儿。
比如那个多功能四辐方向盘+怀挡,说人话就是和奔驰、理想学的。目前不少车主一换怀挡,开起来总有点不像自己车了一样,手一抖就开错挡。
再像什么智能宠物座椅、多元场景生态,说实话这些年用得上的人不算多。
没有一定“刚需”,基本就是锦上添花吧。
03
底盘这块,我得多说两句。
钛7走了承载式车身,要大空间没问题。乘员舱有效长度3310毫米,得房率70.9%。空间确实阔绰,后备箱还能拓到1880升。
但承载式,真能做到硬派越野的“底气”吗。
毕竟大多数纯正越野,还是非承载式才顶。
说白了,钛7虽然造型方正,门把手、空调出风口这些都在用矩形、硬朗线条装点,偏偏底层是承载式。你真要拿它去豁山豁水,跟老一代硬派越野硬着比,未必跟得上。
我自己以前开过承载式改的硬派,拉满人、装满行李,在野外遇个烂路,那个车身扭转感是藏不住的。钛7有无优化,等上市试驾再看,但工程逻辑摆在这儿。
04
动力这俩字,表面看不弱。
1.5T插混,发动机115千瓦。两驱电机200千瓦,顶配四驱再加160千瓦前驱电机。
电机综功率360千瓦,顶到头的190时速。
老实讲,这一串数字是够看的。跟同价位的插混SUV,没被秒成渣。
但它的电池只有“磷酸铁锂”,容量官方还捂着没说。
这里要给没接触过磷酸铁锂的车友提个醒。这种电池冬天掉电快,而且快充速度一般。
你日常在南方还行,北方车主冬天出远门,多少心里得虚一点。
当然,我也见过很多网友吐槽“车速190,谁真的去飙啊”。
其实,绝大多数人开SUV,真没机会飙到190。数字为营销服务,更多是说“我能到、你不敢开”。
05
说点实在的,内饰这块的视觉冲击力,我觉着鲨鱼嘴造型前脸还有点意思,门把手那些小机关设计也新鲜。
但整体氛围偏豪华,更多靠配色(三种,雪隐灰、日蚀蓝、暮云橙),再加上大屏、氛围灯去营造。
你说对驾控有多大提升嘛,说实话,也就是个舒服。
智能生态,和比亚迪新一代那套“技术自研+跨界合作”挂钩,首发平板设备。
可平板,买回来多数人用两个月就吃灰,更别提什么多屏畅联。
06
再来聊个槽点,也算反向安利。
市面上总有种说法,“新车上市买头批最赚,没被割韭菜”。
实际上,第一批更多是“交学费”。
像这种新平台、新智能座舱,上市初几个月,软件各种bug和小毛病,随时等着用户反馈修正。
我们编辑部之前就遇过类似情况,抢先尝鲜,三天两头跑4S店刷系统。
“汽车数码化”这股风,体验过的人都懂。
07
最后对比下对手。
同价位里,理想L6、问界M7、智界R7、智己LS6都盯着钛7。
空间、配置各有所长,品牌溢价也在那儿。豹5、豹8的定价也就在23.98-32.98和37.98-42.38。
现在钛7标个25-32万,到底是入场券还是高开低走,真得看三样:实际体验感、软件稳定性、售后能不能跟上。
真有刚需,建议大家等等实车落地的反馈。
别太相信官图滤镜,咱买的是车,不是PPT。
反正我自己也曾图新鲜,吃过首批车的亏,最后还是那句话——用得舒服、少折腾,才是最值钱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