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沉寂两年欲翻身?8月复产目标直指万辆

沉寂两年的威马汽车生产线即将再次启动轰鸣声,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新能源圈层激起了层层涟漪。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经由战略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推动,威马将在今年8月重启位于温州的生产基地,首波复产的将是其曾经的经典车型EX5以及E5。对于关注中国新能源发展历程的观察者而言,这不仅仅是某个品牌的回归,更像是观察行业生态韧性与变革的一个独特窗口。

推动威马回归的关键力量,源自今年4月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深圳翔飞作为重整投资人,正式接管了威马的相关核心资产,并迅速投入到复产筹备中。他们制定了一个层次分明、目标清晰的三阶段发展规划,勾勒出新威马未来数年的发展蓝图。复兴阶段(2025-2026) 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核心目标是在今年9月实现EX5及E5车型的稳定量产下线,力求在2025年内达成1万台的产销目标,并挑战2万台的更高期望。与此同时,新威马的目光并未局限于国内,布局泰国KD工厂以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为2026年设定的10万台年产量目标打下基础。进入发展阶段(2027-2028),新威马的目标更为宏大,计划实现年销量从25万到40万台的跃升。技术层面将聚焦推动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新车型量产落地,并强调利用AI技术赋能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升级。此阶段还将启动至关重要的IPO筹备工作,为公司长远发展积蓄资本力量。最终的跨越阶段(2029-2030) 则瞄准了真正的行业标杆地位,计划在2030年挑战100万台的年产规模,实现1200亿人民币的营收目标,并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出行生态圈。

威马沉寂两年欲翻身?8月复产目标直指万辆-有驾

产品是车企立足市场的根本。新威马深谙此道,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产品焕新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面向全球多样化需求,推出超过10款全新或升级换代的产品。这不仅仅是对现有EX5、E5等经典车型的迭代焕新,更是产品矩阵的重大拓展。规划中的车型序列将全面覆盖从A00级到C级的各个主流细分市场,涵盖轿车、SUV、MPV以及跨界车等多种车身形态。通过不同品牌或子系列进行差异化定位,力求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这种密集且全面的产品攻势,展现了新威马意图迅速夺回市场存在感的决心。

威马沉寂两年欲翻身?8月复产目标直指万辆-有驾

任何宏伟计划的落地都离不开坚实的资源保障。深圳翔飞在披露的信息中着重强调了新威马所获得的强有力支持。地方政府对新威马的复产给予了直接的政策与资源扶持,这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在至关重要的融资层面,新威马团队正积极与当地金融机构展开紧密对接。据悉,融资方案将以股东方优质的资产作为增信手段,旨在为新威马复工复产所必需的工厂设备升级改造、供应链体系恢复以及后续的运营扩展,提供及时且充足的资金血液。同时,重建市场信心也是关键一步,推动信用评级的逐步恢复,将显著增强金融机构和核心供应商与新威马合作的意愿与稳定性。

威马沉寂两年欲翻身?8月复产目标直指万辆-有驾

值得一提的是,新威马此次的复产规划并非空中楼阁,其背后战略投资人深圳翔飞也引发了行业关注。公开信息显示,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其股东背景以及关联企业的汽车产业资源(如与昆山宝能汽车等存在一定关联),为新威马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复产进程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尽管市场环境相较于两年前威马的巅峰期已发生深刻变化,竞争格局愈发激烈,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但新威马明确的产品路线图、清晰的发展阶段划分以及正在落实的资金与政策支持,都为其重返赛道注入了重要的确定性。

威马沉寂两年欲翻身?8月复产目标直指万辆-有驾

威马复产的消息,无疑为波澜壮阔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图景增添了新的看点。从温州工厂重新点亮的设备指示灯开始,一段关于重塑、创新与挑战的旅程已然开启。市场最终会如何回应这个“归来者”?新威马能否凭借其扎实的规划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在群雄逐鹿的新能源赛道上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悬念都将随着首辆复产新车驶下生产线而逐步揭晓。无论如何,一个曾经拥有用户基础和制造经验品牌的复苏尝试,都值得我们持续保持一份理性的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活力与韧性,或许正体现在这种不断涌现的创新与变革之中。

威马沉寂两年欲翻身?8月复产目标直指万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