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小米YU7完成了24小时耐力测试,累计行驶3944 公里。这一成绩超越了保时捷Taycan此前创下的3425公里以及奔驰CLA 纯电原型车2024年底创下的3717公里的成绩,可惜这个记录仅仅2个月就被连续打破。
两个月后的8月15日,小鹏汽车完成“纯电车 24 小时耐力挑战”,成绩超出小米汽车17公里。仅仅十天后的8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旗下 AMG GT XX 概念车,在意大利纳多赛道纯电车耐力测试中取得了24小时内行驶5479公里的成绩,狂甩小米曾经的纪录一条街。这个成绩不但再次刷新了该领域的全球纪录,同时还在8 天里一口气刷新 25 项世界纪录。
赛道狂想:24 小时跑出 “赤道周长” 零头
常关注赛车的朋友都知道,纳多赛道是出了名的“严苛试炼场”,能在这儿创纪录的车型,绝对是真实力派。之前电动车 24 小时行驶纪录还没摸到 4000 公里门槛,AMG GT XX 一上来就冲到 5479 公里,多跑的 1518 公里,差不多是北京到上海往返一趟还得再绕段路的距离,差距肉眼可见。
更让人热血的是“八天环游地球” 挑战 —— 这名字还致敬了凡尔纳的经典小说。结果它根本没用到 8 天,只用 7 天 13 小时就跑完了 40075 公里,差不多是绕地球赤道一圈的长度!全程基本保持 3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冲刺,只有充电时才停下,连专业赛车手都得两小时轮班才能跟上节奏,这耐力真的绝了。
技术魔法:让电动车告别“续航焦虑”
能创下这么牛的纪录,背后靠的是两套“黑科技”。第一套是轴向磁通电机,比咱们常见的传统电机功率密度高 3 倍,还特别轻巧、不占空间,装在车里既能省出储物空间,又能持续输出强劲动力 —— 连 F1 车手乔治・拉塞尔都忍不住夸它:“响应速度跟赛车一样快,踩油门的瞬间特别爽。”
另一套是电芯直冷技术。车里装了3000 多个圆柱电芯,每个电芯都有独立的冷却系统,就算赛道温度飙到 35℃,电池也能稳稳保持最佳状态,不会因为高温掉电或降性能。再配上超 800 伏的电气架构,平均充电功率能达到 850 千瓦,算下来充 5 分钟就能多跑 400 公里 —— 以后开电动车跑长途,再也不用在服务区等一两个小时充电了,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够续航。
未来可期:2026 年量产见真章
可能有人会说,“概念车的技术都是‘画大饼’,普通人用不上”。但这次不一样,AMG.EA 高性能架构已经确定 2026 年量产,到时候咱们买的 AMG 纯电车,就能用上这些从赛道验证过的技术。就像 AMG 负责人说的:“就算到了电动时代,我们也要做性能领域的标杆,不让大家觉得‘电动就等于牺牲驾驶乐趣’。”
从燃油时代的“速度传奇”,到电动时代的 “纪录打破者”,AMG这次用 GT XX 概念车证明:对性能的追求,从来不会因为动力形式改变而打折。下次再跟朋友聊电动车,咱们或许就能底气十足地说:“看,这才是纯电该有的样子 —— 既有长续航,又有硬核性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