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中国新能源车冲击日本市场

在东京的10月末,镁光灯下,空气仿佛被拧紧的发条,紧张又充满期待。原本封闭的日本市场,因为中国新能源车的突然闯入,开始出现了一道裂缝。

比亚迪专门为日本市场推出的纯电动K-Car——BYD RACCO,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人驻足围观。与此同时,他们还推出了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 DM-i,这辆车的出现,刚好撞上了日系车企们的参展主题,竞争气氛一下子拉满了。

丰田这次把卡罗拉、RAV4这些主力车型全都搞成了多动力版本,HEV和PHEV一起上,重点在提升热效率、减轻车身重量以及智能驾驶系统的升级;日产则用第三代e-POWER搭配e-4ORCE系统,把电动驱动的平顺性和操控感带到了大型MPV上;本田重新把e:HEV拉回“轻、快、准”的驾驶体验;而马自达,还在继续探索转子发动机的插混技术和低碳技术……整个市场,热闹得不行。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中日车企混动角逐

这届东京车展,中日车企可真是“心有灵犀”,技术路线也变得特别统一。以前纯电是主角,现在混动也成了主流,大家不再唱独角戏了。

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中国杭州那边,吉利推出了重磅的插混新车——银河星耀6。吉利的高管在发布会上还说,以前日系车引以为傲的省油优势,现在被咱们的插混技术给破解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东京车展上,唯一一辆左舵车居然是来自中国的日产N7。这事儿挺不寻常的,可能意味着2025年的东京车展,不只是个开场,也可能是转折点。未来几年,中国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可能会彻底改变全球市场的游戏规则。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日车企在混动这条赛道上,肯定要有一番较量了。

跟上一届相比,2025年的东京车展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之前那种充满想象力的概念车和电动化愿景,转向了更实际、更注重量产的技术升级,比如混动(HEV/PHEV)和增程式(EREV)。尤其是日本车企,也开始认真布局多种动力系统,不再是以前那种只盯着纯电的单一路线了。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丰田RAV4与卡罗拉混动升级

丰田这次在RAV4上推出了新一代车型,用的是2.5升的HEV混动系统,还有升级版的2.5升PHEV插电混动版本。这个PHEV版本在电池容量、纯电续航(按照WLTC标准大概能跑100公里)以及整体动力表现上都有明显提升,而且第一次装上了TSS 4.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而全新概念版的卡罗拉也明确展示了HEV、PHEV甚至EV多种动力选择,前轮眉那里还特别设计了充电接口,这说明丰田正在为这款全球热销的车型准备一套可量产、可推广的插混方案。

另一边,日产也在全球首发了第四代Elgrand,这次他们首次在车上用了第三代e-POWER混动系统,还加上了e-4ORCE电控四驱技术。这次升级主要是在提升发电效率、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油耗表现、降低车内噪音,还加入了V2L和V2H的能量管理功能。这也是e-POWER技术第一次用在日产的高端MPV上。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马自达发力插电混动

咱们再来看看同样在发力插电混动的马自达。他们这次亮相了Vision X-Coupe概念车,展示的是插电混动系统,而且还在尝试结合双涡轮增压或者转子发动机技术,走的是性能化路线。这辆车的纯电续航大概有160公里,综合续航能到800公里左右。跟2023年东京车展上他们展示的增程式概念相比,这个更贴近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插混车型量产方向,强调的是高性能和省油的结合。

另外,马自达还首次发布了新一代CX-5的2.5L轻混版本,同时透露说会在2027年推出SKYACTIV-Z混动系统。这说明马自达的电动化路线,正在从轻混逐步往强混甚至插混的方向升级。

而在日本本土车展之外,比亚迪也动作不断。他们全球首发了一款专门为日本市场定制的小型电动车K-EV,同时还把自家插混技术的核心产品——海狮06 DM-i带到了日本市场。这不只是简单的卖车,而是直接在日系车企长期占优的混动领域发起挑战。比亚迪用的是成熟又高效的插混技术路线,这也预示着插混市场的竞争正在走向国际化,越来越激烈了。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中日混动技术竞争开启

2024年5月,比亚迪推出了第五代DM插电混动技术,而且第一时间就用在了秦L DM-i和海豹06 DM-i这两款车型上。当时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说:“现在全球的插混技术已经进入‘中国时刻’了,全球车企都在盯着我们的插混技术,也开始跟着学。”

以前混动技术主要是日系车占主导,但现在中国车企靠着插混技术打破了这个局面。日本那些一直掌握着先进发动机技术的车企,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到了2025年的东京车展,他们就释放出了信号,主题从之前强调“概念化”和“纯电愿景”,变成了更务实的“可实现的多路径电动化”。

虽然日系车在纯电方面动作有点慢,但在他们擅长的HEV(混合动力)和PHEV(插电混动)领域,未来的竞争肯定也会越来越激烈。现在比亚迪带着DM-i技术进军日本市场,中日车企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正面交锋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日本车企的技术升级,其实跟中国市场的变化是不谋而合的。最近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里提到,到2035年,中国所有传统燃油车都要全面转向混动化。也就是说,那时候市场上卖的非纯电动车,至少都得是某种形式的混动车型。这说明,混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不只是一个选择,而是大势所趋了。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全面混动化趋势

不过,“全面混动化”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说所有类型的混动车都会被推广。路线图里其实已经明确说了,未来新能源汽车会是主流。到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要超过85%,其中80%都是纯电动车(BEV)。而像HEV、PHEV、REEV这种带有内燃机的混动车型,销量还是会占到新车总销量的大约三分之一。

这说明,相比传统的HEV,政策更看好那些以电为主、还能外接充电的PHEV和REEV车型。

PHEV和REEV现在成了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市场上也增长得很快。这一点从补贴政策的变化也能看出来。明年开始,想要享受购置税减免的插电混动车型(包括增程式)必须满足一个条件:纯电续航里程不能低于100公里。

也就是说,那些电池小、续航短、价格便宜的插混车可能就拿不到补贴了,这对车企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新政策对亏电油耗也有更严格的规定,这对那些打着“混动”旗号、实际油耗并不低的车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插混车型油耗低续航长

其实啊,今年中国车企推出的新车里,很多都是插电混动或者增程式车型,它们的纯电续航基本都能跑到100公里以上了。而且现在不少插混车在没电的情况下油耗也特别低,甚至能到两位数,比如2字开头。

比如说刚上市的吉利星耀6,它用的是最新的雷神AI电混2.0系统,官方数据说亏电状态下油耗低至2.8升每百公里,真的挺省油的。

不只是吉利,比亚迪的DM-i第五代、长城的柠檬DHT、奇瑞的C-DM、长安的iDD这些技术,也都把“亏电油耗”压得越来越低,有的甚至能到2升以下。同时还能保持电动驱动的比例比较高,而且系统成本也控制得不错,整体表现越来越好了。

转向插混!日系车欲夺回中国五年 lost-有驾

日系混动遇挑战

这几年,那些定位比较低的插电混动车,因为政策支持,一下子有了价格优势,对燃油车发起猛烈进攻,直接杀进了合资品牌的地盘。数据显示,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23.1%一路下滑到2025年上半年,已经不到10%了。与此同时,以前日系车拿手的HEV混动技术,现在在政策和市场变化面前,显得有点招架不住。

不过,2025年东京车展上,日系车企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熟悉的混动赛道。但另一边,中国插混车的成本控制已经“摊牌”了,它们通过“能耗、智能、价格”这三方面牢牢占据了市场位置。对于日系车企来说,如果不能拿出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想在PHEV这个红海市场里翻身,恐怕难度不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