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李慧对话,脱离产品谈品牌无意义,把握高端细分需求

最近,大家在聊车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过去一提起豪华车,我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德国的那几个老牌子。

它们就像是豪华的代名词,深深地刻在了几代人的记忆里。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腾势李慧对话,脱离产品谈品牌无意义,把握高端细分需求-有驾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腾势汽车的总经理李慧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实在的观点,他说,一个品牌到底豪不豪华,如果脱离了产品本身去空谈,那基本上是没什么意义的。

这话听起来很直接,也很接地气,一下子就点到了问题的核心。

那么,一个中国的汽车品牌,为什么现在有底气去重新讨论“豪华”这个词的含义?

他们手里的产品,到底给力在什么地方?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我们整个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

咱们可以一步步来看腾势是怎么理解和实践他们心中的“豪华”的。

首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产品本身必须得过硬。

这就好比我们去一家高级餐厅吃饭,吸引你的可能是它响亮的名声和华丽的装修,但最终让你愿意再次光顾,甚至推荐给朋友的,一定是那几道味道惊艳的招牌菜。

车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车标就算再有历史,如果车子本身开起来不舒服、用起来不方便、技术上落后了,那它的“豪华”光环也迟早会褪色。

李慧认为,决定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位置的,首先就是你到底拿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在这次成都车展上,腾势就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硬菜”——新款的腾势D9。

这款车从里到外,都在努力诠释他们对新时代豪华的理解。

比如,它新推出的金色和紫色搭配的双色车身,一眼看过去就很有档次感,跟马路上千篇一律的黑白灰立刻就区别开来了。

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技术。

它用上了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这套技术的好处就是,既能保证强劲的动力,又能做到非常低的油耗,解决了很多人既想要性能又担心用车成本的矛盾。

还有一项叫“云辇-C”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一套非常智能的悬挂系统,它能提前感知路面的颠簸,然后迅速调整悬挂的软硬,让车子开起来感觉像是在平地上滑行一样,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尤其是对于坐在后排的家人或者贵宾来说,这种体验是非常加分的。

再加上像法国帝瓦雷音响、天神之眼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些配置,都是实打实能提升用户日常用车感受的东西。

腾势李慧对话,脱离产品谈品牌无意义,把握高端细分需求-有驾

所以说,豪华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这些一个个先进的技术、一个个贴心的配置堆砌起来的,这才是最坚实的基础。

有了好的产品这个地基,接下来就要看市场的定位和打法了。

过去,很多人有个印象,觉得50万以上的高端汽车市场,盘子就那么大,增长空间有限。

小米的雷军之前也提到过一个数据,说去年全国50万以上的轿车总共就卖了十几万台。

但腾势的看法不太一样,他们认为,这个市场不是在萎缩,而是在变得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多元化。

能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车的人,通常家里都不止一辆车,他们买车的目的,早就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班代步了。

每个人的需求都非常具体,就像我们去买衣服,有人要买正式的西装,有人要买舒适的运动服,有人要买时尚的休闲装,不能用一件衣服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高端汽车市场也是如此。

比如,一个经常需要出差、见客户的企业家,他可能需要一辆像腾势D9这样的高端MPV,车内空间宽敞、座椅像飞机头等舱一样舒适,隔音效果好,这样他就能在从机场到公司的路上,安安静静地开个电话会议,或者小憩一会儿,这辆车就成了他的“移动会客厅”。

而对于一个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人来说,他可能更青睐像腾势Z9 GT这样的猎装跑车,享受极致的加速性能和操控感。

还有些家庭,他们需要一辆能同时满足商务接待和全家出游的车,那D9的四座创世版可能就非常合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腾势的策略,就是用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把这些不同的需求一个个剖析清楚,然后针对性地推出最匹配的产品。

他们追求的不是把一款车卖给所有人,而是为每一类特定的人群,打造一款让他们无可挑剔的专属座驾。

这种精准打击的思路,也让中国品牌在向上突破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路径。

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一辆豪华车如果不够“聪明”,那它的魅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所以,智能辅助驾驶就成了各大品牌竞争的下一个高地。

未来谁能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

李慧的看法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很可能是“数据”。

腾势李慧对话,脱离产品谈品牌无意义,把握高端细分需求-有驾

他把智能驾驶比作三件事:算力、算法和数据。

算力就像是汽车的大脑,决定了它能处理多复杂的信息;算法是思考的方式,决定了它有多聪明。

这两样东西,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家顶尖企业的水平会越来越接近。

但数据不一样,数据就像一个人的经验,是独一無二且不断积累的。

一辆车在路上跑一天,它的摄像头和雷达就会收集到成千上万种真实的交通场景,比如突然窜出的行人、不按规矩变道的车辆、复杂的交叉路口等等。

这些海量的数据,会被传回系统进行学习和分析,让智能驾驶系统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谁家的车在路上跑得越多,它能收集到的数据就越多,它的智能驾驶系统进化的速度就越快。

在这方面,腾势背靠比亚迪这个庞大的体系,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比亚迪每年巨大的销量,意味着有数百万辆车在全国各地充当着“数据采集员”,为智能驾驶系统的迭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也正因为有这种基于海量数据的技术自信,比亚迪才敢做出那个承诺:使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功能时如果发生了事故,由比亚迪来全面负责,车主甚至都不用走保险流程。

这种担当,不仅打消了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顾虑,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技术的成熟度。

最后,当一个品牌在国内站稳脚跟后,走向世界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这可能是整个故事中最令人振奋的部分。

过去我们提到中国汽车出口,总会和“廉价”、“性价比”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但腾势D9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

比如在新加坡,一台腾势D9的售价折合人民币高达160万元,比国内贵出好几倍,但依然非常受欢迎,甚至拿下了当地豪华MPV的销量冠军。

这个现象说明,当我们的产品在技术、设计、体验等各个方面都做到世界一流水平时,国外的消费者也愿意为它的价值买单。

从登陆中国香港、新加坡,到准备进入欧洲市场,腾势的全球化步伐,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贸易了。

它更像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工业实力的展现,它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品牌不仅能造出好车,更有能力去定义未来的豪华。

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以一个高端、自信的姿态行驶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上时,这背后,是我们国家整个制造业升级的缩影,也是一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骄傲的事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