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那个电池厂,又上《财富》500强了,还是第三年连着上,排303名,市值蹭蹭破了万亿,这消息在小区楼下的菜市场一传十,十传百,吓得隔壁老王都说“这电池比我们家的猪肉还值钱”,你说这不扎眼吗
这家伙没造车,也不搞跨界,就是死磕一件事儿——电池,二十年没瞎折腾,这坚持劲儿让外人看了眼馋,同行看了直跺脚,老板们都得给它让路,不是吹,这就是宁德时代的生意经
还记得当年,电动车刚冒头那会儿,厂子里闹得沸沸扬扬,谁不想着自己造车赚大钱,跨个界,搞个啥新花样,结果呢,十有八九是啥都没做精,折腾死一堆小厂,搞得朋友圈里都说:“电池厂都快成车厂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宁德时代死活不碰整车制造,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客户是宝马大众这些大户,谁愿意跟你合伙造车,明天还抢自己饭碗?宁德自己给自己立规矩,做电池不做车,死死把界限守住了,这招狠,车企心里踏实,合作起来自然铁了心
去年股东大会上,曾毓群又强调了一遍,宁德就是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整车不沾边,储能运营不碰,连员工都吐槽:“这老板铁心了,别人都跨界跑偏了,他就一条路走死,怪不得能撑这么久”
这还不算,宁德的研发那是出了名的狠,每年营收拿出5%以上砸研发,比同行高出一大截,研发团队两万多人,专利多到数不过来,跟清华、中科院啥的合作得那叫一个紧密
2017年那波钴价疯涨的时候,别人一窝蜂跑去磷酸铁锂,宁德却死啃高镍低钴的NCM811,三年磨一剑,把电池安全性从150摄氏度推到215摄氏度,宝马蔚来纷纷用上,这事儿成了圈内标杆,有人骂他们“硬撑”,有人夸“牛逼”
供应特斯拉那单更是传说,电池得扛-30到50度这么极端温差,还得连续跑高速两小时,温差控制在2度以内,别人都说不可能,宁德硬是给整出来了,拿下超千亿订单,业界炸了锅
这技术布局不止步,主流市场麒麟电池、高端凝聚态半固态、低端钠离子,一下子锁死未来十年市场话语权,同行看了直挠头,网友们调侃说:“这不是卖电池,是卖未来”
别以为宁德在国内数钱就满足了,人家跑欧洲扎根,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三地开厂,德国图林根厂2023年投产,宝马大众直供,运输成本掉一半,交付速度翻倍
匈牙利厂投资五百亿,2025年投产,欧洲最大电池厂之一,西班牙合资厂也快批了,和当地车企绑得死死的,业内都说:“宁德这叫全球布局,别人是打游击”
更厉害的是,宁德把国内的零碳工厂标准搬过去,德国工厂全套复制,欧盟新电池法对碳足迹管得死死的,宁德根本不愁进门证,德国厂能同步生产麒麟电池,技术节奏一模一样
这还不算,宁德搞回收,全球设了回收基地,一年处理27万吨旧电池,镍钴锰回收率高达99.6%,锂回收93.8%,整个链条自己掌控,从挖矿到生产再到回收,环保和成本双保险
内部员工私下吐槽,“研发压力山大,天天加班,老板那态度不讲情面”,但也有人说,这死磕技术的劲头没谁了,没了这股劲,哪来今天这口饭吃
网友们在网上玩梗,“宁德时代就是电池界的老实人,不造车不跨界,专心供电池,别的都别想”,也有人吐槽说“价格法修正草案来了,政策紧盯着电池价格,但宁德还是照样涨价,割韭菜割得漂亮”
早年行业还讲信仰,拼的是技术拼的是口碑,现在全成了付费套餐,电池厂拼命涨价,车企和消费者被夹在中间,街坊邻居都说吃不起电动车了
政府头上挂着价格法修正草案要管价格,底下厂商却在疯狂涨价,谁也不服谁,市场乱成一锅粥,普通人买车成本蹭蹭上涨,钱包瘪得快哭了
老王说,买电动车,先别冲动,看看宁德这些大厂的布局,选个用它电池的车,质量靠谱,别被小厂的花里胡哨忽悠了
社区大妈提醒,“买车前多问问电池,别光看牌子,电池好坏决定寿命和安全,花点时间多对比,能省不少冤枉钱”
这行业就是这样,谁跑偏谁被淘汰,宁德死守本业打天下,给普通人一点活路:认准技术硬的,别跟风买花里胡哨的牌子,电池不行,车跑不了
这电池厂的故事,街坊大爷都能说上一嘴,扎心又现实,活儿再难,技术死磕才是硬道理,千万别被那些跨界割韭菜的忽悠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