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就是那个奥地利以性能和操控著称的品牌KTM,在印度发布了一款新车,叫KTM 160 Duke。
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带着点惊讶和疑问:“160的公爵?这是不是搞错了?KTM不是一直都玩大的,标榜‘随时准备战斗’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迷你’了?”这事儿确实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因为它不仅关系到KTM这个品牌的市场策略,也牵动着不少国内车迷的心,大家都在琢磨,这台看起来又酷又小巧的“公爵”,到底有没有可能来到我们身边。
要弄明白这台160 Duke是怎么来的,咱们得先看看它诞生的背景。
KTM这个品牌,在欧洲老家是响当当的性能派,但在商业世界里,光有性能还不够。
它背后的大股东,是来自印度的工业巨头Bajaj(巴贾吉)。
印度是什么样的市场?
那是全世界摩托车卖得最多的地方之一,但跟咱们这儿不一样,那边老百姓买车,主要还是看中125cc到200cc这个区间的车型,经济实惠是王道。
所以,KTM要想在印度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赚钱,就必须放下身段,推出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这台KTM 160 Duke,可以说就是KTM和Bajaj联手,为印度市场精心准备的一款“特供”车型。
它在印度的售价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万5千出头,这个价格放在咱们这,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吸引力?
那么,这台挂着“Duke”名号的小车,到底够不够格呢?
先从长相说起。
不得不说,KTM在设计上是真聪明。
这台160 Duke的外观,几乎就是把它的两个大哥——250 Duke和390 Duke,原封不动地缩小了一号。
那个非常有辨识度的、像武士头盔一样的分裂式大灯,锋利得像刀削一样的油箱线条,还有那个标志性的橙色钢管编织车架,一样都不少。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你花了一台小排量车的钱,得到了一副跟中大排量车几乎一样的外观,骑出去特别有面子。
但反过来看,对于熟悉KTM的人来说,可能就会觉得有点偷懒,缺乏新意。
不过话说回来,KTM这套设计语言确实经典,放到今天来看,在街车里依然是非常前卫和战斗的,一点也不落伍。
光有好看的皮囊还不够,这台车的内在配置,才是真正让人吃惊的地方。
如果说外观是“面子”,那配置就是实打实的“里子”。
KTM这次在160 Duke身上,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它的前后悬挂,用的都是KTM自家的御用高端品牌WP的产品,前面是粗壮的倒置式前叉,后面是带独立气瓶的中置减震。
这套东西,在国内很多250cc甚至更大排量的车上都未必能看到。
刹车系统也同样夸张,前轮用的是320毫米的大尺寸刹车盘,配的是Brembo(布雷博)旗下的子品牌Bybre的径向四活塞卡钳,后面也是盘式刹车,而且标配了前后轮都能独立工作的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甚至还带一个“滑胎模式”,可以关掉后轮的ABS,让你在安全的情况下玩点小技巧。
再加上一块5英寸的大尺寸液晶仪表,虽然是黑白的,但能连接手机,显示导航、电话信息,在这个级别的车里绝对是顶级待遇了。
可以说,KTM是把造大排量性能车的思路,用在了这台小车上,完全是在对同级别的其他车型进行“降维打击”。
当然,车子的核心还是发动机。
这台160 Duke用的是一颗实际排量164.2cc的单缸水冷发动机,能输出19匹的最大马力和15.5牛米的最大扭矩。
这个动力数据,比它在印度的主要对手雅马哈MT-15还要稍微强一点。
19匹马力虽然听起来不大,但考虑到Duke系列一向很轻,这台小车骑起来在城市里绝对是个灵活又好玩的小钢炮,动力响应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看到这里,国内很多喜欢KTM的朋友估计已经心潮澎湃了,心里可能都在想:“这车要是引进国内,卖个两万块钱,那不得卖疯了?”但是,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骨感。
作为一个理性的观察者,我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这台KTM 160 Duke,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原因其实很现实,主要有三点。
首先,咱们国内的摩托车市场环境已经变了。
这几年,国内摩托车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
新手入门的起点越来越高,过去大家可能还在150cc、250cc之间纠结,现在很多新手的第一台车直接就考虑春风450SR、QJ赛550这些中等排量的车型了。
250cc以下的小排量市场,尤其是150cc这个级别,除了像豪爵铃木GSX250R这种靠着多年口碑积累的“常青树”还能活得不错,大部分车型的生存空间都被严重压缩了。
大家觉得小排量不够看,不够玩,不够有面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KTM引进一台160cc的车型,本身就要面对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这从商业角度看并不明智。
其次,就是绕不开的成本和定价问题。
咱们简单算一笔账。
如果这台车以纯进口的方式进来,在印度卖1.5万,加上我们国家的各种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之后,最终的落地价格很可能要超过3万元。
花3万多去买一台160cc的单缸车,除了极少数的铁杆粉丝,相信绝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都不会这么做。
那么,交给国内的合作伙伴春风来生产呢?
情况也不乐观。
首先,KTM的品牌授权是要花钱的;其次,车上那一堆高规格的WP减震、Bybre刹车,成本本身就不低。
即便春风有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这台国产化的160 Duke最终售价恐怕也要定在2万元以上,甚至更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这个假定的价格区间里,它将毫无竞争力。
我们就假设它最终定价2.2万元。
好了,现在你手里有2万多的预算,你会怎么选?
是选这台19匹马力的KTM 160 Duke,还是选择性能更强、配置同样不差、排量达到250cc的国产运动街车或仿赛?
甚至再稍微加一点点钱,你都能摸到像春风450SR这种性能猛兽的门槛了。
在国内消费者“排量即是正义”的朴素观念面前,160 Duke那点所谓的品牌光环和高端配置,在巨大的性能差距面前会显得不堪一击。
它在中国的市场定位会变得非常尴尬,论性能比不过同价位的国产车,论价格又没有优势,最终很可能只会成为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小众玩具”。
所以,KTM 160 Duke这台车,虽然本身很优秀,但它注定是属于印度市场的明星,对于我们国内的车友来说,欣赏一下就好,期待它正式引进,恐怕真的不太现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