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被卡脖子,谁能解局?

这场半导体供应危机,从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宣布冻结中国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开始,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直接在全球汽车产业链里炸开了花,理由是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说安世可能把欧洲的生产线搬去中国,这一下欧洲那边的车企心都凉了,毕竟安世每年生产上百亿颗芯片,看着不起眼,实际是汽车电子、大功率驱动、电源管理里必不可少的硬货。

全球汽车业被卡脖子,谁能解局?-有驾

中国这边反应也够快,十月初直接宣布出口管制,因为八成以上的芯片都是在中国做封测,这一禁令一出,就像掐断了动脉,不光大众、奔驰、斯特兰蒂斯慌了,本田甚至暂停了墨西哥工厂的生产,日产也砍了九州工厂的产量,这些车企的措手不及,简直就是一个行业版的“缺芯恐慌”。

全球汽车业被卡脖子,谁能解局?-有驾

转机是有的,而且来的还挺戏剧化,美国居然主动介入调解,想法很简单,不能让这事儿升级成全面经济脱钩,中国商务部随后宣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短期特别许可证,也就是豁免,允许芯片出口,荷兰那边也开始考虑暂停接管令,前提是出口先恢复,德方也表态欢迎这个缓和,但话里又暗示担心这种个案豁免不够快、不够稳,毕竟欧洲汽车业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一边喊着去风险化,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封测的芯片,这是个让人很难受的矛盾。

全球汽车业被卡脖子,谁能解局?-有驾

安世半导体的背景也挺有意思,它原本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部门,2017年被闻泰收购,生产线遍布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欧洲,说到底它做的不是高端尖端芯片,而是成熟工艺的功率半导体和逻辑芯片,这些技术不算先进,但产能和供应链整合的特殊性,让它成了绕不过去的关键玩家。

全球汽车业被卡脖子,谁能解局?-有驾

即使首批豁免到位,很多高管也不敢拍胸脯说问题就此解决,大众那边直言能不能持续全看中美关系,本田也说不敢预测,工厂先慢慢恢复,供应商们更是边申请豁免边制定应急方案,甚至给工人放临时假,这种靠一批一批许可证过日子的模式,对做生意来说简直是噩梦。

全球汽车业被卡脖子,谁能解局?-有驾

更大的隐患是,这事儿可能会加速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重构,短期大家可能会多囤库存、多找几个供应商兜底,但长远碎片化的供应体系会推高成本,效率还得掉,荷兰政府的政治压力也大,继续接管有经济风险,不接管又怕被说软弱。

美国在这个局里玩得也很微妙,先把闻泰拉进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让安世也受限,然后又出来调停,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精准算计——既要限制中国,又不想伤自己的产业链。

这次的豁免不过是临时妥协,信任缺失和战略分歧都没根本解决,一年接管期结束还会有新的评估,中国也可以随时收紧出口,企业只能在效率和安全之间左右为难。安世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提醒,全球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就像绳子,哪边一拉,另一边就得疼。

你觉得,如果这种供应链的政治博弈越来越多,未来的车企能不能真的做到“去风险化”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