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中国人换车的速度快得离谱?朋友刚买的新车,才两年多,就开始嫌内饰老气、屏幕太小、智能语音太笨。问他为啥不等等,他说:“不行啊,现在出新款都带激光雷达了,我那辆都落伍了。”

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有驾

我查了下数据,中国人平均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7年,日本人8年,美国人12年,全球平均是13.8年。就这么比下来,中国的换车速度是世界第一。还有更夸张的,乘联会统计显示,有43%的中国车主三年就换一次车,5年内换车的比例高达60%。这可不是嘴上说说,是实打实掏钱买的。

以前大家讲“十年修一辆现在变成了“三年嫌旧”。问题是,我们可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车换得比美国人还勤?

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有驾

先看美国。美国人的换车周期长,是因为他们的车压根能开得久。美国公路安全协会的数据说,美国市场最畅销的车型是皮卡和SUV,耐用性强,十年都没问题。再加上人家汽油便宜,保险体系也稳定,车在那儿就是个代步工具,能跑就行。

德国也一样。德国的车质量本来就硬,修得起,开得久。很多德国车主甚至一辈子就开那一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德国乘用车平均车龄达到10.1年,还在逐年上升。

可中国这边完全不是那种逻辑。对很多人来说,车早就不是“代步工具”了,是“面子工具”“科技新品”甚至是“时尚单品”。

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有驾

你去看看现在的新能源车展厅,每一辆都在比科技感。去年还在说“L2自动驾驶今年直接上“无图行驶”。智能座舱一年一换界面,大屏越做越大,语音助手越来越像人说话。车厂也很聪明,每年都改款,每年都上新。消费者看着新车一个比一个智能,心理落差一下就出来了。

尤其年轻人,对配置上瘾。车要有氛围灯,要有语音控制,要有能自己开门的。开了两年发现别人新车能“自己找车位那就受不了了。

更关键的是,政策也在推这一波。2015年国家开始新能源补贴,到2025年又出了“以旧换新”政策,最高补贴2万元。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换车的信号。原本还犹豫的,现在一算账:旧车能卖点钱,新车又有补贴,干脆直接换。

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有驾

还有年检。说实话,全球都要年检,但在中国,年检真是让人头疼。网上那种排队、复检、各种小毛病反复挑的吐槽太多了。很多人宁可早点换掉,也不想再去挨那顿折腾。尤其是车满十年之后,每年都得检一次,光想想都烦。

但我觉得,真正的底层原因,还是文化上的。

国外的车主,不太靠车来显示身份。你看美国国会议员,有人就开福特;德国工程师很多人上下班骑自行车。而我们这边呢?去谈合作、跑客户,很多人第一件事是看你开什么车。要是你开个普通车型,人家甚至觉得你“不像老板”。这不是笑话,是现实。车成了社交的标签。

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有驾

还有一种微妙心理在作祟,就是“怕落后”。别人都开新款,我还在用老款,哪怕功能够用,也会觉得掉价。车企的营销也抓得准,“科技改变生活”“时代不等人”这类口号一年四季不歇。你不换,仿佛就是跟不上时代。

这几年新能源车的换代速度太快了,真的让人产生错觉。比如特斯拉三年没改款都被骂“落后比亚迪、理想、小鹏、问界几乎半年就上新。车还没开坏,软件都更新了三轮。

结果就是:不是车开不动了,而是心里开不下去了。

中国人平均每6年换一次车,韩国人平均每7年换一次车,日本人平均每8年换一次车,美国人平均12年换一次车,全球平均换车年限为13.8年-有驾

我倒不是反对换车。只是现在的节奏有点失控。一个消费周期被压到三年,像手机一样的逻辑套在汽车上,实在有点畸形。车不是鞋,换得太勤也会带出一堆问题,比如二手车贬值快、资源浪费、金融杠杆越滚越大。

而且,很多人换车的原因并不是“有需要而是“被刺激”。被新配置刺激,被补贴刺激,被朋友圈刺激。到其实谁也没赢,钱花了,焦虑还在。

我有时候也在想,这股“换新”的热情还能持续多久?车都成了“快消品可生活的压力却一点没少。

你说,这样的速度,真的是在追赶时代,还是在被时代推着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