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刹车技巧,不会等于白开车,新手必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坐一些朋友的车,尤其是在市区里走走停停的时候,感觉自己不是在坐车,而是在大海里坐船,还是遇上大风浪的那种。

司机一脚油门猛地往前窜,紧接着又是一脚急刹车,把人牢牢地钉在座椅上,脑袋不受控制地在靠背上反复磕碰,胃里也是一阵翻江倒海,难受得不行。

这时候,我们心里可能都会默默地想,这位朋友的驾驶技术,是不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反过来,当我们坐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的车,哪怕是穿行在同样拥堵的晚高峰,整个过程却异常平稳,加速和减速都如丝般顺滑,几乎让人感觉不到车速的变化,不知不 giác 间就舒舒服服地到达了目的地。

5种刹车技巧,不会等于白开车,新手必看!-有驾

这两种天差地别的乘坐感受,根源到底在哪里?

是车的价格和品牌决定的吗?

其实不完全是。

真正的核心秘密,就藏在那只控制着刹车踏板的右脚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刹车是驾驶技术的核心体现,它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让车辆停下来的动作,而是一门融合了预判、沟通、对车辆物理特性深刻理解的综合艺术。

在我们国家,汽车保有量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车辆行驶在路上,但真正能把刹车用好、用巧的司机,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怎么通过几个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刹车方法,让自己的驾驶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首先我们来说一种非常重要的刹车方式,很多人可能听过但没完全理解,那就是“点刹”。

一提到这个词,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紧急情况下,刹车踏板传来的“哒哒哒”的震动感,以为点刹就是用脚快速地、大力地去踩踏板。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我们日常驾驶中提到的点刹,它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缩短刹车距离,而是为了和后方的车辆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您正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一百多公里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一两公里外,车流开始变慢,远处已经亮起了一片红色的刹车灯。

这时候,一些经验不足的司机可能会选择继续保持原速,直到离前车很近了,才发现对方几乎已经停下了,于是下意识地一脚重刹。

车是停住了,但这样做非常危险。

因为您后方的车辆司机,可能正处于高速巡航的放松状态,他完全没有预料到您会如此突然地急停。

当他发现情况不对时,巨大的速度差往往已经让他来不及反应,一场严重的追尾事故可能就因此发生了。

而有经验的司机会怎么处理呢?

在发现远方异常的第一时间,他就会松开油门,然后用脚尖轻快而有节奏地去一下一下地点踩刹车踏板。

这个动作的关键不在于“踩”,而在于“点”。

每一次轻点,都会让您的刹车灯亮起然后熄灭,如此反复,您的刹车灯就会形成一种频繁闪烁的效果。

5种刹车技巧,不会等于白开车,新手必看!-有驾

在单调的高速行驶环境中,一个持续闪烁的光源,对后车司机的视觉刺激,要远远强于一盏持续亮着的灯。

这就像在安静的房间里,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总比持续的嗡嗡声更能引起注意。

后车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您这个“异常信号”,他会立刻意识到前方有情况,从而提前做好减速准备。

这样一来,您不仅平稳地降低了车速,还主动引导后方车辆梯次减速,一场潜在的连环追尾事故,就被您用这种巧妙的“灯光语言”化解于无形。

现在许多新款车型都配备了紧急制动警示功能,在急刹车时刹车灯会自动高频闪烁,这正是对这种驾驶智慧的官方认可。

接下来要说的是“缓刹”,顾名思义,就是缓慢、柔和地刹车。

这可以说是衡量一位司机驾驶技术是否细腻、是否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标准。

真正的高手用缓刹,能让车内的人几乎感觉不到车辆在减速。

比如,您在一条很长的直路上行驶,老远就看到前方路口的信号灯变成了红色。

新手的做法往往是保持油门,冲到路口附近再一脚刹车,车头猛地向下一沉,车上的人都会因为惯性而前倾,体验感非常差。

这种驾驶方式,不仅费油,还会加剧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

而高手看到红灯后,他的大脑里已经开始进行“路径规划”了。

他会立刻松开油门,让车辆依靠自身的惯性继续向前滑行。

在现代汽车上,这种带挡滑行的方式,发动机的喷油量会降到极低甚至是零,非常省油。

随着车辆平稳地靠近路口,他再开始用非常轻柔的力度,渐进式地施加刹车力,让车速平滑地下降。

整个过程就像一艘大船缓缓驶入港湾,最终稳稳地停在停止线前。

这种驾驶方式,不仅能给乘客带来极佳的舒适感,也是对路况有超前预判能力的体现,是真正懂得“人车合一”的境界。

开车在路上,我们永远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个由无数车辆组成的动态系统里。

因此,建立一种防御性的驾驶意识至关重要,这就引出了“跟刹”和“备刹”这两个紧密相连的习惯。

所谓“跟刹”,就是只要您看到前车的刹车灯亮起,无论它的速度看起来有没有变化,您的右脚都应该立刻做出反应,离开油门踏板,轻轻搭在刹车上,甚至可以跟着轻点一下,让自己的刹车灯也亮起来。

这背后有三重安全逻辑。

5种刹车技巧,不会等于白开车,新手必看!-有驾

第一,是为了保护自己。

前车刹车必有原因,您提前做好准备,就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反应时间。

第二,是为了保护后车。

您点亮刹车灯,就相当于把前方的危险信号继续向后传递,形成了一道安全屏障。

第三,也是更深层次的预判,不光是紧跟着的前车,如果前面第二、第三辆车的刹车灯亮了,或者旁边车道的车流集体减速,您更要提高警惕。

这往往预示着前方有更严重的突发状况,或者旁边车道的车辆可能会因不耐烦而突然变道。

而“备刹”,则是将这种防御意识转化为一种肌肉记忆。

简单来说,就是在任何您不需要踩油门加速的时候,右脚的默认位置就应该是虚放在刹车踏板的上方,而不是放在油门上或者地板上。

尤其是在通过路口、学校、居民区、公交站台等这些路况复杂、随时可能出现“鬼探头”行人的地方,这个习惯更是性命攸关。

人的反应时间是有限的,从发现危险到大脑发出指令,再到脚从油门移动到刹车并踩下去,这个过程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需要一秒多。

在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一秒钟车子就已经开出去了超过16米。

而“备刹”这个小小的动作,几乎可以把移动脚的时间省略掉,为您争取到最关键的制动距离,大大增加安全系数。

最后,我们来聊一个更高级的技巧,很多职业司机都在用,它能让您的刹车体验达到极致的平顺,这就是“三段式刹车法”。

它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车辆在完全停住前那一下恼人的“点头”顿挫感。

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脚,重踩。

当您决定要停车,且车速还比较快时,果断地深踩刹车,让车速迅速地降下来,脱离危险速度区间。

第二脚,缓抬。

当车速降下来之后,关键的一步来了,要稍微抬起一点刹车踏板,减小刹车力度。

这一步是为了给被压缩的悬挂一个回弹舒展的空间,缓解车身的“前冲”姿态,让乘客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扶正,非常舒服。

第三脚,轻点。

在车辆即将完全静止的最后关头,再用脚尖非常轻柔地补上一点点刹车力,直到车辆纹丝不动地停稳。

因为此时车速已经极低,这一点点的力刚好能抵消掉最后的惯性,完美避免了那一下“磕头”的感觉。

这个过程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但一旦熟练,您就会发现,原来刹车也可以如此优雅和富有艺术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