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以内SUV正面碰撞全新一代博越对战第三代长安CS75PLUS谁更香,配置和智能化表现更优更适合家庭用户

刚开出库,大约3米远,一位女司机抱怨:这个坡上坡明显感觉博越的动力差点。我心想,问题不大,她倒不算很坑,但确实感受到了差异。

我估算过,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都差不多,区别主要在调校上。全新一代博越大概133kW,扭矩290Nm(估算体感,实际还得看调教),而长安CS75PLUS能爆发到138kW,300Nm。光动能比,CS75略胜一筹,可实际驾起来,动力表现差别不大。

1万以内SUV正面碰撞全新一代博越对战第三代长安CS75PLUS谁更香,配置和智能化表现更优更适合家庭用户-有驾

我还记得厂里某个工程师说,变速箱匹配才是看门狗。全新博越用7DCT,换挡更快,油耗更低。而长安用8AT,手感偏温和,但响应快一些。用车体验上,像我一个朋友补充的:S档切换顺畅,明显比老款改善不少。空载油耗我觉得,全新博越做得更聪明点,估计每百公里6.4L左右。你说,这个能算用车成本吗?我猜,大概一年开2万公里,燃油差异也就几百块。

时间一长,我开始关注配置。全新博越的科技感确实香一些。车内那套Flyme Auto 1.8.0系统,是我比较喜欢的,无论手机互联还是语音唤醒都比长安的华为HiCar体验顺畅。最让我惊喜的是,支持Carlink、无线充电、语音控制,甚至支持我的朋友大声说:还能识别多国语言。这里有个疑问:高速巡航时,系统的语音识别还能不能准?我还没试过,但心里存个疑。

说到空间,我刚才翻了下我的相册,看到全新博越的内饰布局。座椅空间宽敞,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明显比我参加试驾的其他SUV更大(这段先按下不表)。相比之下,CS75的内饰设计运动感强,座椅包裹性更好,支持前排电动调节加热,但通风和记忆功能都没那么丰富。大家都说,这影响日常使用体验吗?我觉得,日常家用,空间够用就行,细节上的差异不会影响大家选择。

1万以内SUV正面碰撞全新一代博越对战第三代长安CS75PLUS谁更香,配置和智能化表现更优更适合家庭用户-有驾

我最关心的,是安全感。全新一代博越的辅助驾驶功能,硬件上多两颗毫米波雷达,感知范围更宽。在驾驶一些复杂路况时,小心翼翼地切换车道,感觉它比CS75反应快得多。它还支持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等(这段先按下不表),临场观察发现,倒车视野清晰,不用手动调节太多。

问你们,常用后方碰撞预警的人多不多?我真是嫌麻烦。有次夜里倒车,突然叮一声,提醒后面有人,瞬间就提了神。所以我更喜欢全新博越的后预警,毕竟安全第一。

自我更正一开始我说感知能力更强其实有偏差。因为两款车硬件都支持L2级别辅助驾驶,感知范围差别不大。只全新博越的毫米波雷达多两个,感应更细腻一些。我估计,只要这套路不出错,这个差距也影响不了太多日常。

1万以内SUV正面碰撞全新一代博越对战第三代长安CS75PLUS谁更香,配置和智能化表现更优更适合家庭用户-有驾

你觉得,辅助驾驶真的能解放多少人?当然还是得说,别看多出点硬件,真正用起来,还得看软件优化。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

两车在动力表现上接近,但我有个疑问:如果堵车严重,自动驾驶辅助是否真的操作方便?我想可能会有些盲区,毕竟技术还没天衣无缝。你们平常开车有什么灵光一现的配合技巧没?我倒希望,未来能把这些硬件变得更聪明。

我强烈怀疑,智能化的优势能否长久保持?毕竟,技术更新快,OTA推送能不能稳稳当当?这其实是个无解的问题,但又不得不考虑对吧。

1万以内SUV正面碰撞全新一代博越对战第三代长安CS75PLUS谁更香,配置和智能化表现更优更适合家庭用户-有驾

回到刚才零售价格,全新一代博越限时才不到9.99万,油耗和智能化都占优。CS75价格昂贵个3-4万,动力更爆一些,但我觉得,对于家庭来说,平衡感更重要。动力虽重要,但不用追求狂,日常用法就是稳稳当当走。你会不会也觉得,买车还得看用场,而不是一味追求最强?

说到这,我忽然想:车内的那点氛围灯,车架的哪个角度看更好?有人会不会像我一样,只是喜欢看个照妖镜的反光?哈哈。

留点悬念:究竟在这个价位段,配置和智能化哪个才是真正的杀手锏?也许,你我都知道答案,又可能还在心里翻腾。

1万以内SUV正面碰撞全新一代博越对战第三代长安CS75PLUS谁更香,配置和智能化表现更优更适合家庭用户-有驾

可我还在想,那辆车,半夜开到家门口时,尘封的某个细节会不会更打动人——比如那盏微弱的氛围灯?还是你觉得,真正的安全感,才是最大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