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
---
我这把年纪,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慢悠悠开车,看看乡间的小路,逛逛集市,吃点当地小吃。去年刚退休,那种自在、随意的感觉特别上头。可是说句实话,原来印象中那种豪华的移动豪宅,价格至少得百来万,咱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而且油费、保养费算下来,那开个一两年,花的钱比买车还多。于是我琢磨,这跟梦还是差挺远的。
后来听朋友介绍,说电动三轮房车还挺火的,好像比传统房车便宜多了,操作也方便。想着,玩一玩有限预算还能自自在在,何乐而不为?于是我花了4万多买了辆二手的,后续改装了一些基础设施,开车的过程才知道,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先说说这车的身世。我选的算是定制款,前脸驾驶室挺宽敞,两个人坐起来很舒服,车身就比普通电动车大一些。打开车门,虽然空间狭小,但布局很合理:一张床,折叠桌,厨房区,什么都有了。最贴心的是,车顶贴了三块太阳能板,晴天每天能发十度电,阴雨天就靠增程器补充。你可以想象,冬天用了暖气、开着冰箱、充电一路下来,几乎没啥电量焦虑。
我曾经专门翻了下当时的笔记:满电跑150公里没问题,开到400公里没压力。这几年调研的感觉,普通家庭做到这点,很大程度上已经算是自给自足了。其实我还琢磨,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比如电费,平均一天只花5块,月算下来折合快两百。油费?根本不用考虑,因为不用油。平时吃饭,自己做,菜市场买的便宜,10块钱一顿就够,喝个粥、炖个汤,更别说在云南这样风景宜人的地方,悠闲得就差没变成田园诗。
其实我脑袋里还琢磨过个问题:这车的续航能撑多久?我试过,天晴的日子,满电能跑150公里,还有增程器,行驶到400公里都不是事。高速公路上,按照人说的,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既能省点电又安全。折算下来,每公里电费才五分钱,跟公交差不多。再算算养车成本,保养两次就够了,平均每个月就两三百块,也就比养个猫还便宜。所在城市停车也方便,无论是乡村的空地,还是景区的免费停车场,基本都够用。
说着说着,我忽然想到:真是便宜货也能玩的挺精彩。这也是我当初选这款车的原因,既有成本优势,又不用担心会不会突然爆胎、要不要加油,最关键是自个儿都觉得安全。像我每天开着车,慢慢转弯,不想着赶时间,而且这个车身尺寸很小,走乡村小路特别顺手。我还觉得:要真遇到交警查车,只要是符合工信部公告目录,合法上路,配个驾驶证也就没事。之前为此我考的D证,也没花多大功夫,花了1000多块,一次性搞定。
还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我特意选择带逃生装置后轮加强车架的车型,防止侧翻。这个设计,让我驾车心里更踏实。虽然三轮车相较四轮车稳定性或许差点,但慢点开,放心就行。毕竟,安全第一。刚开始出行时,我会尽量避开大风天气,遇到一定的坡度,我会放慢速度。今年在云南跑长途时,途中遇到风大,我特意减速,直到风小了才继续。不然,十几公里风力太大,倒是挺吓人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都说要买豪华房车用来旅游是真的,还是为了炫耀?说白了,就是面子问题。其实我觉得,旅行的核心还是开心呀。有人觉得我用三轮车没啥面子,但我每次住在洱海岸边,看着日出日落,心里觉得比在高档酒店还踏实。只要自己喜欢,开起来舒服,开心就好。
这里面当然也有坑。比如续航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阴天、冬天,电池表现就差点,得提前规划好中途充电点。有时候偏远地区像乡镇或村委会的充电桩少,要是没有充电位,打电话找个借电的,确实麻烦。其实我有个猜测:没细想过,电池低温可能还影响续航,具体没试过,可能还得再研究。再者,路权问题也不能忽略。很多城市对这种电动三轮限制多,我得提前查好本地政策,考个驾照、办个牌子,否则被拦下,心情也不好。
我试过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遵守规矩,避开限行区域,倒还挺顺。其实开车的技术要有点经验,过弯慢一点、别逞快,安全多了。刚开始,我还担心车辆的稳定性。毕竟底盘重心高,有时候遇风大、急转弯,还是得注意点。但我选的型号,带防侧翻装置,承载挺强,也没出啥大问题。偶尔在乡村路上遇到碎石,小坑,我会减速绕开,免得颠得太厉害。
空间有限,储物也是个问题。带的东西不要太多,衣服带几套换洗的,厨具也不要多,以方便差不多。其实出行最重要的就是简,少带点东西,轻装上阵。觉得这点挺有意思的,以前总觉得房车就得豪华、宽敞,但这次体验后才发现,精简其实更自在。
问问自己:你喜欢快节奏冲劲十足的旅程,还是这般慢悠悠地抚摸乡村的风?我猜,绝大多数退休老人还是偏爱那种想停就停,想走就走的感觉。而这个三轮房车,就像个小宠物,陪你慢慢游,花费少,不用担心电费、油费、太多琐事。唯一要留意的就是:合法上路,遵守规矩,安全第一。
我觉得,这玩意儿最靠谱的,就是能让人开心,能打破家里的孤单。只要能自由自在,看风景,看人情,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得。你会不会也在琢磨,是不是也该试试?只要按这个思路准备,不管是自造还是买,放心开出去,挺自在。
哪天在乡村野路上,小车车载着家人、朋友,在湖边安静晒太阳,那感觉,难不成比住在城里更有味道?这次旅行让我意识到,钱花少了,心更自在。你觉得呢?这事儿,是不是值得一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