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场热闹的新车发布会吗?当时车企负责人拿着保证书向所有观众许诺,只要在夏天结束前订车的朋友,都能享受整整一年的价格保护。这个承诺像颗定心丸,让不少准备购车的人放心地签了合同。可谁能想到,秋天才刚到,这家车企就推出了续航更长、配置更丰富的新版本,价格却一分没涨。
九月份的销售数据让人惊讶,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销量突然减少近一半,同时在全国汽车投诉平台上,关于它的投诉量却排到了第二位。这样的反差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刚刚上市四个月的车型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事情要从五月份说起。在那次发布会上,企业负责人郑重地举着那份保价协议,承诺在明年夏天之前绝不会让先购车的用户吃亏。这句话通过各大媒体传播开来,成了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毕竟谁都不希望刚买的新车转眼就贬值。
然而到了九月,新款车型悄悄上市了。新车增加了电池容量,让续航里程变得更长,还多了后座娱乐屏幕,价格却和旧款完全一样。了解电动车的人都知道,电池是整车最贵的部件,增加的电量相当于让车辆价值提高了一万多元。这样的升级让刚买旧款的车主们感到失落,他们在网上自嘲成了“绝版车车主”。
这已经不是该品牌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去年推出的另一款车型同样经历了从备受期待到少人问津的过程。那款定位越野的车型,因为性能达不到专业要求,又碰上了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上市八个月就有两款配置停产。现在每个月只能卖出千辆左右,渐渐被市场遗忘。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款车型的发展轨迹惊人地相似。都是上市时被寄予厚望,却因为各种原因很快失去热度。越野车型输在了性能不足,新车型则在智能驾驶和空间表现上被其他品牌超越。更让人担心的是,企业似乎没有从之前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看看这个品牌的产品线就会发现,卖得最好的始终是那款十多万的基础车型,占了整个品牌销量的一半以上。而两款价格更高的车型,都没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这种情况就像一家餐厅,招牌菜很受欢迎,但每次推出新菜品却总是得不到顾客青睐。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格外重要。当其他品牌通过稳定的产品更新和贴心的客户服务积累口碑时,频繁的换代和无法兑现的承诺正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那些投诉记录和下滑的销量,正是市场给出的最直接回应。
目前汽车市场正在从快速扩张转向平稳竞争,这时候,用户信任比任何技术参数都珍贵。如果无法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不仅高端车型难以突破,连现在畅销的车型也可能受到影响。您觉得一家企业要怎么做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呢?
全部评论 (0)